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水的组成。
第。一、二板块你应尽力完成,第三板块则由你决定取舍), 约5min)
1. (005;5s)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蒸发b.水结成冰c.水的沸腾d.水的电解。
2. (037;0.5min)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可燃性 ②单质 ③化合物 ④无色无味 ⑤沸点100℃ ⑥纯净物 ⑦氧化物
abcd. ①
3.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小得多, 于水,具有性(填化学性质)。
氢气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有可能发生故在使用之前必须4.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你总结到目前。
为止学习到的物质的种类,并在右边的关系网络中。
的括号中写出适当物质的种类。最后在下面提供的。
物质中选择物质的代号填写横线上。
氧气 ②空气 ③硫磺 ④二氧化碳 ⑤** ⑥海水 ⑦高锰酸钾 ⑧氦气 ⑨蒸馏水 ⑩氯酸钾。
助你一臂之力:下面是上面物质的化学符号。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请模仿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导水的组成,推导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元素。
1)信息:碱式碳酸铜水 + 氧化铜 + 二氧化碳。
h2o cuo co2
(2)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元素有(写名称。
6. 回顾水电解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用到的电种是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电解一段时间后,两试管中水位下降, 管中水位下降快,其原因是。
(3)检验a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4)根据电解水的实验,我得出的结论:
7.* 请参考75页的表4-3,写出下面元素的符号,并记住。,
8.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或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将滴管平放或倒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布扑盖。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燃烧,产生黄色火焰b木炭在纯氧中燃烧,发出白光。
c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10. *某物质x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x + 氧气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 水。
据此可推断该未知物质( )
a.一定含有碳、氧、氢、硫四种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硫三种元素,无法判断是否含氧元素。
c.是一种氧化物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其元素组成。
11.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符号为o3,它是一种( )
a. 化合物 b.氧化物c.混合物d. 单质。
1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事实,其中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
a.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变软 b. 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后,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的物质。
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杯壁上出现小水珠d. 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白雾出现。
13. 小结反应能生成氧气的反应,写出文字表达式。
1)①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催化分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用直流电分解水。
2)①上面四个反应的共同点有: 。
反思评价:从安全、环护、节能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在(1)中选择反应的代号]
14. *a、b、c、d四种物质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通电。
(1)a、b、c、d的名称:abcd
(2)写出右图涉及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5.数九严冬,寒风刺骨,江河冰封,水中的生物却能安然度过,这是为什么?
你不好意思提前偷看吧!)
3.空气、难溶、还原性;**、检验纯度。
4. (见下图)
5.铜、氧、氢、碳
6. (1)直流电;(2)a试管、同一时间内,a管中。
生成的气体体积较大, 试管中液体的排出量就较大,水位下降就较快。
(3)检验a中气体:把然着的木条伸到试管口,管。
口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物只有水,证明是氢气;检验b中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4)答案开放,参***有: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比为2:1;③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④水分子中h、o原子的个数比为2:
1;⑤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这水的化学性质……
13.(1)①过氧化氢水 + 氧气氯酸钾氯化钾 + 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④水氢气 + 氧气。
2)①产物都有氧气;都属于分解反应 ②最佳方法是①
14.(1)a:过氧化氢; b:水; c:氧气; d:氢气; (2)①过氧化氢水 + 氧气
水氢气 + 氧气 ③氢气 + 氧气水, ]
15.水在4℃时密度最大,而冰的密度比通常的水的密度还小,故此江河的冰块只能漂浮于水面,而不会下降,从而使到水中的生物不会被冻死而能安然过冬。
下面文字不列入考试内容,能让你在放松片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开阔视野)
饮用水的种类。
近年来,市场上各种瓶装、桶装饮用水纷纷上市。下面将市面上已有的各种水作简单的介绍。
自来水:自来水取自天然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经过逐步处理工艺和沉淀、胶凝、过滤、消毒后再输入到各用户。
矿泉水:指的是天然的来自地下深层未受污染的地下水。
磁化水:即把水放到磁场(如磁化杯)中进行磁化,然后再饮用。
矿化水:人为地在水中加入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矿化壶便利用了这种原理。
蒸馏水:蒸馏水是利用蒸馏设备使水汽化后再冷却液化而形成的液体。
太空水:是采用高分子分离膜技术即逆渗透原理,净化水质而生产的一种净化水。
水的颜色。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水深的时候显浅绿色。不同波长的(不同颜色)光线射到水里,一部分被水吸收,一部分反射出来,水浅时,光线全部透过,水显得透明无色。
一般我们看到的水的颜色是日光(白光:包括红、橙、黄、青、蓝、紫七色)里被水反射出来的各种光线的总合。水深时,日光里比较容易被吸收的波长较长的光线已被水吸收,而那些波长较短的青、蓝……等都不易被吸收,而反射出来。
水越深,被吸收的光线越多,被反射出来的光线越少。因此水深的时候显浅绿色,更深的会显深蓝色甚至显黑色。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标分析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在本课中的具体体现 内容标准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 原子 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参要求 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以及元素。分子和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反思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教学反思。回顾这堂课的教学,多 得到有效利用,收效明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不足。1 教学导入 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已知的分子性质导入新课,进一步询问分子到底是不是最小粒子?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幻灯片展示分子的结构,并展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奥秘》练习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 练习及答案分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综合训练。培优训练题 1 齐齐哈尔竞赛题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瑞典科学家维特里希夫巧妙地选用生物大分子中的某些原子 x 作为测量对象,测出相邻x原子间的距离和方位。再通过计算机破译了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已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