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信号处理作业

发布 2022-09-02 23:30:28 阅读 8433

阵列信号处理课程2023年作业。

第1题。假定半波长间隔均匀分布线列阵的阵元数n=16,若入射平面波为62.5hz的正弦信号,信号持续时间为0.

4s,系统采样频率为1khz,阵列加权方式为均匀加权。分别给出。

1. 当平面波信号分别从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度方向入射时,指向90度的波束形成器的输出序列。

2. 当平面波信号分别从0:1:180度方向入射时,指向90度的波束形成器的输出序列经过平方求和后的分贝数输出。(把所有181个输出绘制在同一幅图中)

1)**图。

图一:所求角度入射信号输出序列三维表示。

注:1. θ为信号入射角度,取值从0度到100度,每10°为一个间隔;

2. t为整个阵元采样时间,对于不同的入射角度,t的取值范围不同;

3. 输出信号幅度表示所有阵元的求和输出幅度,为有噪声情况。

结论:从图一可以看出:从90°入射的信号输出序列没有得到衰减,而其它角度入射的都得到了衰减;从100°入射的信号和从80°入射的信号输出序列关于90°方向是对称的;整个阵列对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图二:入射信号0°到50°的输出序列。

图三:入射信号60°到100°的输出序列。

结论:从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图一的所有结论; 90°方向入射信号没有时延,0°方向入射信号时延最长;在不同角度,信号衰减倍数不同。

图四:所求角度输出序列分贝数。

结论:从图四可以看出:从90°方向入射的信号输出序列分贝数最大,高出旁瓣近13db;整个图形关于90°方向对称。

2)**程序。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以最先有信号的阵元为参考,信号采用正弦,考虑有加性白噪声的情况。

n = 16; fc = 62.5; fs = 1000; t = 0.4; %阵元数目、信号频率、采样频率和信号。

持续时间。% 第1题 (a)

for theta = 0:10:100; %入射信号角度。

t_delta = abs(cos(theta/180*pi))/2*fc); 相邻阵元的时延。

t_noise = 0:1/fs:t+(n-1)*t_delta; %整个信号+噪声采样时间。

x = zeros(n+1,length(t_noise));

for n = 1:n

nn = n+1)*(theta>90) +1)^(theta>90)*n; %判断角度是否大于90

temp = floor((n-1)*t_delta*fs);

if (n-1)*t_delta*fs-temp <=10^(-12) %判断信号起点是否处于采样点。

t_signal = 0:1/fs:t; %信号采样点。

x(nn,temp+1:temp+length(t_signal)) sin(2*pi*fc*t_signal);

存储信号。else

t_signal = temp+1-(n-1)*t_delta*fs)/fs:1/fs:t; %信号采样点。

x(nn,temp+2:temp+1+length(t_signal)) sin(2*pi*fc*t_signal); 存储信号。

endnoise = 0.01*randn(size(t_noise));生成噪声,如果不需要,将方差设为0

x(nn,:)x(nn,:)noise; %存储信号+噪声。

x(n+1,:)x(n+1,:)x(nn,:)所有阵元采样求和。

endx_out = x(n+1,:)16; %采用均匀加权。

plot3(theta*ones(size(t_noise)),t_noise,x_out); hold on; %三维表示。

输出序列。end

hold off; grid on;

xlabel('\it \theta');ylabel('\it t');zlabel('输出信号幅度');

% 第1题 (b)

for theta = 0:180; %入射信号角度。

t_delta = abs(cos(theta/180*pi))/2*fc); 相邻阵元时延。

t_noise = 0:1/fs:t+(n-1)*t_delta; %整个信号+噪声的采样时间。

x = zeros(n+1,length(t_noise));

for n = 1:n

nn = n+1)*(theta>90) +1)^(theta>90)*n; %判断角度是否大于90

temp = floor((n-1)*t_delta*fs);

if (n-1)*t_delta*fs-temp <=10^(-12) %判断信号起点是否位于采样点。

t_signal = 0:1/fs:t; %信号采样点。

x(nn,temp+1:temp+length(t_signal)) sin(2*pi*fc*t_signal); 存储信号。

elset_signal = temp+1-(n-1)*t_delta*fs)/fs:1/fs:t; %信号采样点。

x(nn,temp+2:temp+1+length(t_signal)) sin(2*pi*fc*t_signal); 存储信号。

endnoise = 0.01*randn(size(t_noise));生成噪声,如果不需要,将方差设为0

x(nn,:)x(nn,:)noise; %信号+噪声。

x(n+1,:)x(n+1,:)x(nn,:)所有阵元采样求和。

endx_out = x(n+1,:)16; x_sum = 0; %采用均匀加权。

x_db(theta+1) =10*log10(sum(x_out.^2));求分贝(没有进行归一)

endfigure; plot(0:180,x_db); grid on;

xlabel('\it \theta');ylabel('输出信号求和:db');

