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发布 2022-10-15 11:49:28 阅读 3182

一、高中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活动——感知。

1.高中生观察活动的发展特点(领会)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高中生学习内容复杂。思维水平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观察力的发展具有新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高中生自觉性增强,他们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的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

2)持久性明显发展。高中生意志能力增强,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长时间观察。

3)精确性提高。在观察活动中,高中生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事物的细节。

4)概括性更强。由于高中毕业生抽象逻辑日趋优势,言语表达力发展,,观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明显提高,能概括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这是思维和感知协同发展的结果。

2.高中生观察力的训练和培养(简单应用)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学会做观察纪录。(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二)认知活动——记忆。

1.高中生记忆活动的发展特点(领会)

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是有目的有计划、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尽管高中生的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但无意识记仍是不可缺少的。

2)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理解识记是借助思维的力量,运用各种方法,在理解事物的意义和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

3)抽象记忆占优势。依记忆材料的抽象程度不同,识记分为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形象识记是对具体事物的识记。抽象识记中对词语或抽象概念、公式、原理的识记。

2.高中生记忆力的训练和培养(简单应用)

记忆品质的特点:①记忆的敏捷性;②记忆的持久性;③记忆的准确性;④记忆的准备性。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三)认知活动——想象。

1.高中生想象活动的特点(领会)

1)高中生有意想象迅速发展。表现为能自主地确立想象的目的任务,并能围绕目的去展开想象。

2)高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水平逐步提高,创造性想象日益占优势。

3)想象的现实性增强。

2.高中生想象力的培养(简单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

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的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③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途径: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④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3.对高中生理想的引导和教育(领会)

理想是人们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对人生充满理想的时期,但由于尚未形成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又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因此,中学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教育,包括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教育等。

进行理想教育应做到:

鼓励学生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特点形成个人理想。

要把理想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回看历史,可以更好地展望未来,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和英雄主义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

进行理想教育应注意多内涵和多层次。理想本身是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理想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和学生实际来进行,不要单一化、空洞化。

影响高中生理想发展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影响高中生理想发展的内部因素:(1)身心的成熟。

人的理想既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受到身心成熟度的制约。(2)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意识是理想形成的主要内部条件。

一个人理想的产生,理想的性质和水平是其自我意识的结果。(3)需要。(4)兴趣。

兴趣也是影响高中生理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影响高中生理想发展的外部因素。(1)榜样的影响。社会榜样对高中生理想发展的影响主要以感染、暗示、模仿三种基本形式表现出来,并直接影响高中生理想的具体目标。

(2)家庭影响。(3)社会文化影响。是一种综合效应,包括社会现实、社会**、社会教育和社会活动等影响。

(4)学校教育影响。

四)认知活动——思维。

1.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领会)

1)运用理论假设进行思维。

2)思维具有更强的预见性。

3)思维形式化,高中生的形式运算思维已占优势地位。

4)对思维的自我意识的监控能力显著增强。

5)思维的创造性提高。

6)辩证思维迅速发展。

7)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

2.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领会)

1)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②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③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明显的个别差异。

2)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结构日趋完整。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的发展,以其结构和功能的完善为标志。结构的完整性表现为:求同与求异思维的协同发展。

3)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高中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有很大发展。

3.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简单应用)

个体思维品质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一般来说,良好的思维品质有以下特点: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创造性等。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②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③加强言语交流训练;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五)注意。1.注意的品质(识记)

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的把握到客体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对象上的时间长短。注意的分配,是指把注意同时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有目的地、及时地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紧张性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的程度,是注意的强度特征。

1)注意的范围。

注意范围的概念。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与被知觉的对象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越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主要决定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稳定性的概念。

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持续时间。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也影响着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注意分配的概念。

是针对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量而言的。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同时进行的活动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掌握的,这种活动不需要更多的关注,从而有可能把更多的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的组织。

4)注意的转移。

概念。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常常要把自己的注意不断从一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这叫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

影响注意的转移的因素。

原有注意的紧张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2.高中生注意力的特点(领会)

中学生注意的特点: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

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中学生在无意注意逐渐深化的同时,有意注意也得到发展,并且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最明显的特点是注意的随意性增强,具体表现为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得以加强,注意逐渐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性质。

注意的品质全面发展。

3.高中教学中注意力的培养(简单应用)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②培养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③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⑤引用现代教育新技术,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六)认知差异——智力和能力的个别差异。

1.智力及其分布特点(识记)

智力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的有机结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是呈常态颁布的。有些人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有些人智力发展水平较低,而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2.能力结构的个别差异及教**用(简单应用)

能力的结构是指能力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其中哪些成分占主要地位,哪些成分处于次要的和辅助的地位。关于能力的结构,主要有二因素论、群因素论和智力结构三种理论。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各人有不同的特殊能力和不同的能力类型,量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表现早晚的年龄上。

1)能力的类型差异与教育。

知觉类型差异。①分析型,其特点是关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不够;②综合型,其特点是关于概括和把握整体,但分析性较差;③分析-综合型,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兼而有之。

记忆类型差异。以感觉器官的主导作用为根据,记忆类型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四种。

言语和思维成存在类型差异:①生动的思维言语型,这类人的思维和文中有丰富的形象和情绪因素;②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这类人的思维和言语以概括的、逻辑的联系为主;③中间型。

根据能力类型的差异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①能力的类型差异,并不标志能力的高低,而只表明能力的倾向。②每个学生并不一定按照同一模式去发展各种能力,而是按照自己特点倾向去发展各种能力。

3.能力发展早晚的个别差异及教**用(简单应用)

针对能力发展的年龄差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

能力表现的早晚,并不说明能力的高低,对能力发展较早和较快的学生,应给予积极鼓励和引导;对能力发展较晚,较慢的学生,应给予热情关怀和具体帮助。②早熟或者晚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

4.智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简单应用)

基础心理学 意识心理学

名词 官能心理学 faculty psychology 解释 冯特在创建心理学的前后,曾就心理问题提出过两种不同的体系。第一种体系是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期间提出的,在这一体系中,他把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他的构想是,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为此,他仿效穆勒的观点,认为心理能...

基础心理学 机械心理学

名词 机械心理学 mechanical psychology 解释 在心理学史上,无意识的概念是与s.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g.莱布尼茨阐释过 次要知觉 指的就是无意识 j.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

心理学书籍《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内容 涵盖大学心理学论述的基本原理,共分四篇。第一篇论述心理学的性质以及生理基础 学习 记忆 感觉与知觉 意识 情绪 动机等基本心理历程。第二篇是关于个别差异的课题,内容有语言和思维 成长与发展 智力 人格 心理测量方法等。第三篇讲述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第四篇是与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