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4:03:28 阅读 9478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的人格品质,肯定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认为每个人都期待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深信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机体的健康。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生存, 其最终目的是享有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积极心理学》一书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它将帮助我们克服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更多的取决于我们头脑的状态,而不是我们的社会地位的状态或是我们银行账户的状态,头脑是我们转变人生福祉的起点。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那种消极心理学模式不可能真实、全面地理解与解释人的本质。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

事实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疾病的**更有价值和更有积极的意义。毕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和美好的心灵才是理想社会的精神基矗因此,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消极心理学,而且更需要积极心理学。

被哈佛学生誉为“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博士指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财富,幸福感是衡量人生质量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每个人幸福的标准不一样,亚里士多德说:

“幸福是真实地面对内心的自我。”伊壁鸠鲁说“幸福的生活就是美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地增强,不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削弱。”幸福是个谜,询问千万个人,你会得到千万种答案。

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积极心理学有热切需求,这是因为人们开始想变得更快乐、更幸福,想更多了解自己,更多了解别人,改善我们的生活。可是,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不到60%。是什么剥夺了人们的幸福?

不富有不健康还是不足够好的工作。总以为“下一站”会更好,等我到达那里,我就会幸福了!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心理。弱势群体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具有强烈的仇富情结,而富人则觉得自己是全凭个人奋斗才出人头地的,成功全是个人因素造成的,没有看到社会给他提供的机遇,对他人和社会不讲回报,对弱者缺少必要的关心,具有冷漠情绪。负面思考的人会从不愉快的事件中感到“无助”,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认为无论怎么,做到最后都是坏的后果,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事件的理性判断,做出负面的决策,但这个时候只要在思考的路径里假设两个步骤——反驳和激励——就可以将负面转成正面思考。

反驳是指以自己预设的负面情节、负面决策进行反驳;激励则指强化自己转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能量。乐观可以通过教育而形成,一个悲观的人通过心理训练可以转化成为乐观的人。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倾向于认为一个人成功取决于能力和动机欲望,如果一个人拥有天分并且很努力地投入学习或工作,他就一定会成功。

在谈到幸福时,本-沙哈尔笑着说:“其实每个人都在完全的幸福和完全的不幸之间的中间地带,没有完全的‘幸福’和‘不幸’。幸福应该是一个不断的、更幸福的过程。

我自己比五年前更幸福,我希望以后比现在更幸福。积极心理学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各种不同的问题,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快乐也有痛苦,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能够帮助人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也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积极的个性。

本-沙哈尔说,“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人们开始在积极心理学中寻找答案。”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热衷于经济学是因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还停留在原始的物质水平上。学习经济学无疑对找工作甚至是找一份体面的、实惠的工作都是极有利的,有了一份好工作,就等于有了一份优厚的收入,那生活中的一切物质问题就迎刃而解,似乎就拥有了幸福的日子。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随着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层面上的认识,对什么才是幸福有了新的理解、新的追求。

幸福就在于能掌握的积极心理力量;心理的力量可以‘练习’,而很多人却习惯于无助;人有无限的潜能,却自己不知道。积极心理学的运用首先要做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寻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热情到底在**。其次是要学会用幸福来度量生活中很多东西的价值,减少期待外界所定义的成功。

第三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珍视所拥有的,不要沉浸到完美主义中去,要学会正视失败,学会为自己鼓掌,即使所有的人都不看好自己。最后就是必须简化我们的生活,不要试图去追求过多的东西,与其无法把每件事都做好,不如尽可能享受做每件事情的过程。我们应该享受到人生的每一个旅程,而不是事情成功的那一刻。

赛林格曼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其英文的表达:

h=s+c+v。积极心理学高举着“快乐”与“幸福”的旗帜,把人类从工业化下的人性泯灭的废墟中唤醒,激起人们对幸福的渴求,使人们从绝望症结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宣告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

积极心理学

经济学研究以 经济人 为前提假设,经济人 假设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的伦理学说,该学说也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学说认为,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是指该...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组织环境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关注正性情感 积极品质和积极组织环境的塑造。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积极心理学

一 积极心理学的概论。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谢尔顿和劳拉。金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美德和善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包括心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