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18 杨修之死教案1人教版

发布 2022-08-17 03:46:28 阅读 1021

18、杨修之死。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教学重点:目标教学难点:

目标3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三、口述故事经过。四、分析故事情节。

五、从情节来看,**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略)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学生试述,教。

师总结)**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

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

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

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语文 5 18《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

5.18 杨修之死 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杨修之死 选自 三国演义 第七十二回,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 杨修的矛盾冲突。教读本文,应在理解文意 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杨修 曹操的性格特征,分析 杨修的死因,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

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教案导学案 1

杨修之死 教学设计。作者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何田初中余能宝。教学目标 了解 三国演义 与罗贯中。掌握本文的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理解 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以及杨修的死因和启示。明确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区别。教学重点 目标 教学难点 目标 教学手段 多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杨修之死教案 新版 新人教版

18 杨修之死。从容说课 三国演义 是中国历史 中的名著,是根据 后汉书 三国念 三国志平话 以及某些传说,经过作者综合加工,创作而成的。杨修之死 选自第七十二回,它介绍了魏蜀汉中争夺战的最后阶段曹军撤退前的情况,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曹操 杨修的矛盾冲突。教读本文,应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