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作业 《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后思考题

发布 2022-10-15 15:20:28 阅读 1143

1.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区别之处是什么?

1)传统心理学多指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为中心的研究,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传统心理学大多把注意力放在神经衰弱、抑郁、焦虑这些症状上,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

2)积极心理学(positive 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本身潜力的科学。它旨在发掘使个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征:“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

2.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主张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动。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懂得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学明确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三个主题: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

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生活中的作用,认为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重视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塞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另外,还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并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三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体现的,因此应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3.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是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地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良好的生活。这为我们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从正面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传统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测定采取的是消极的取向模式,主要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把心理健康的操作性定义和测量局限在没有精神疾病,显然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diener[6]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

一是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

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是积极方面。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三是多维性。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心理健康问题,把主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这为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心理教育的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问题的消解,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二)致力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意味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的思维活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

4.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动,发起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第三大势力。主要代表人物是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和卡尔?

罗杰斯(carl rogers)。其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动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在方**上,他们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无论是马斯洛的自然人性说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罗杰斯基于尊重、真诚、悦纳的"完人"教育观,都从人性的角度启示我们重新审视儿童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以及早期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问题。

积极心理学确实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和超越,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现状的一种实践要求,反映了当代社会人类的真实需要, 而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我与积极心理学 参加“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有感

专题。我积极心理学。参加 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 有感。口张雪梅。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研讨会 心态 目标。者,我和好朋友张淑清老师有幸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积。你克服困难,可以帮你树立自信,可以帮你扫除人生路上。当儿子成了我活下去的理由的时候,当我稍事调整了。年 月 日,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心理教育...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

自我效能感。第一节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理论。一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一 自我效能感与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赏罚等外部强化,强化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这种作...

我与积极心理学

作者 张雪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第11期。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研讨会 心态 目标。2010年8月12日,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心理教育工作者,我和好朋友张淑清老师有幸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 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 四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虽说时间安排得很紧,虽说非常疲惫,可我却意犹未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