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21:03:28 阅读 2693

受众对新闻的逆反心理。

新闻受众逆反心理,是指新闻受众跟新闻本意相反的心理活动。新闻受众出现这种心理活动时,表现出与新闻对立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反感,出现对新闻明显不信任的态度,产生抵触情绪。

新闻受众逆反心理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归纳出几种主要的,不妨分析如下:

一、批驳心理。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以后,认为新闻事实失实或是不准确,也可能认为新闻观点错误或是不准确,很快就产生与新闻对立的心理活动,出现不能接受的心态。新闻受众为了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总是想办法找出批驳事实错误的材料,往往用其他事实对新闻进行反证,从而否定新闻事实,同时,用推理或自己的观点,驳倒新闻的观点。

批驳逆反心理不仅要批驳新闻,新闻受众往往还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用自己掌握的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力图战胜新闻。在这样的新闻受众的心目中,新闻无法产生正面效果,只能起反面作用。这是新闻受众逆反心理中最严重的一种。

二、怀疑心理。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以后,产生怀疑心理活动,可以说是与新闻离心离德。它的表现是,怀疑新闻是虚假的,或者怀疑新闻背景有问题,往往要对新闻提出各种疑问。

怀疑心理,是一种新闻接受障碍,这种心理往往又是柔性表现,新闻受众是消极对待,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往往还认为新闻传播是为了达到某种不好的目的,以不理睬的方式对新闻进行**。

三、厌烦心理。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时,对新闻产生厌烦心理活动,觉得某一件事或某一类新闻报道得太多了,认为没有必要再报道。有时觉得质量太差,不值得接受,对新闻产生讨厌的情绪。

这种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是,抛开报刊,关闭电视机或收音机,情绪显得对立。

厌烦心理认为新闻传播者是有意传播不需传播的东西,认为新闻质量不高是新闻传播者不负责任。因此,不仅厌烦新闻,对新闻传播者也反感。这种心理,使新闻失去作用,丧失威信。

四、颠倒心理。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以后,认为新闻颠倒是非,不仅事实颠倒,思想观点也颠倒了,心潮陡起,产生把颠倒的新闻再颠倒过来的心理活动。新闻受众的颠倒心理活动,以自己认为的真实,否定新闻的真实,以自己认为的正确观点,否定新闻的观点。

这种心理活动的集中表现是,新闻说好,新闻受众就认为不正确。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新闻受众的思想言行与新闻相反,新闻传播的目的走向了反面。

颠倒心理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新闻受众的逆反思想,出现反抗情绪,这样的心理活动造成新闻活动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事与愿违。出现新闻传播的失败,在新闻逆反心理中,它是最坏的一种。受众态度指受众主体对新闻客体较为稳定的,由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份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这里说的受众态度包括认知、情绪、意向三部分,它们之间相区别又相互联系。一般说,认知成份是态度的基础,情绪是态度的核心,意向是行为前的心理和动作准备。

新闻信息引导受众态度的心理机制:

一条新闻信息包含“内质”与“外形”两方面,新闻信息引导受众态度意味着新闻信息的“内质”与“外形”都要被受众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受众改**度。

根据美国学者丹尼尔。卡茨的功能理论,受众之所以接受某种信息,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具有满足受众心理需要的功能。换句话说,为受众所接受的新闻信息,“内质”一定是能够满足受众的某种心理需要的。

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新闻信息在“内质”方面的特征:

1、工具性、调节性或实用性功能: 即指当新闻信息能满足受众需要,帮助受众趋利避害,受众就会对它抱正面的、肯定的态度;相反,如果阻碍或不利于受众去满足这种需要,受众就会对此抱负面的、否定的态度。

2、自我防卫功能: 如果新闻信息会使受众内产生困扰或威胁时,受众往往采取抗拒、抵触的态度。

3、知识功能: 新闻信息能够帮助受众了解外部世界、解除迷惑,获取知识,受众对于这种信息往往持积极态度。

4、价值表述功能: 新闻信息所提供的价值表述与受众的价值观、人生观一致时,这种信息就容易被受众接受,也容易引发受众态度改变。反之,则不易为受众接受。

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新闻信息在“外形”方面的特征:

一、新闻源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受众选择信息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就是新闻信源是否权威,新闻信息是否真实。例如,同一条新闻分别通过网络与传统权威**进行传播,结果发现人们更相信传统权威**,传统权威**的传播直接影响着受众的态度改变,这是因为人们认为传统权威**比网络更可信,它传播的信息真实度更高。

