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者的重要心理素质:印象管理、移情和应变。
第一节传播者的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很重要impression management
一)什么是印象管理?
又叫自我呈现(或印象整饰),指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是发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和行为,如何能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涉及到别人怎么看你,其实就是树立一种良好的公众形象。
你都什么时候有过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尤其发生在你特别看重对方的时候,或者对方的评价对你来说很重要的时候。
二)印象管理内涵的扩大。
第一个层面:其内涵从一种人际交往领域扩展到一个新事物的产生,第二个层面:从树立形象到维护或保持形象。
总结。在传播过程中,印象管理是一种必要手段,目的是获得好的传播效果。人格上完善、知识上充实自己,恰当地表现自身的素质,印象管理时,要注意与传播的内容与特点相适应。
二、与印象管理有关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又叫“最初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首因效应更多出现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上。第一印象往往是在刚接触不久就产生的。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又叫“最近效应”,也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意思是在最近交往过程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交往关系的影响。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
你了解自己的个性吗?
个性又叫人格,personality
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动机、兴趣、需要、理想、世界观和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
第二节移情
一、移情的内涵。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
一般包括两种含义:
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也就是把别人的情感移入自己心里。
感染他人,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入到对方,一起感受,用情绪感染对方。
应用范围扩展到大众传媒领域。
二、怎样做到移情?
首先,在操作层面培养移情能力。
1、日常生活中,扮演一种角色。
体会别人的生活。
2、对于传播者,移情一定要有“对象感 ” 这一点特别重要。
总之,传播者要善于设身处地体验受众的需求心理;并善于运用文字、声音、画面或形象去感染受众。
其次,在认识层面培养移情能力。
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动机)
二)深入生活,深刻体验不同群体的心理(基础)
三)超越自我,摆脱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个性差异。自恃过高者,孤僻内向者,自我封闭者,以我为中心者”都不易移情。
三、 移情的意义。
一)移情是一种社会交往技能。
有利于人际沟通中的自我同他人共享情感,从而容易引起亲社会行为和友爱的人际关系产生。
二)对传播者来说,善于移情是一种重要能力。
第三节应变。
一、什么是应变?
一)定义:随着(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
对记者、主持人和播音员等新闻从业人员而言,应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应变的性质。
1、对应变的理解:
s(刺激情境)→r(身心变化)
刺激情境:常态→平静状态; 意外(突发)→应激。
应激:多指因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或对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严重事件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呢?反应时是一个重要指标。
2、反应时。
“反应时”即反应时间,即从刺激出现,到人作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强?反应时短且效果也好。
3、应变与思维。
应变的实质是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思维的外化。应变反映了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变通性和(或称灵活性)flexibility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其它特征:
流畅性 fluency;独创性 originality;精密性 elaboration
应变是一种能力,相当一部分是先赋的,与先天的神经系统的质量分不开,也有后天学习训练的开发。
二、 如何培养应变能力?
一)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1、打破功能固着。
functional fixedness)
所谓功能固着系指解决问题时,因个人在知觉上受情境中条件既有功能的影响,致使问题不易解决的情形。
2、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mental set )又叫心向,指对于一件事的做法,屡屡采用同一方法去做,久之成为习惯,以后每遇到类似情境时,便不假思索地以同样的方式去处理,此种做事的习惯性倾向。
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形成定势后,产生了习惯式的僵化作用,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时,失去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3、突破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指个人对事物的一种基本看法。在看法中包括了其能力、知识、经验、态度和观念。
在遇到问题时,最重要的是个人能因时、因地、因问题性质而调整甚至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
总结:打破功能固着,突破定势和认知结构,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推陈出新,不受先前思想的影响。
二)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丰富的知识能够产生正迁移。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另外,体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很重要。
三)良好的暗示。
良好的暗示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心态,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常态下具体新闻报道中如何做?
