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习得无助”现象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答:(一)“习得无助”是个体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不仅没能从这种体验和感受中摆脱出来,还将无助感扩散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甚至对生活不抱希望。
这是一种可怕的感受,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个体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所以学生如果在学***现了“习得无助”,不但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在从事一项活动或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不是盲目进行的,他会考虑做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还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情,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并能取得自己预想的结果时,他就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这件事情。
这种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就叫做“自我效能感”。只有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才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比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
一般而言,当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和学习时的情绪,还会影响学生在后续学习时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来保护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解决学生的习得无助现象。
1、让学生体验成功。
个人的已有的成败经验会直接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反复的失败会形成对失败的恐惧感,具有失败恐惧感的学生,不敢提出较高的目标,从而会放弃许多尝试的机会,同时也就放弃了许多成功的机会,进而会降低自己的效能期望。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并把这句话作为至理名言劝慰那些做事失败的人,可是在我们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并不认可这句话,也没有过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体验。
那么,是“失败乃成功之母”,还是“成功乃成功之母”?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鼓励之于孩子的成长如同阳光之于植物”。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品尝更多成功的喜悦,同时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或期望,能够激发出孩子自信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力量。来看一个小案例: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但是,自信经常是来自于别人的赞扬和鼓励,这是获得或保持自信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自信主要来自于他人的积极评价。
心理学家通过心理实验的方法,也证明了对学生的表扬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3、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许多学习是从观察、模仿别人学习开始的,如果自己缺乏成功的体验,那么,同样从他人的成功中可以获得通过努力走向成功的经验。所以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同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可是什么样的榜样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榜样不需要刻意寻找,孩子的身边就有榜样,用孩子身边的榜样进行示范教育是最简洁、有效的方法。仅用名人、伟人作为榜样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好好利用身边的榜样资源,从而更有效地让学生在榜样的示范激励下努力学习。
4、教给学生一些调整情绪的方法。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会信心百倍;心情沮丧时信心也会低落。
成功似乎也更垂青快乐的人,失败却常常纠缠失意的人。但快乐与失意往往取绝于人对事情的积极心态。
同一件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心情也会不同。我们不妨教给学生一些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以此增加他们获得成功的可能。
教师要教育学生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业的挑战,不要老想着逃避困难,而要想着怎样去克服它,去战胜它,因为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吸收、能力提高的过程,更是毅力、品格等非智力因素锻造的过程。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付出更多的体力、爱心,更在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习行为的激励,使学生真正挖掘出自身的潜力,从而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以上我们主要是针对学业上因为体验不到成功而失去学习动力的学生提出的一些对策。当然也存在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却因认为学习没有价值而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虽然都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但原因不同,应对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
二、试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答: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并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是新课程追求的教育目标。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以积极心态主动参与,再创造的活动。那么,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在**?
尊重与信任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配合,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故此,尊重与信任是教师教学民主的体现,是学生产生动力源的基础。
表达与交流为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学问题,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表达的机会。首先要学生自己思考或稍加启发,从千头万绪中理出清晰思路,再让学生自己讲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同学们就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种其乐无穷的动力之源。
给学生动力应用的机会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每上一堂课留给学生一道思考题,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在课堂内对解题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及时表扬,特别是对回答有误的同学要鼓励,决不能挖苦讽刺,尤其对后进生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视情况而定,采用公开表扬与谈话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最优化的措施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而努力,为培育新世纪的新人才而奉献。
三、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教师要交给学生丰富多样的方法,同时还要考虑学习方法的层次,不仅有一般的方法,还要有非常具体的方法,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引领学生主动寻求新的学习方法。只有创新才是前进的不竭动力。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运用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但不可能无中生有。
有时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方法抱有一种幻想,以为:掌握了学习方法后,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学好。其实再好的学习方法都不可能取代学习中的“努力”,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付出的努力更有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世上绝没有一种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不付出任何努力就无中生有地产生成效。
学习方法的学习进程是先慢后快的。
有时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方法寄予厚望,巴不得今天开始运用某种方法,明天就马上见到成效。这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不合理期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方法是一种高级的智慧技能,了解学习方法的操作程序、要领、使用条件后,还要经过在学习中反复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最后才可能达到娴熟地运用效果。
这个学习过程是先慢后快的,是需要时间的。
学习方法不可能在真空中习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来进行当然,教师和学生希望快速掌握学习方法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培养学习方法的效率?有的教师可能采取这样的做法:
直接把学习方法的步骤要领告诉学生,以为学生记下来,自然就可以马上学以致用。学生也有类似的做法,比如热衷于收集好学生的学习方法,以为记下这些方法,自己马上就能“脱胎换骨”了。这种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学习方式,真能产生成效吗?
大家想一想,学习方法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的课程表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学习方法”这样一门课程呢?这些情况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习方法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逐渐培养,在真空中学习的学习方法只是纸上谈兵,很难产生实效。
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各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并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指导,学生才能尽快掌握有实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作业拖延习惯的矫正
一 作业行为的不良表现。1 缺乏计划性。2 注意力水平低。3 作业能力低下。4 作业行为习惯不良。二 作业磨蹭的原因及分析。1 任务意识不强。2 生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握笔姿势不正确,手眼协调能力差。3 主动退缩。4 视觉扫描间距过短,容易产生疲劳感。5 课堂听课效果差。6 情绪不佳。7 学习能力...
远程学习作业
2012 2013年度远程学习历史作业。各位老师好。应远程培训中心要求,现公布作业内容及要求。作业内容 本次作业为议课。以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堂实录为依据,请各位老师以 教学有效性方面为主对该课作出你的评价。提督涾具体要求 1.必须原创。2.字数控制在300 之间。提...
远程学习作业
1 如果你是上述案例中上课的教师,你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课后反思?答 上述案例留给我们很多思考 1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以往接受式学习模式下,知识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缺乏学习的体验,学生获得的目标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上,学生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以发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