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平时作业

发布 2022-09-10 20:56:28 阅读 7713

“知、行、思”交融的原理。

我认为,“知”与“行”而言,必须尽量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强调专业理论与实务必须密切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实务,使自己在课堂上能够站直、站稳,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看到的、学到的、内化的知识及时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知而能行,行而后知。有效吸收现代课堂教学研究的新理念、新经验、新成果,在“知”中“行”,在“行”中“知”,不断克服自我“知行”的弱点、消除自我“知行”的盲点、提高自我“知行”的视点。

在“知行”的过程中,善于积累、提炼和反思,摈弃陈旧的教学方式,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塑创新我,这样,就可以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效益当然会大大提高。

行”与“思”而言,则必须尽量做到“行思并进”。 行”与“思”必须交互并进,不能有所偏废。如果偏重于“行”,则所获得的经验对于未来的帮助不大;如果偏重于“思”,则思之所得容易与实务脱节。

应让教师从“行中思”来发展专业知识,发展出能自我“行中思”的能力,就可以达到行中有思、思中有行,行而后思、思而后行”的境界。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努力以一种“行中思”的方式解决问题,努力做到“行思并进”。例如:

每上过一节课,我都及时写好反思,把成功、欠缺的地方记录下来。在上下节课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使我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课堂教学效益大大提高!

知”与“思”而言,则必须尽量做到“学思并重”,亦即孔子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必须积极地投入高层次的认知活动,而不是被动地理解或记忆别人所提供的现成知识。学生如果偏重于学了一大推别人的知识,而没有自己的深思,则最后会落得迷茫困惑。

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往往会提出不同的理论,其间难免有冲突之处。学生如果偏重于自己的思考,而不参考他人提供的现成理论也很容易形成偏见。因此,任何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必须尽量做到“学思并重”。

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现实的思考与构建活动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为什么”和“怎么样”等方面殚精竭虑,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思考的乐园,学生在其陶冶、熏染之下,才可能成为一个“靠思想站立的人”。

在我刚加入教育工作岗位时,毫无工作经验。实际上“行”与“思”都还没有出现或付诸行动。那时,只有一些从学校带来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主要依靠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才有了“行”,这时候,就很自觉的把“知”与“行”结合起来了。因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可以认为是按“知”而“行”。在自身不断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问题,所谓的“教然后知困”。

有了“困”,必须得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这个办法的过程就是“思”,把“思”出来的东西再返回到“教”,即“思”与“行”在结合,同时,在“思”的过程中,我们又会遇到“学”的问题,“思”必将促使不断地“学”。最后,不断地在做中学,做中思,学中思,思中做……。实际上,“学、做、思(知、行、思)”三者在进行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有些几乎是同时在进行。

如此不断地循环,以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提高和成长,即做到“知、行、思”交融的一个状态。一个个人专业成长良好的教师,必定是三者融合做的好的;反之,这三者的结合做的不好的,我的教育成长必定受到影响。三者融合执行的好坏与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成正相关。

这样会使我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教学效益会大大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作业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11级1班张衡2011204998 从 学习如何教 到 学为人师 读 论当代西方教师教育研究话语的迁移与转向 感想教师教育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因此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师教育研究。西方教师教育在其发展中研究话语也在不断发生迁移和转向,概括来说在教师教育的认识论上从 训练 走向 学...

教师专业发展作业

一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strengths 1 知识积累是大学毕业生的最大优势,同社会上其他人员相比,大学毕业生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知识面较宽且全面,又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所以能得到社会的欢迎。2 大学生年纪轻,精力旺...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作业

我如何与其他教师合作。俗话说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每个教师都有有点,也都存在不足,作为教师,应当悦纳同事的意见并在合作 互助中互相取长补短 相互激励 相互支持 共同提高,这些都是师德的要求。在工作当中,我们还会发现有些教师孤僻 不会处理与同事 学生的关系,导致工作出现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心存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