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科学的心理观: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4,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5,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第二章。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突触:神经元彼此连接的地方称之为突触。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有机体在种族发展中形成的,生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两种信号系统和动力定型:用具体刺激作为条件刺激物建立的各种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语词就是第二信号;动力定型是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经过多次反复而形成的暂时的神经系统,它具有定型化、自动化、概括化的特点。
第三章。弗洛伊德发展了最初的有关无意识力量的理论。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基本特征: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用。
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广度(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性质、个体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精神状态、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3,注意的分配(影响因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是高度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4,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第四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受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感觉的基本规律:1,感觉适应规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压觉、温度觉适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现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特殊表现——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3,感觉能力发展的规律。
第五章。知觉是人脑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错觉:在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中,如果我们的知觉没有正确的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出现了某种歪曲,就叫做错觉。
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观察是在感知觉的同时,通过积极的思维,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基本特点是主动性、理解性、持久性。
观察的品质:客观性、动态性、创造性、全面性和精细性、准确性与敏捷性。
观察力的培养:1,明确观察目的,端正观察态度 2,形成浓厚的观察兴趣 3,制定观察计划 4,准备相关知识 5,掌握观察技能(选择适当的观察顺序、多角度观察、多感官观察)
第六章。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1,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记忆的时间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记忆的意识性分类: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影响识记的条件:识记的目的、识记的态度、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对材料的理解程度、识记方法。
遗忘: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现或再认,或者错误的再现和再认,就叫遗忘。
遗忘的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运用无意义音节来考察遗忘的规律。
影响遗忘的因素:1,材料的意义 2,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3,学习的程度 4,识记后的休息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加强保持的方法:1,组织有效的复习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确性。
第七章。表象:广义的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头脑中所产生的各种事物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狭义的表象仅指记忆表象。
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表象在多种感觉道上发生。
想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思维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
第八章。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二)根据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活动的结果,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四)根据思维的进程,分为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 2,比较 3,抽象和概括。
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概念的形成:(三个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
概念的掌握:1,在日常生活中、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日常概念)
2,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地使学生熟悉、掌握有关概念(科学概念)
影响学生掌握概念的因素:1,学生过去的经验 2,学生的认知能力 3,变式
4,下定义 5,建立概念体系。
问题解决的一般策略:1,算法 2,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简化)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刺激模式、信息量、问题的具体性)2,认知因素(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认知图式:
指个人分析问题的结构性的思维框架)3,情绪与动机(情绪、动机)
创造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思维过程。特征:新颖性、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的产物、创造性想象积极参与、灵感状态。
第九章。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情绪和生物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在个体发展中,情绪出现早,情感出现晚。联系:1,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有通过情绪表现出来。2,情绪表现依赖于情感。
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的性质有积极和消极两级。
情绪情感的基本功能:动机、信号、调节、感染功能。
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基本的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高级的社会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意志指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自觉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心理过程。
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意识行动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意识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动机斗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意志品质:独立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
(三)克服困难。(四)了解意志品质的差异,扬长避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五)在正确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第十章。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需要的特点:对象性与依赖性;紧张性与驱动性;起伏性与渐进性;社会性与历史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是有目标和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第十一章。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以概念和思想的形式为人们所掌握。技能是指在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以行动方式为人们所掌握。
能力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概括。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能力的种类:(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共同需要的基本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些专业或特殊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二)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再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能根据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按现成的模式顺利进行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三)认识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四)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最早出现的一个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发展类型的差异;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早晚的差异;性别差异。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遗传的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十二章。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它反映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人格的基本特点: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社会制约性、功能性。
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类型特征: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p246)
气质与实践:1,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3,气质类型是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 4,气质类型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
普通心理学重点
一 简答题。1 经典性条件反射 又称巴普洛夫条件反射,是指当一个中性刺激和一个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出现,当中性刺激单独出现时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应的现象。2 操作性条件反射 是由结果决定学习的一种现象,使得反应的频率增高的环境反馈就是这种学习的强化物起着强化学习的作用。3 正强化 是指促使行为发生,使得个...
普通心理学重点
基础心理学 复习重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 识记 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 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应用分支 领会 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生 发展方面 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应用方面 医学 教育 犯罪 管理 工程 运动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重点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 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很重要 心灵 行为 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 外显行为反应。2 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很重要 哲学根源亚里士多德笛卡儿洛克。生物学根源达尔文德国生理学研究临床案例。3 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临床 咨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