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净化。
第。一、二板块你应尽力完成,第三板块则由你决定取舍),
1. 下列仪器中,过滤操作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漏斗b.玻璃棒c.烧杯d.试管。
2.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
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
3.*下面把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不可取的是( )
a.加热煮沸b.蒸馏c.加化学试剂d.静置几天。
4.2024年11月,松花江水被严重污染,沿江自来水厂使用大量的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
a.燃烧以制蒸馏水 b.吸附污染物 c.使硬水变成软水 d.杀灭细菌。
5.* 硬水是指含较多的水,若不含或少含则为软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许多麻烦,甚至危害。请你举出硬水对人类不利一面的例子 。
6.*过滤的操作要点概括为:“一贴制作过滤器时,要用水湿润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的目的是。
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f的名称。
abcdef
(2)冷水由①进还是②进?答进。
(3)指出图中的错误。
(4)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
的操作,在加入水和沸石然后进行蒸馏。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5)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锥形瓶先收集的2~3ml蒸馏水要弃去的原因是。
8.*小郑用过滤的装置过滤浑浊的液体,过滤之后,液体仍然浑浊。请你帮他分析可能因素。
9. 实验室加热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bcd. ②
10. 蒸馏制取蒸馏水完毕清洗玻璃仪器时,判断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壁上( )
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b. 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
c.一点水都没有d. 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1.下列物质,不属于软水的是( )
a.雨水b.蒸馏水c.糖水d.氯化钙溶液。
12.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制取纯净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先变 ,后变, ,
13.*已知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为78℃和100℃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你不好意思提前偷看吧!)
5.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分别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软水,而泡沫较少的为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等。
6.二低、三靠;加速过滤。
7.(1)a蒸馏瓶 b温度计 c冷凝管 d尾接管 e锥形瓶 f铁架台 (2)② 3)温度计的液泡没有未放在蒸馏瓶支管口处。(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5)洗掉瓶中的杂质,使收集的蒸馏水更纯净。
8.答案开放,参***有: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倾倒引流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玻璃棒放在单层滤纸上或在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而导致滤纸破裂。
12.大,小, ]
下面文字不列入考试内容,能让你在放松片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开阔视野)
如何去除污水中的磷。
由于人口聚增、工农业生产飞速发展和洗涤用品的大量生产和消耗,使得我们所处的地球上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大家可能注意到,周围的一些污水池塘时间久了,水面会覆盖一层绿色的水藻,且水体发臭,鱼虾绝迹,这就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氮、磷。
在这种环境中,藻类会大量繁殖,当其死亡后,微生物将其分解,同时耗去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水质下降,造成鱼虾的大量死亡。因此如何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对于富营养化的水体,藻类的繁殖主要与磷有关,而氮则是造成水体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一般磷的去除主要有物化法和生物法两种。但是物化法去除磷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化学药剂,并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为此,人们积极寻找一种廉价易行的代替方法,就是生物法去磷——利用活性污泥中的某些微生物,将磷转化为微生物自身的物质,从而将污水中的磷除去。
生物法去磷与物化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耗能低、去磷效果好、操作方便、可减少化学污泥量等。它在现代污水处理中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标分析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在本课中的具体体现 内容标准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 原子 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参要求 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以及元素。分子和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反思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教学反思。回顾这堂课的教学,多 得到有效利用,收效明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不足。1 教学导入 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已知的分子性质导入新课,进一步询问分子到底是不是最小粒子?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幻灯片展示分子的结构,并展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奥秘》练习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 练习及答案分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综合训练。培优训练题 1 齐齐哈尔竞赛题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瑞典科学家维特里希夫巧妙地选用生物大分子中的某些原子 x 作为测量对象,测出相邻x原子间的距离和方位。再通过计算机破译了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已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