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3)查阅资料了解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4)初步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和原子间的联系及区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建立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难点】物质、元素、分子和原子间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流程】一、设疑自探。
1.激情导入:缺钙了吃什么?
出示**(**)。其实元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出示**)那么:
什么是元素?与物质间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构成物质奥秘课题3元素,板书课题:
课题3元素(1)。
2.学生设疑:下面请大家依据**和生活中接触的物质围绕课题大胆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每提出一个问题小组记5分,重复问题不计分。)
什么是元素?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是否改变?
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构成物质的微粒与元素什么关系?
依据本节学习目标,我把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细化补充成下面几个问题:
3、出示自探提示。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共有几种?举例说明什么是元素?
结合图示思考p59下方的讨论题?
结合p60图示和资料卡片了解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请结合图3-18谈谈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和微观构成的关系与区别。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
认真自学课本59-60页内容完成以上自探提示。(约8分钟)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问题展示同学展示方式评价同学。
1、学生展示与评价;
展示要求:1)口头展示的同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简洁明了;
1)书面展示的同学书写要规范、认真,思路清晰,排版整齐;
3)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认真倾听,迅速记录,做好点评准备,及时提问和补充观点。
评价要求:1)点评同学对展示的内容从板书规范、内容正确性及方法归纳的合理性上做点评,并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给展示小组打分(最高分10分);
2)老师给评价学生打分,从声音大小,语言完整度,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礼貌等方面打分。(最高分10分)
1板书。2口头。
3口头。4板书。
5、板书。二)全班合探。
2、教师精讲。
本节知识抽象,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做必要的精讲和补充。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投影]介绍几种原子。
碳质子数6,中子数6氧质子数8,中子数8
原质子数6,中子数7原质子数8,中子数9
子质子数6,中子数8子质子数8,中子数10
设问]上述两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
归纳]每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投影]碳质子数6,中子数6碳。
原质子数6,中子数7元。
子质子数6,中子数8素。
氧质子数8,中子数8氧。
原质子数8,中子数9元。
子质子数8,中子数10素。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即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过渡:前面我们曾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而“元素又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变化?
请看第二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元素的种类不变。
3)、过渡:元素在地壳和生物细胞中的含量如何?
讨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点拨]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水。
归纳] 1、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前四位是:氧、硅、铝、铁。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
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4)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可以分小组讨论)我们举一种具体例子来说明。请大家最后再次相互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大家回头来看一下,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下面请大家熟记重点2分钟时间。
三、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本节知识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或又产生哪些疑惑,请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
四、运用拓展。
1、自编题:请同学们自选一种物质从组成和构成方面自编几道习题(每个优秀题目小组记5分)
2、运用拓展题。
勇敢展现自己!我一定最棒!富有激情的评价,你最给力!加油!同学们,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我们!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a、质子数b、中子数。
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二氧化碳是由和组成的,共有种元素;
4)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的,共有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个原子。
5)过氧化氢(h2o2)是由和组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和2个氧。
6)请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里如药品、食品、饮品寻找到有关元素含量的说明纯牛奶。
配料:鲜牛奶保质期:8个月净含量:250 ml/盒。
营养成份:(每100 ml)钙≥0.12 g脂肪≥3.3 g蛋白质≥2.9 g
7)2023年9月中旬,我国22家奶粉企业69批次婴幼儿奶粉检出三聚氰胺,其中三鹿婴幼儿奶粉含三聚氰胺最高达2563mg/kg,已导致上千名婴幼儿出现肾结石等病状.三聚氰胺的化学符号是c3n3(nh2)3。
它是由种元素组成.它是由元素组成.
8)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以推测出蜡烛肯定含有哪些化学元素?
9)双氧水是**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在实验室里可用于制氧气。过氧化氢是由和组成的。在每个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个和2个。
由于过氧化氢和水在组成上虽然种类相同,但是构成不同,所以二者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3、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学科班长对本节课做整体点评。(展示之星、点评之星、质疑之星、表现优秀小组等)
4、作业布置:
1)家庭小实验:收集食品、药品包装袋(盒),找出其中的元素并要求查出其含量。
2)课后题第2题
板书设计:第四单元课题3元素(1)
一、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
称。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课后反思:课题3元素(第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教学难点。1、元素符号的含义。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间规律性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1、导入新课。
导语:**是无国界的,因为音符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不同的国家在进行化学研究成果的交流时也必须使用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元素符号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化学语言。
2、根据课题,请同学们浏览教材2分钟,提出你认为本节课的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每提出一个问题小组记5分,重复问题不计分。)
3、教师汇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补充,出示自探提示。
1)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有何意义?
3)元素可以分为几类?
4)元素周期表可以反馈哪些信息?
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61和p63,独立解决以上问题,思考后仍有疑问的地方圈下来。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问题展示学生展示方式评价学生。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展示要求:1)书面展示的同学书写要规范、认真,思路清晰。
1口述。2口述。
3口述。4口述。
2)口头展示的同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简洁,3)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做好点评准备,及时提问和补充观点。
评价要求:1)点评同学对展示的内容从板书规范、内容正确性及方法归纳的合理性上做点评,并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给展示小组打分(最高分10分);
2)老师给评价学生打分,从声音大小,语言完整度,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礼貌等方面打分。(最高分10分)。
2、师生合探点评要点:
1>、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1)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一个原子。
2)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3)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见课本表3-4,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快。说明:1.在国际上现在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u来表示铜元素,o表示氧元素,ca表示钙元素。
2>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因此,我们可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思考: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标分析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在本课中的具体体现 内容标准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 原子 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参要求 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以及元素。分子和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反思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教学反思。回顾这堂课的教学,多 得到有效利用,收效明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不足。1 教学导入 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已知的分子性质导入新课,进一步询问分子到底是不是最小粒子?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幻灯片展示分子的结构,并展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奥秘》练习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 练习及答案分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综合训练。培优训练题 1 齐齐哈尔竞赛题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瑞典科学家维特里希夫巧妙地选用生物大分子中的某些原子 x 作为测量对象,测出相邻x原子间的距离和方位。再通过计算机破译了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已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