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6:54:28 阅读 3834

题目论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学院名称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学。

年级2012级。

学生姓名赵雪灵。

学号312040105009

任课教师阳德华教授。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论成就动机的培养。

摘要:成就动机是激发人通往成功的一种内在机制和推动力量,学生阶段是人生获得成就的基础和关键性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前提和基础,其核心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成就欲望,重点是要培养他们正确对待成败的观念。

关键词:成就动机;成功体验;成就欲望;成就观念。

成就动机的概念始于默里(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成就需要”,这一需要使人表现出下述行为:追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他人。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理论的许多方面做了提炼,区分了成就动机的两种不同倾向:

其一是力求成功的需要,其二是力求避免失败的需要。成就动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动机,它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力量,其成就动机的状况对于社会、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学生成就动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可进一步了解其成就意向的成因,尤其是在“厌学”等情绪的状况下,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鞭策他们不断进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成就动机的发展趋势来看,成就的定位从中学时的定位于集体逐渐转变为更大的范围定向,即定位于社会需要。学生已经开始在一种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衡量自己的成就。

成就动机是由成就欲望转化而来的一种动机 ,是激发人通往成功的一种内在机制和推动力量。麦克里兰德( mclellcnld)通过研究发现,成就动机水平越高,希望成功的欲望就越大,当他遇到失败之后,他不但不气馁,反而会更加努力,直到成功。学生阶段是人生成就的基础和关键性的阶段。

因此,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一)关于性别在成就动机上差异检验的成果分析。

成就动机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所指出的,社会的成就需要先于该社会的经济增长,而这个成就需要又受制于该社会的文化和亚文化因素。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男女两性在社会职业上相接近,扩大了女性的活动领域和空间,这样便造成了男女两性在成就动机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学校教育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增***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追求事业成功的信念。

社会各个层面涌现的独立、自强、自立、自爱的女性榜样也使女学生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内涵赋予了更多现代意义的理解。而男生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使他们追求成功的信念得到激发,因此男女两性在成就动机方面就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二)关于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若在家中为独生子女,较可能发展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特征。而且,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注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要多很多,这种现象在隔代抚养中更加明显。他们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不强,同时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

在大学校活中,大部分学生要离开家独立生活,在这些方面的不适应可能会对其成就动机造成影响。有些独生子女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意识也较高,因此他们往往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在各个方面都想取得成功,有所作为,同时他们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兴趣,具备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样,他们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方面也较其他同学较强,他们由于自我评价较高,因此常常更加畏惧失败,不愿意成为生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失败者。

有时,他们对失败的恐惧更甚于对成功的追求。若在家中为非独生子女,由于受父母以及长辈关注程度的不同,其成就动机可能不同。非独生子女在家中由于其他兄弟姐妹的存在,可能更急切地现自己,已获得家庭成员更多的关注。

他们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后,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以期望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就动机作为一种高级的动机,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大学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非独生子女在这个社会中也有着获得他人认可,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需要。他们将他们在家庭中渴望受到关注的需要延续到大学生活中来,也渴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成绩。

三)关于生源地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由于农村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来自农村的学生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可能导致来自农村的学生成就动机较为强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国家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的生活、经济条件都在逐步提高和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很快,其经济、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学生希望改变其生活状况的愿望可能没有那么强烈。来自城镇的学生,在科技、社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等与日俱增。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更加追求前沿的技术,渴望掌握更加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他们希望通过较好的学习能够与先进的科学文化接触,能够认识和了解更多有用的知识,掌握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

四)关于学习成绩在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维持功能,积极的心态可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在整个学习阶段具有明确、稳定的学习目标,也具有导向机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在学习活动上,而疏离其他无关学习的事物干扰。由于学习上的成功更使其产生成就期望指标的增力,这种增力具有自我激励作用,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勤奋,学习成绩得以稳步提高。追求成功的动机推动学生的学习,而学习的成功又促进这一积极动机的加强,,形成良性互动。