第一,避免从前人家多次报道过的老套。
逆向思维。这是一种向常规思路反向构思的方法。
第二,创新求异。
1、事实的独家(你无我有)
2、处理的独家。
1)你有我新。
2)深度开掘。
第一,为什么——把解释性报道引向深入。
以追问的形式出现,善于提问和质疑。
why & why not
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要“多见多怪”,激发创新动机。
第二,为什么+怎么办——把解释性报道和服务性报道做到位。
第三,“怎么看”
比“为什么”更复杂的还可以追问“怎么看”,特别是对一些涉及面广、性质复杂的热点。
怎么看”总结。
新闻的影响力离不开新闻发生的时代背景,宏观地把握时代,了解社会心理,提炼重大主题,不能忽略全局和宏观这个重要因素。胸有时代的“问题目录”,尽量使对新闻素材的归类成为对时代重大挑战的回应。
受众心理分析。
第一节受众注意。
注意的特性:注意属于一种心理状态,贯穿于所有心理活动始终。
一、有关注意的心理学研究。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是没有自觉的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一种注意。
2、有意注意:
是有明确的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力,努力维持的一种注意。
有意注意:强调自觉地,有目的地接触,并在困难时仍保持对活动的注意。
二、受众的注意。
受众在接触传媒时存在两种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一)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
绝对强度。相对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它刺激物存在显著差别,构成鲜明对比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3)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内容丰富的对象和活动的对象,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注意。
4)刺激物的新颖性和奇特性。
新奇的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一般讲的好奇心就是指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
绝对新异性(经验中从未出现过)
相对新异性(已熟知的刺激物的不寻常结合)
另外,数字具有吸引力。
总结:以上这些因素都属于客观条件,而引起注意还需要考虑主观条件。
2、受众的内在因素
1)需要与兴趣。
a. 凡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就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
b. 直接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
包括专业的兴趣和一般的兴趣。
一般的兴趣:凡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事物、或能增加新知识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
2)情绪和精神状态。
个体当时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无意注意。
a. 情绪状态:心情愉快与不愉快。
b. 精神状态:精神饱满与过度疲劳。
人在精神饱满时,最容易对新鲜事物发生注意,同时注意也容易集中和持久。
二)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对活动本身没兴趣,对活动结果有兴趣。
2、自我暗示以及他人的提示和激励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
3、加强意志锻炼,形成抗干扰的能力。
三、传播实践对注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从传播者角度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获得那些“无意注意型”受众?怎样获得那些“有意注意型”受众?
一)“无意注意型”受众的获得。
加强可读(视、听)性,即在好看上下功夫,吸引无意注意型受众。
这是吸引受众接触媒介的最初阶段。
传播上的表现:
1、 传播内容的软倾向(内在的)
2、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制作标题、选择题材、报道角度、装帧版式等方面(外在的)
总之,强调两点:
a. 缺乏可读(视、听)性支持的产品可能会失去“无意注意型”受众。
b. 但过分追求受众的注意,带来负面的社会效果是要不得的。
二)“有意注意型”受众的获得。
1、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所以,无意注意型受众可以成为有意注意型受众。
2、增强必读(视、听)性,使受众保持注意,形成有意注意。
吸引受众有意注意的传播内容具有的特点:
一个能引起并保持受众注意的传媒产品应该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兼具好看、有用和重要三个基本要素。尤其表现在对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关注上,对人们生活的贴近上,具有亲和力和价值认同。
第二节受众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一)定义。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记忆是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
理解:把记忆描述为一种信息加工。
二)三个记忆系统。
1、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外界传入的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在几秒钟或更短的时间内,所有你见到和听到的内容都可以精确地保持在感觉记忆中。
总之,感觉记忆的功能是把信息保存足够长的时间,从而使一些信息能够被传送到第二个记忆系统——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缩写stm
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1)只能临时容纳少量信息。
除了很重要信息外,一般信息会很快从短时记忆中被删除,而且不可恢复。
控制功能。2)为我们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工作台”
所以,短时记忆有时也被称为工作记忆。
《新闻心理学》复习提纲
新闻心理学 复习大纲。第一章总论。一 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识记。1 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内涵 2 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 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现场观察法 访问调查法 档案分析法 心理测验法。2 领会 新闻工作者学习新闻心理学的必要性。第二章新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一 新闻心理学产...
新闻心理学复习提纲
题型 第一题单项选择 1x10 10分 第二题多项选择 2x5 10分 第三题名词解释 4x5 20分 第四题简答 4x8 32分 第五题论述题 2x14 28分 作答要求 1.名词解释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用自己的话语理解作答 2.简答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层次分明答到要点即可 3.论述尽量详尽层次分明尽量...
新闻心理学复习提纲
二 感觉 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 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 a 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b 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2 远刺激 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激长的光线 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远刺激是属于物体本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的变化。3 近刺激 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