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题(20*1’)
1、心理学的分支: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思维心理学。
2、西方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3、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内涵:新闻传者、采访对象、新闻受众。
4、新闻心理学研究方法:(1)定量研究: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测验法d 内容分析法:
2)质的研究:a 访谈和焦点团体访谈b 观察法c 实物分析。
5、张俊德、刘海贵合著《新闻心理学》。标志着我国新闻心理学的发展进入初步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的阶段。
6、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是新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7、传者直接接触的客观物质世界(感性世界),受众直接接触的是媒介世界。
8、客观现实是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源泉。
9、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媒介实体(硬件)、媒介符号(信息载体)、媒介信息(软件)
10、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
11、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核心。
12、人类最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这四种。
13、性格的分类:(1)机能类型说。按照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的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2)向性说。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倾向于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类型。
14、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
15、情绪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16、动力调节系统,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
17、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意志、性格。
18、情绪情感的三种表现形式:心境、激情、应激。
19、记者写作思维形式:形象思维、理论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二、 名词解释(4*5’)
1、新闻心理学是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新闻学与心理学交叉融合后形成的一门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横跨应用理论与基础理论的中间学科。
2、媒介信息是被媒介符号所负载的意义,是媒介所要传播的内容。媒介信息是媒介客体和媒介符号的基础。失去了媒介信息,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
3、角色期望又叫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体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
实现角色期望的关键在于内因。
4、角色冲突:居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期待发生冲突的情境。
5、移情:不仅在认识水平上而且在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知道而且体验到他人的角色。(设身处地)
6、“扮演他人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公开地或隐蔽地进行角色互换,旨在认知、体验与己有关的另一种角色,以便更自觉地履行本角色的职能。
任何一种角色都是以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角色的存在而存在的,角色互换有助于加深对自己原来角色的认知,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
7、情结(complex):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吸附许多经验,使当事者的思想行为及情绪易受这种情结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
特点:1)压抑性2)、固着性:3)、情绪性4)、核心性5)、泛化性。
8、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学派。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被称为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三势力”。
以健康的机能健全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潜能和自我实现。
9、性格是表现对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0、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政治敏感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新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记者采写新闻的数量和质量,甚至决定记者的职业命运。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
11、“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指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形象的过程。行为者选择适当的言辞、得体的表情和动作,可使知觉者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的看法。
12、自我呈现又叫“自我表现”,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是自我意识的外现”。
三、 简答题(4*8’)
1、中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一)萌芽阶段:读者心理是研究重点。(二)酝酿阶段:
研究受众心理、采访心理、编辑心理、播音员心理。(三)从前科学向科学性过渡:1、从以描述性为主向学科构建方向发展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从新闻心理学到传播心理学。(一)从单一向多元辐射(二)从随意性向规范化迈进。
3、当今节目定位的问题:
1、节目有交叉性2、适合成年人看的节目量最大3、节目缺失4、分化不清。
4、智力和能力的关系:两者是内隐和外现的辩证关系。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
能力是智力在一定条件下被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5、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
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曰内驱力。作用:活动性、选择性。
根据动机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1)指向于活动的动机。(2)对个人有吸引价值的动机。
(3)在完成任务后,由于对活动的评价而产生的动机。(4)有机体的激情状态所引起的动机。(5)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
根据引起动机的诱因是由外界提供的,还是由主体本身提供的,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才能对个人行为发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念念于职业的神圣”,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动机和奋斗的永恒动力,是我党新闻事业坚持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和保证。反之,不健康的动机是党的新闻事业受损的潜在威胁。
当今**,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面临着因不良动机导致的恶劣现象——假新闻的侵扰和严重冲击。少数新闻工作者受金钱**,和商家结成利益同盟,相互勾结;有的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新闻的娱乐性和轰动效应,“抢”报新闻,误导群众,文化娱乐报道、体育报道和经济报道逐渐成为假新闻多发区。社会责任让位与经济利益,职业操守屈从于功名利禄,假新闻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都有一颗忠于党的新闻事业的心。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新闻实践锻炼,己逐步将党和人民的需要视为自己的需要,并带着这种需要自觉地坚持不懈的捕捉那些有益于社会的目标。久而久之,由这种需要和目标相结合而产生的积极的动机就会形成一种定势,最终内化为主体人格的一部分,并进入潜意识之中,一旦遇到合适的目标,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6、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
1)、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人是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
2)、区别:情绪: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情感:与社会性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带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某些涉及到阶级意识内容的情感往往带有阶级性。
由于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同一事物可能以其不同的方面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因此,人的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引起相反的情感体验;或者在同一时间内,人可能处于交织着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之中。
3)、作用: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在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中的选择功能;
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
7、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
1)、定义: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两个方面:
一是发动,一是抑制。前者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2)、意志的特征有三:(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8、怎样增强新闻敏感?
1)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优化记者的职业敏感;2)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3)扎到生活的海洋中,贴近生活的脉搏。
9、新闻采访心理。
新闻采访心理是指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采”,侧重于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新闻事实(包括人或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主要表现在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收集(包括拍摄、录像)上;“访”侧重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及其规律。
新闻采访心理特点:(一)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新闻基本特征的认知:1、求快;2、求真;3、求新;4、求知求乐。
(二)采访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对采访环境的认知和把握。(三)采访心理主要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四)采访活动中的心理互动属于角色互动。
10、所谓自我认知,也就是一个人对自身状态的感受能力。包括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人的认知并不是一个自我成熟的过程, 而是通过交往,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首先,人以他人为镜,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其次,人们还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
11、既然与人交往相处应诚实无欺,为什么还要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了?
其实印象整饰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运用这种手段达到什么目的。就其积极意义而言,成功的印象整饰可以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使人们之间交往顺利进行下去。印象整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和语言也变得越来越文雅而有修饰。
12、记者对采访环境的利用和控制;
1、选择适当的采访地点。2、选择适当的采访时机。3、选择合适的依托物。4、千方百计地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点。
13、新闻写作心理: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人质、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
新闻写作心理的特点:
1强调新闻写作主体——记者在新闻写作**现的心理活动。2记者的写作心理是指把采访获得的材料内化为主体的认识再外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3被记者内化了的新闻素材和外化了的新闻作品,二者信息的量和质并不是经常的、完全对等。
新闻心理学
对央视部分电视节目的分析。08060222 苏一文。七巧板 分为日常版和周末版两部分,日常版是给予2 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节目,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受众目标。周末版是关于0 6岁学龄前儿童的节目,主要以家长和孩子为受众目标。七巧板 周末版设有板块 宝贝故事 教子有方 专家 亲子时光 宝贝露一手 妈妈露一...
新闻心理学
受众对新闻的逆反心理。新闻受众逆反心理,是指新闻受众跟新闻本意相反的心理活动。新闻受众出现这种心理活动时,表现出与新闻对立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反感,出现对新闻明显不信任的态度,产生抵触情绪。新闻受众逆反心理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归纳出几种主要的,不妨分析如下 一 批驳心理。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以后,认为新...
新闻心理学
1 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包括新闻的制作者 传播者即新闻传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的接收者即新闻受众。2 新闻传者的主要社会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者的自我形象 传播者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的认知。2 传播者的个性结构 个性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传播行为的影响。3 传播者的 工作组 同一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