即使偶然在学习遇到挫折,他们一般会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学习方法不当等不稳定因素,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取得好成绩的期望指标,反而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进一步发挥主观积极性,直到取得好的成绩。相反,避免失败的动机使大学生对取得成功的目标期望较低,倾向于作出低能力的自我评价,情绪达不到一定的紧张度,总是处在一种消极的心态中,在此情况下机体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有效地保持注意力和知觉活动,更是很难调动潜能,也就不可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行为,不利于其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途径。

一)核心是培养学习的成功体验。

学习的成功体验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与具体、合适的要求,为学生创造多方面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努力,不断发现新的“自我”,在心理上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的成功吧,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

——这是教育的重要的金科玉律。学习成功体验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源泉,它能创造学习精力和学习效率上的奇迹。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不是与生俱来的,关键在于教育者实施成就动机培养教育的前提目的,这一目的表明教育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获得成功的胜利者,也表明教育者对学生的信任和对自己的自信。

这样,学习就成了“为成功进行的发奋——成功——更加发奋——更大成功”的良性循环。只有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而取得的学习成功,才能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愉悦。这种愉悦,不仅来自学习上的成功,更主要的是因为发现了自我的潜力。

这样成功的心理体验非常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的价值。产生“自求”“自得”“自乐”的心理。这种心理对于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学生来说是无法体验的。

因此,教育者要想自己的教育对象将来有所作为,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和促使学生为所确立的目标而“自求”并为获取所得的目标而刻苦努力,只有“自求”,方能“自得”,而“自得”又带来更高的“自求”。“自得”与“自求”的相互转化,往复上升,循环不已,就是教育与发展和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也是学生肯于刻苦和乐在成功的内在统一。培养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活动离不开主体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源泉,积极的兴趣是从事学习活动并取得成就的最初条件,它表现为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探求真理时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其实质就带有指向性和方向性的功能。随着学习的深入和主体体验的逐步深刻,最初的兴趣就会形成兴奋中心,在此基础上转而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并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内在的具有明确方向的探索性活动。因此,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动向功能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1]。

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成就欲望。

欲望是支配生命的力量和动机”。“是成功的支点”、“是人们有力量的重要的原动力,没有一种始终燃烧的欲望,就不会有任何的成就和收获”[2]。学生时代是充满着好奇心和极富想象力和**性的时代,他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如果教育者能够在此阶段,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点燃起他们的成就欲望之火,对其将来的事业有成至关重要。

人的欲望与目标相辅相存,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动是由大脑中的神经中枢所控制指挥的,当一个目标在大脑**现时,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很强的兴奋区域,这个目标越是重要,脑神经细胞受到的刺激就越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区域就越强,这样人的注意力就越是集中在这个目标上,实现它的欲望就越强烈。例如,我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由于他生长在清朝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对于其由盛而衰的历史感觉很深,促使他产生了要把它们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冲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给了他在“举家食粥米常赊”的困境中仍然一丝不苟地写作《红楼梦》,终于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培养学生的成就欲望,首先要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上作文章。托尔斯泰指出:“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青年学生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努力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对他们一生的成长和将来有更大的成就十分重要。其次是要从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目标上做文章,目标是一把启开成功之锁的钥匙[3],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因为远大目标一旦确立,就会对人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引导着人们放眼前方,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向目标的彼岸奋发。

目标既有长短之分,也有大小之别,大目标与小目标是相辅相存的,没有一个一个具体的小目标,就无从谈大目标。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最重要的还是从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做起。现代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社会的一切竞争,都要以知识为基础,只有学习目标明确了,知识基础打牢了,才有将来实现远大目标的可能。

另外,还要从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上做文章。坚强的毅力和意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对不行,半途而废是成功的死敌。

而要做到持久,就需要意志和毅力,如果把强烈的欲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意志结合起来,就如虎添翼,无往而不胜。

三)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成败观念。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