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0-08 22:11:28 阅读 3788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

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中《7的乘法口诀》一课。

一、 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多**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为主线,采用多**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

电脑展示三个六边形),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电脑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

学生读。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看着上面的这个表,你猜猜咱们今天要编写几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

环节二:动手操作,启发思考。

1、自主**。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

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

一、二句口诀。

2、合作交流。

1)学生小组活动。

2)学生小组汇报:

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

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展示其中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

3、寻找规律,理解记忆口诀。

1)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寻找其中的规律。

2)对口令。

形式:师生对口令,生生互动,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如:二七( )七三十五

七七( )七四十二。

师:三七二十一生:3×7=21 7×3=21

3)寻找口诀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学生交流如何记“三七二十一”时,教师指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

屏幕出示《西游记》**和文字,请学生寻找这段文字中的乘法口诀。

文字如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晴,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电脑突出显示“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4)学生小组合作读、尝试记、背七的乘法口诀。

课中操]环节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

1、巩固记忆。

电脑出示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

2、口诀整合练习。

显示一个灵活的算式翻板,既可以巩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前面学过的1-6乘法口诀,将前后口诀联系起来。

3、挑战自我。

两人合作,在计算机上操作)电脑随机出10道题,含有7及1-6表内的乘法,要求学生输入算式正确结果,电脑最终出示练习成绩。对于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也可以选择再挑战一次。

环节四:总结欣赏,交流掌握。

1)欣赏。师:7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配乐朗诵的唐诗《咏柳》,请你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并说出想的过程,说出相关口诀。

师:像这样每句七个字的诗,又称七言诗。

2)交流掌握7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3) 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课件结构】1.画面三个六边形。

2.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3.动画七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帆船的过程。

4.画面 7的乘法口诀。

5.动画转盘、可转可停,可调速,与学生自由地进行交互。

6.动画算式翻板。

7.交互挑战自我反馈练习,共10题,包含1-7的表内乘法。

8.动画 《咏柳》动画配乐欣赏。

五、整合点诊断。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

1、整合点的确定。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难点要求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而“7的乘法口诀”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重点、难点的解决程度。

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安排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促使他们在无意识中接受并记忆新知,让纯粹的记忆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进行各种数学活动,及时内化对知识的理解。

2、传统的口诀教学方法弊端及优化。

传统的口诀教学中,一般以系统思想方法指导,一类一类地教学乘法口诀,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如果一句口诀、一句口诀孤立地讲解与记忆,这样很难记住那么多(45句)口诀,常常发生混淆,易于出错。“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儿童机械地、鼓励得看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培养‘事物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与创造的兴趣。

”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具体教学记忆口诀时,在学生初步记忆的基础上,采取用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这样的巩固环节,简洁明快,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兴致勃勃地主动记忆,内化了7的乘法口诀,融合了前面所有学习的口诀,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节约了大量教学时间。

另外,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本应有学生的参与,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都是作业放在课后批改,而且是教师自己在办公室批改,这一过程严重地脱离了学生主体,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为克服传统教育留下的这个小弊端,本人尝试用计算机上的实时作业来检查学习的学习效果,既能有效利用时间,又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加深理解。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5的乘法口诀 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八单元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二 中 5的乘法口诀 一课。一 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 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 1 4的乘法口诀 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 一 课例导语。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 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照 中指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促进中小学教学根本性变革...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秋天 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秋天。课型单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时间。45分钟。知识与技能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过程与方法 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主 合作 的方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重点 1.准确地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