注:1. 所给程序为有噪声的情况。限于篇幅,画图部分程序稍有改变,但不影响最终结果。

2. 程序包含第一问的三维输出序列(图一)和第二问的经过平方求和取分贝的图形(图四),在程序中有说明。

3. 对于图二和图三的程序,可以很容易的根据图一的程序得出。但由于篇幅所限,没有给出具体程序;

第2题。考虑一个10元标准线列阵(阵元间隔为1000hz对应波长的一半),该阵列接收从远场入射的两个平面波连续信号,它们的入射角和频率如下表所示。设这两个信号的信噪比均为5db,请针对表中所示的入射角和信号频率,分别给出常规波束形成法和music方法的空间方位谱。

计算时假定观测时间为0.1秒,采样频率为8192hz,阵元噪声为空间白噪声,且各阵元上噪声功率相等。

说明1:对于每一种入射角和信号频率情况,把两种方法给出的空间方位谱放在同一图中。

说明2:信噪比统一定义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之比。

1)**图。

图五:入射角度分别为85°和95°频率分别为。

960hz和1040hz信号的常规波束搜索和music算法**结果。

图六:入射角度分别为85°和95°频率分别为。

999hz和1001hz信号的常规波束搜索和music算法**结果。

图七:入射角度分别为90°和95°频率分别为。

960hz和1040hz信号的常规波束搜索和music算法**结果。

图八:入射角度分别为90°和95°频率分别为。

999hz和1001hz信号的常规波束搜索和music算法**结果。

结论:从上图。

五、图六、图七和图八可以看出:对于所给频率和入射角度的两个信号,music算法在图。

五、图六和图七信号源位置准确的显示了两个分离的谱峰。在图八中也出现了两个谱峰,但谱峰之间的凹陷非常小,以至于信号可能无法被分辨;常规波束搜索算法在图五和图六也出现了两个谱峰,但在图五谱峰之间的凹陷也非常小,以至于信号可能无法被分辨。

从图。五、图六、图七和图八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在相同的信噪比情况下,对于常规波束算法,如果两个信号频率间距不变,但入射角度间距缩小,或入射角度间距不变,频率间距扩大,或入射角度间距缩小,频率间距扩大,可能导致信号从可被分辨变为无法分辨;对于music算法,如果信号入射角度间距不变,但频率间距缩小,可能导致信号从可被分辨变为无法分辨。

在信号可被分辨的情况下,music算法表现出了比常规波束更好的性能。

2)**程序。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以第一个阵元为坐标原点,信号采用复指数信号,分别使用常规波束形成算法和music(多重。

信号分类)算法。

n = 10; fs = 8192; t = 0.1; %阵元数目、采样频率和信号持续时间。

snr = 5; f0 = 1000; nfft = 2048; %信噪比、阵列间隔对应频率和fft点数。

阵列信号处理作业

下周五6月8号的阵列信号处理课上交,纸质的,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 1 设空间有m个感应器,每个感应器所接收到的信号和噪声表示为 其中m 0,1,m 1,s t 为信号,是确定量,nm t 为噪声,是随机量,且均值为零。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空间平均,请确定阵列输出的信噪比与单感应器输出的信噪比相比,增加多...

信号处理作业

一 用傅里叶变换编程对复杂周期信号分解,对非周期信号分解。1 程序如下 定义傅里叶函数。function a,b,f fouriers f,t,t,a,b,k w 2 pi t a 1 t int f,t,a,b 求a0的值b f a for i 1 k ak 2 t int f cos i w t...

信号处理作业

语音分析实验报告。姓名 母洋文。学号 10021113 一 实验目的。1.了解声音信号采集 变换 分析 处理的全过程。2.理解傅里叶变换 功率谱 对数功率谱 倒频谱的原理和在工程应用中的作用。3.学习如何使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离散信号进行变换并绘出图形。4.掌握分析时 频谱图的方法。二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