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课

发布 2022-08-17 23:38:28 阅读 3518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一、自主**。

1 唐太宗实行___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族和西域各族奉为。

2 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理,例如和在今新疆地区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___和。

3 吐蕃人是___人的祖先,生活在一带;在经济方面,他们___业和业水平很高。吐蕃于___年在位期间达到政治统一,都城定为。

4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密切了增进了。

5世纪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6 回纥是族的祖先,游牧于流域时间)建国,后改名为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7 七世纪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8 六诏是族和族的祖先,后来最南边的___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二、交流提高。

材料分析。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见道宗,持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回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乃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卷196上。

材料二 “金城公主,朕之小女,长自宫闺,言适远方,岂不钟念!但朕为人父母,志恤黎元,若允诚祈,更敦和好……降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二十七日进发,朕亲自送于郊外。”

1) 材料中一中的“弄赞”是谁?“子婿之礼”是什么意思?“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哪一城的什么宫?

2) 材料二中的“朕”指的是哪个皇帝?文中的“吐蕃赞普”是谁?该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3)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共同的积极意义?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吐蕃和唐朝日益密切的表现。

三、当堂巩固。

1 藏族的祖先是( )

a.突厥b.吐蕃c.回纥d.匈奴。

2 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c.唐玄宗d.唐中宗。

3 原来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

a.靺鞨b.突厥c.回纥d.吐蕃。

4 下列反映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

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文成公主入藏d.“金甁掣签”制度的制定

5 唐朝时期,中原地区同周边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不包括( )

a.唐王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b.唐朝同少数民族政权通婚。

c. **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 d.长期的武力征服。

6 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突厥b.回纥c.靺鞨d.南诏。

7 唐朝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 )

a.开明的政策 b.高压政策 c.**政策d.闭关政策。

8 本课课题是“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那么最能说明这一课题史实的是( )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行政和军事机构,加强管理。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政权,与内地**往来频繁。

9 “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牦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李清照d.黄道婆。

10 假如你是一个波斯商人,唐代你可以和下列哪个民族交往( )

a.满族b.吐蕃c.回族d.蒙古族。

材料题答案:

1) 松赞干布。“子婿之礼”指的是松赞干布娶了唐朝的文城公主为妻,成为唐朝皇帝的女婿。指拉萨的布达拉宫。

2) 唐朝。尺带珠丹。金城公主入吐蕃嫁给尺带珠丹。

3)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超越自我-拔高练。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唐太宗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我却一样爱护他们。)

请回答:1) 这段话表明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 你能举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的例子吗?

3) 两种不同的政策产生的效果一样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不一样。原因:西晋的统治者采取“贱夷狄”政策,结果引起少数民族的反抗,最后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

而唐朝时民族关系融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唐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共同发展。

启示:要坚持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政策。

七年级历史第五课

七年级历史第五课 和同是一家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30分 1 在唐朝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 a,可汗b.单于c.赞普d.天可汗 2.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 使吐蕃与唐结盟 b 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c 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学案

第一单元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 1 识读 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2 了解吐蕃的社会发展及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了解回纥 粟末 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3 简述 合同为一家 的含义。4 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 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

七年级历史2第五课

课题 甲骨文与青铜器。一 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周青铜工艺的成就。2.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二 学习重难点。重点 甲骨文的历史意义?难点 了解青铜工艺。三 教学过程。一 活动一 1.预习成果检查及展示 2.出示学习目标。1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2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二 活动二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