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
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由“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两部分购成。
2.本节内容要求通过实验**认识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即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3.教科书开头就提出生活中觉的问题,显得比较自然,引导学生思考,也体现了物理教学中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导向。
教学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热量的计算。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学情分析。不同的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我情况一般不同,学生的生活感知不是太深,比热容的概念对学生而言很陌生,教学中要多举实例以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和学具。
1.多**课件;
2.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食用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得快),两个搅拌器。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复习提问。
师生活动。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热量?它的单位是什么?
在新疆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
谚语反映了新疆地区夏季气温变化___选填“显著”、“不显著”),形成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教学目标1。
思:把一壶水从20℃加热到100℃和把半壶水从20℃加热到100℃,哪种情况需要吸收的热量多?把一壶水从20℃加热到100℃和把一壶水从20℃加热到60℃,哪种情况需要吸收的热量多?
议:1.初温:t0,末温:t,温度升高的度数:⊿=t-t0。吸收的热量:q吸,放出的热量q放。
目的复习相关知识。利用相关现象吸引学生兴趣。
课时2课时。
引入课题。进行新课。
一、比热容1.物质的吸热能力(1)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实验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认识影响物质吸。
2.在相同的电炉上用相同的水壶,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所用的时间热能力的。
因素。___说明当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越___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把。
同一壶水加热到沸腾比把这一壶水加热成温水所用的时间___说明水的质。
量相同时,温度升高的度数越___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展: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高,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思、议: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用相同的加热装置,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导:多**课件展示: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
2)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比热容。
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思: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另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度数一样吗?如果想要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一样吗?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1页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思、议:1.怎样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2.你选用什么装置加热水和食用油?怎样比较水和油吸收热量的多少?3.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度数?
4.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说出你所选器材的作用。5.设计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记录**。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若某小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水和花生油的质量均为40g):加热时间/min水的温度/℃花生油的温度/℃
议:1.水和花生油的初温是多少?
2.分别加热0.5min、1.0min、1.5min、2.0min时,水和花生油的末温各是多少?哪种物质升温快?
3.如果让水的温度也升高到68℃,应该怎么办?4.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展、评: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
导:实验结果表明:物质的吸热能力除了跟质量(m)和温度升高的度数(t-t0)有关外,还与有关。怎样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1-12页有关内容。
思、议:1.什么叫物质的比热容?用什么符号表示?
2.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单位的符号是什么?请把它书写下来。3.怎样理解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展: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议:一桶水与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吗?一杯水喝掉半杯后比热容是否变化?展示教学目标2。
阅读课本第12页“小资料”: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思、议:1.水的比热容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2.比较水和冰的比热容,水结成冰后,比热容___
3.比较表中各种物质的比热容,仔细比较煤油和冰的比热容,怎样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这句话?
展: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思、议:1.表中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小?说明了什么?
2.水的比热容大约是沙石的多少倍?你能用它解释海滩和海水的温度变化。
学习比热容的意义、定义、单位,认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际意义。
二、热量的计算。
吗?阅读课本第13页“想想议议”。
思、展: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的或散热的情况?
检:1.把一块铁放在火上加热,铁块的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它的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秋季为保护田里的秧苗不受冻,傍晚时向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有较大的( )
a.密度b.比热容c.热量d.温度。
3.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则剩余的酒精( )
a.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变为原来的1/2,比热容变为原来的1/2b.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的2倍c.质量、密度、比热容都不变化。
d.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比热容都不变。
4.下列哪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 )a.一杯水分成两份基础b.给水加热使水温升高。
c.让水凝固成冰d.将冰块刨成冰花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新疆地区夏季气温变化选填“显著”、“不显著”),而沿海地区气温变化相对较小,其原因是新疆地区多沙漠,而砂石比水的小很多。
展示教学目标3。
思、议:1.1k**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j;10k**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j;1k**在温度升高10℃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j;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j。
10k**温度由20℃升高到30℃时吸收的热量是___j。请你根据上述计算总结出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
2.如果1k**温度降低1℃需要放出___j的热量;10k**温度降低1℃呢?10k**温度从30℃降低到20℃呢,请总结出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展、评:q吸=cm(t-t0)q放=cm(t0-t)或q=cm⊿t
检:1.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a.2∶3b.3∶2c.6∶1d.1∶6
总结热量的计算公式,学习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堂小结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内容知识网络,并进行展示、完善。
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巩固、拓展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课本第页“动手动脑学物理题。2.课下作业:高效通。
板书设计第1节分子热运动。
一、比热容。
1.物质的吸热能力。
1)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2)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二、热量的计算。
q吸=cm(t-t0)q放=cm(t0-t)教学反思。
九年级《比热容》教学设计
法哈牛学校李兆来。一 教材依据。比热容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 第十六章第三节的内容。二 教学内容分析。比热容 是本章重点内容。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 温度的变化量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
第三节比热容学案 第1课时 针对练习。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4.记住水的比热容。5.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6.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自学指导。一 思考课本 想想议议 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之...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学反思
教学中注意到的问题 1.本节课根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烧水的事例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 并认识物理规律。通过讨论,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将认识到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与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起来,产生学习愿望,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 生产实际中的应用。2.本节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