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B答案

发布 2022-10-16 10:40:28 阅读 6444

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计15分):

1.问卷法。

2.客观现实。

3.选择性、理解性。

4.联觉 5.情绪记忆

6.创造性思维

7.再造。8.身段表情

9.意志。10.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11.多血质、粘(黏)液质。

12.群体差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

3.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又短暂的情绪状态。

4.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性认知能力。

5.心理健康: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或说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c、冯特。

2.b、感觉的对比。

3.b、5~9

4.d、发散思维。

5.c、常规思维。

6.a、理智感。

7.b、回避—回避。

8.a、有意注意。

9.c、气质。

10.d、加德纳。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

1.教师应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答:教师应做到:

1)控制无关刺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3分)

2)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2分)

3)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并具有一定难度。(3分)

2.如何合理地调节情绪和情感?

答: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情感升华;(2分)

2)自我暗示;(2分)

3)心理疏导;(2分)

4)自我宣泄。(2分)

3.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

答: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途径:

1)正确对待挫折;(2分)

(2)学会正确的归因;(2分)

(3)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2分)

(4)优化自身人格品质;(1分)

5)加强修养,勇于实践。(1分)

上述三道题可根据解释的程度酌情给分)

五、判断正误并详细说明理由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

1.陈鸿园同学说:“人的心理带有主观色彩,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如考试失利、失恋等),总是有人无动于衷,而有人却痛不欲生;面对同样的压力(如学业、择业等),总是有人从容应对,而有人却不知所措。”陈鸿园同学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答:我认为陈鸿园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因为:

人不是像镜子那样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1分)。人类总是利用积累起来的经验,根据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自觉地确定目的,制订活动计划,并运用意志努力,通过实际行动去改造客观事物。(2分)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一方面表现在能动地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表现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善着人类本身。

人的主观状态不同,对待事物的反映也不同。(3分)所以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并不是对心理客观性的否定。正是由于人们心理的主观性,才是人们的心理更加丰富多彩。

(1分)

可根据解释的程度酌情给分)

2.有位初中班主任老师在评价学生个性时写道:“梁鹏园同学反应速度快,活泼好动,适应力强,兴趣易转移;高燕岭同学反应迅速、行为敏捷,精力旺盛,急躁易怒;刘雷阳同学反应迟缓,做事稳重,安静沉稳,可塑性差。”这位老师的上述评价,反映了三位同学哪些方面的差异?

为什么?

答:这位初中班主任老师的上述评价,反映了三位同学的气质差异。(1分)因为:

这位老师是在分析三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及其表现特征基础上写这番话的。(1分)

(1)梁鹏园同学属于多血质,典型表现是活泼好动;(2分)

(2)高燕岭同学属于胆汁质,典型表现是急躁冲动;(2分)

(3)刘雷阳同学属于粘液质:典型表现是安静沉稳;(2分)

(可根据解释的程度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第1问8分,第2问12分,共计20分):

思维总是体现在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中。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过程。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您应该掌握关于解决问题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能力。

您对“解决问题”了解多少?

请您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详细回答下列各问:

1.什么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是找出问题所在。问题解决的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分)

能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取决于下列因素: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取决于个人的活动积极性、求知欲和知识水平。具体来讲:

(1)活动量大,接触范围广泛,勤于思考,就易于发现问题;(2分)

2)求知欲高,能在别人不认为有问题之处发现疑点或在被公认的解释中提出新的疑问,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就容易提出问题;(2分)

(3)知识水平高,经验丰富,就能提出复杂、深刻、有价值的问题;刻苦攻读,知识丰富,就善于发现问题。(2分)

可根据解释的程度酌情给分)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包括:

(1)问题解决的策略,如原型启发、尝试性动作;(2分)

(2)知识,如知识经验、知识的表征方式等;(2分)

3)定势和功能固着;(2分)

(4)动机和情绪;(2分)

(5)人际关系和个性。(2分)

可根据解释的程度酌情给分)

公共心理学A答案

一 填空题 每个空 分,共计15分 1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2 反射。3 相互诱导 4 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5 再造想象。6 无意注意。7 应激。8 挫折承受力。9 胆汁质 粘液质。10 性格 11 能力。12 心理健康 二 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 遗忘 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地再...

心理学答案B

b卷答案。一 填空题 本题共5空,每空1分,共计5分。1效果律 2动机 3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4可控制性。二 名词解释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 有意义学习 针对机械学习而言,它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学习和学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心理学B答案

心理学 期末考试b卷答案。2006 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 名词解释 每个3分,共9分 1 思维 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2 意志 是指个体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 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3 气质 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