二、表述的合理性: 同一条新闻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会形成不同的传播效果,从而直接影响着受众态度的改变。比如西方国家普遍流行的“客观报道手法”就是一种可借鉴的合理的表述方法,通过交待背景、出处、配**、资料,以增强新闻信息的可信性;再者,如他们习惯采取的“正反两面说”等策略都是通过一种合理的表述来影响受众、改变受众的。

三、意见空间的影响: 受众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受众对一条信息的接受往往受到周围意见空间的影响,不同的意见空间会对受众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正如伊丽莎白。

诺埃尔—纽曼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的那样,人为了适应环境,总是力求与环境保持和谐,避免孤立。个人发表意见总要了解周围的“意见气候”,如果发现自己与处于优势、多数(即使是表面上的优势、多数)的意见一致时,就敢于发表;否则就会保持沉默。原来处于优势、多数的意见由于得到附和,就会不断上升,得到加强;而处于劣势的意见则相反,会逐渐沉寂,每况愈下,从而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螺旋,使一种意见得以成为主导意见。

受众总是处在不同的意见空间中,为了取得与周围环境的一致性,他们倾向于接受自己意见空间中的主导意见与主导信息,从而使这种信息成为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新闻信息引导受众态度的方法与策略:

传者往往可以通过“议题设置”来达到引导受众态度的目的。大众传播研究发现:媒介所选择和报道的事件,即媒介议程,和民众所关注的事项,即公众议程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换言之,媒介完全可以通过选择传播内容来影响受众,满足受众对“公众议程”的了解需求,从而达到引导公众态度改变的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议题设置功能”。

媒介除了能够满足受众对“公众议程”的知晓外,还能对“公众议程”实施自己的影响,媒介可以从许多事件中选择一些事件来报道,它们同样可以在报道一个事件时从诸多特质中选取某个或某些特质,忽视其它。这种选择一方面会使受众相应地更加关注这些被选择的特质,同时,它还会影响受众对事件的整体印象。[2]

传者利用新闻信息引导受众态度时需讲究策略,这种引导实质上包含着多方面的“艺术”与“技巧”,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正反两面说,提高受众“免疫力”: 传播学研究表明:双面说理(即正反两方面意见同时呈现)与单面说理相比,具有更大的免疫力,即对反面说理的传播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因而态度的改变更持久。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所拥有社会信息量还很小,前者犹如高原,后者犹如盆地,落差很大,前者对后者保持的潜在冲击力自然也很大,巨大的信息落差,对****构成隐患。我们过去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中一贯的“低信息量新闻”、“单向度**”这些高筑墙“堵”的方法显然已经阻挡不住境外信息洪水般的冲击。由高筑墙的“堵”到多渠道的“疏”就是逐步加大输入公民的社会信息量,包括所谓敏感信息与负面信息。

关于有效“疏导”,当年,***就很认可这种做法,***在50年代决定向经过挑选的人提供一份四页的报纸---即《参考消息》,上面刊登的全是译成中文的西方通讯社的消息,后来他在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时,用了“免疫”这个词。他说,如果我们让人为了防病打防疫针,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危险的思想采取同样办法呢? 对此,心理学家麦奎尔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

假如一个传播对象最终会听到敌对的观点,那么先让它听到一些相反的论点让他在精神上有所准备,他们就很可能抵御后者的劝说。

2、注重反馈,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 传者在引导受众态度改变过程中,必须时时关注受众的反馈,这些反馈是传者进行受众引导时重要的依据。“什么样的信息是受欢迎的?

”“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更容易被接受?”“哪种表现形式最有效?”,这些由受众直接反馈而来的东西对于传者非常重要。

3、讲究修辞策略: 修辞策略在受众引导中非常重要。修辞策略包括“修辞的适时性”、“修辞的包容性”、“修辞的纯洁性”。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语言、修辞,我们常常称之为“时代语言”。新闻传者应该是“时代语言”最敏感的反映者与使用者,新闻作品反映时代特色,除了指内容上的反映外,还指形式上的反映,这即是“修辞的适时性”。

修辞的包容性”指在新闻修辞中应尽可能不带偏见的容纳多元意见,不带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民族歧视等,尽可能避免带有歧视性的词汇的出现。

