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21:59:28 阅读 8013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在能够独立的从新角度对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独立性: 这类想象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不是模仿,受暗示性很少。

二是新颖性:他改变原先知觉的形象,摆脱原有知觉的约束,更多从新的角度进行联系和联想。

智力复合论有的研究者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双性化教育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有自信心、事业成功、原以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温和、文雅、愿意奉献。该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差异的教育,培养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

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和智力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指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严格的说学前期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具体形象具体形象思维:即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它是中班幼儿思维的主要方式。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及其周围人、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两个基本特征:分离感、稳定的同一感。

多元智力理论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至少是8个领域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智力,即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力。**智力、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探索智力。

多元智能理论不是单纯的说明儿童的智力水平有多高,而是试图显示每个儿童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在哪个方面能够取得成功,该理论承认环境和教育影响对人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承认智力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合并原则(遗传与环境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的天赋本能的逐渐体现,也非单纯的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应,实为内在品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顺应(皮亚杰))指主体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现实。如婴儿从**改为吃饭,幼儿从幼儿园到上小学等都需要内部图式的改变。

定向性注意指外来的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这就视最初的定向性注意。

内部语言幼儿4岁以后开始出现内部言语。幼儿内部言语的特点——出生的自言自语。这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渡形态。

它既有外部言语说出声的特点,又有内部言语对自己说话的特点。

布卢姆智力发展百分比:以17岁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假定其智力为100%,儿童各年龄智力发展的百分比如下:1岁~20% 4岁~50% 8岁~80% 13岁~92% 17岁~100%

相乘说”——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填空。学前心理学研究对象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心理的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学前心理学研究类型: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爱因克森心理发展8个阶段人心理发展的八阶段:

1、任信——怀疑(0——1.5岁):

2、自主——羞怯(1.5——3岁)

3、主动——内疚(3——5岁):

4、勤奋——自卑(6.7——青春期前):

5、一致性——角色分离(青少年期)

6、亲密感——孤独感(18---30):

7、创造感——自我专注(停滞感)(31---55)

8、完善感——绝望感(60岁以上。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现行儿童心理发展的3个阶段现行阶段的划分。

1、婴儿期(又称乳儿期):0—1岁。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月婴儿早期:0—6个月婴儿晚期:6---12月。

2、先学前期(前幼儿期):1--3岁。

3、学前期(幼儿期)——3---6岁。

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岁。

4、学龄期--18岁。

学龄初期 学龄中期 学龄晚期

语言意识的发展开始于 --4岁。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表现哭、笑、恐惧。

中班儿童思维的典型特征4---5岁儿童可以按物体的简单用途和数量特征进行分类,能对类和子类作比较,能初步理解总类与子类的包含关系;

华生关于儿童的情绪研究怕、怒、爱。

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一)外表、能力、社交技能、性格。

情绪愉快的强度与智力操作关系 --倒u型。

简答。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

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 (2)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明线:儿童心理发展总是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儿童自身实践活动的影响。

暗线: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学前儿童心理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

对幼儿的实验室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

实验开始前,要有较多的准备时间,使幼儿被试熟悉环境、和主试。从怕生、不愿意参加实验或过度兴奋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转入自然状态。

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

实验进行过程应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

实验记录应考虑到幼儿的表达能力的特点。

如何对待小班幼儿的极端情绪。

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

耐心倾听孩子说话。

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婴幼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的暗示和强化。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绪——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

1、转移法:当孩子为了某件事情而闹情绪时,**有意识的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的做法。最好用精神转移而非物质转移法。

2、冷却法:就是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孩子自己会慢慢的停滞哭泣。

3、消退法:对于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五)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1、反思法: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2、自我说服法:当孩子想妈妈伤心的哭泣时,可以教他:“好孩子不哭”;

3、想象法:当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想象自己是个“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这样能让孩子勇敢起来。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特点。

二)学前儿童的方位知觉——即对方向的定位能力。

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上。

注意: 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否则,幼儿所作的就会与教师的示范相反。

言语的发生时间及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生和发展阶段。

一、前言语阶段(0---1岁):儿童在真正掌握言语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或称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

言语发生的准备表现在两个方面:

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

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

前言语阶段的三个小阶段。

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是言语发生的阶段。

(一)言语发生的标志

言语发生的四个具体指标。

用最不严格的标准衡量,初步理解词的意义;

持续的、自发的使用一些词,而且这些词是**语言中的词,而不是自己造的词。

词带有概括的意义,而不是只代表某一事物。比如“妈妈”不是只代表自己的妈妈,还代表其他小朋友的妈妈掌握10个词左右。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

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无意注意占优势。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密切联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疑注意的原因。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在**的要求下发展的;

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怎样科学的进行复习。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过程,总结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过程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三)科学的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为了减少遗忘,必须及时复习;若等到忘得差不多了再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结果是事倍功半。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连续进行的复习叫集中复习,复习之间间隔一定时间的复习,称分散复习。研究表明,学习同一门课程时,分散复习的记忆效果比集中复习的记忆效果好。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回涨现象。是说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这在幼儿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我们要注意运用这一规律进行教育。

怎样对0——1岁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幼儿本身言语交往的需要,对其言语发展非常重要,儿童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

1.亲子之间的交往:

1)照料孩子过程中,及早对孩子说话;(2)养成对孩子言语的敏感性;(3)善于倾听幼儿谈话。

2.同伴之间的言语交往:

1)让幼儿积极与同伴交往,同伴共同活动中,会自然地用言语交往; (2)同伴的言语沟通和互学语言,比与**更容易。

学前儿童兴趣的特点?怎样根据兴趣特点进行教育。

三、学前儿童的兴趣。

(一)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出生---1岁)——情绪心理学家孟昭兰将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分为三个小阶段: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和新异性探索阶段。

(二)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

(三)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阶段(3---6岁)

1、在兴趣的范围方面。

2、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的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学前儿童的形状知觉特点。

学前心理学

模拟题b 一 单项选择题1 心理是人脑对 a 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 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 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 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2 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a 痛觉b 听觉c 味觉d 视觉。3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a 选择性注意b 有意注意c 定向性注意 定...

学前心理学

第1章概述。自然观察 一 观察法 最基本 最常用。实验观察 视崖实验。二 测验法 常模参照测验 比纳 韦氏智力 标准参照测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 三 访谈法 结构 非结构。皮亚杰 对偶故事科尔伯格 两难故事 的方法 四 问卷法。五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自变量 要改变的条件。自然实验因变量 随着自变量而变。...

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 期末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l 认知能力可以看做是 是指人类符号处理系统的 2 情绪是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 一样,都是个体对。的一种 3 一个人的人格由三个方面组成,即伊底 和 4 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 三是。5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