修辞的纯洁性”指应注意新闻修辞的纯洁性,纯洁新闻语言,避免使用“黑话”“粗话”等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保证语言的纯净与美感。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

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重视采访的“首次效应”

“首次效应”即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对记者来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这其中“首次效应”的运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2024年举行的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著名的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的出名就是因为在“两会”上被朱基总理点名回答提问,而她能引起朱基的注意就是因为她穿了一件红色的鲜艳衣服。随后,在第二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女记者就受吴小莉的启发,而纷纷穿起了红色的衣服,但效果却不能和吴小莉相提并论了。

而对大多数的记者来说,“首次效应”更多地应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素质来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好感和认同,这里面既有礼仪、举止和语言等外在素质的得当运用,更重要的则在于记者本身的学识、思想以及提问的技巧和深度等等。

《文汇报》的一名年轻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化学工程师,第一个问题是:“请问,您怎么把一种催化剂的效能从5倍提高到30倍的?而国外这种催化剂的效能只有17倍。

”问题一下子把工程师带进兴奋状态,视记者为“知己”,采访自然不难完成。

不卑不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原经济**总编辑张飚曾有一首词形象地展示了记者的职业特点:“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茧手,握纤手,握绵手;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人道是,名也有,利也有,官也有,伐恶效狮吼,逢善魂相就,图一个天地无垢心无垢!

”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的采访对象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三教九流,名门望族,政客明星,**平民皆有。**电视台主持人王志曾说过,采访中的“平视”就是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给他扶一下。

对待平民百姓的采访,记者需要把握的是消除普通人的紧张心理和在镜头前、话筒前的不自觉的掩饰和作秀心理,尽量使普通人回复自然和平静,以一种真实的面貌对待采访。对普通人的采访,记者有时候不能开门见山说采访,而需要借助于聊天、喝茶甚至抽烟等方式迂回一下,在普通人坦诚以待的情况下开始真正的采访。

选择合适的采访场合。

选择合适的采访场合,也至关重要。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认为:“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讲台约见政治家,在栏圈里约见野牛骑土。

这样如果没有恰当的话可供引用,你至少也可以从他所在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主题。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人。”

新闻采访是一个面对面的现场采访,这样采访的地点和时间,以及进行采访时周围的环境等因素也就变得格外重要,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被采访者的心理,甚至导致采访的成败。

2024年非典时期,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交警却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而且经常性地上夜班。当时,交警部门准备安排在会议室采访这位老交警,但最终笔者还是选在老交警正常上岗值勤的时候进行采访。当时夜里凌晨1点多钟,天正下着大雨,笔者冒着大雨赶到的时候,立刻投入到采访中,和老交警一起站在雨里交谈。

这样,老交警被记者的敬业精神所打动,所说的一切也都很有真情实感。采访到最后,笔者浑身都被雨淋湿了。但这一次的采访效果却是最佳的。

要善于在“多对一”的采访中显现自己。

“多对一”的采访,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专家论坛间的自由提问等,一般时间非常紧迫,而提问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这个时候记者一是要善于抢机会,二是要运用自己的各种优势,比如说语言、外表、手势乃至与活动的组织者提前沟通等,争取提问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多对一”的采访中,记者还需要面对另外一个压力,在众多**的采访中,记者是代表所属**的唯一形象,如何让自己的提问得到大家的认同:既能让被采访者正面回答,又能让自己的同行感觉到提问得很精彩,还没有浪费机会?提问的问题设计需要格外地下功夫。

否则,如果记者的提问非常没有水平或者比较糟糕,很容易引起现场的嘘声一片,甚至会引起被采访者对记者和其所属**的形象产生不好的评价。

新闻心理学

对央视部分电视节目的分析。08060222 苏一文。七巧板 分为日常版和周末版两部分,日常版是给予2 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节目,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受众目标。周末版是关于0 6岁学龄前儿童的节目,主要以家长和孩子为受众目标。七巧板 周末版设有板块 宝贝故事 教子有方 专家 亲子时光 宝贝露一手 妈妈露一...

新闻心理学

1 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包括新闻的制作者 传播者即新闻传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的接收者即新闻受众。2 新闻传者的主要社会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者的自我形象 传播者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的认知。2 传播者的个性结构 个性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传播行为的影响。3 传播者的 工作组 同一群体...

新闻心理学

名词解释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2.移情 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通常指设身处地的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境。3.法 一种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即记者要尽力打破双方由于生疏带来的拘束,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