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 爱护水资源》导学案

发布 2022-08-13 07:22:28 阅读 9426

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导学案。

课前预习准备:

1.以小组形式收集查阅资料,了解水资源现状及原因。

2.查阅水污染的相关资料,总结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3.采集水样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1)采集到水样品的颜色。

2)采集到水样品的外观。

3)采集到水样品的气味。

4)采集到水样品的**。

课堂学习。一.什么是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二。 水体污染的原因(略)

三.水体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1.重金属污染。

思考与交流1

1) 引起日本水俣病和痛痛病的原因是什么?

2) 重金属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说说其**?

3) 重金属使人中毒的原理?

2.植物营养素污染。

1.植物营养素是指它们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养料,含n的物质主要是 。含p的物质主要是和。

2.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

3. 水华与赤潮的别。

思考与交流2

1) 什么是赤潮?

2) 植物营养物质如何造成水体污染?(赤潮发生的原因)

3) 水体的富营养化的危害?

例1:蛋白质对水体的污染原理:

书写方程式。

最终以的形式成为水生植物的养料,而使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3.其他污染类型。

其他污染类型主要有:

**交流:石油泄露污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石油污染的危害。

四.改善水质。

一)根本措施:控制和的排放。

二)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的方法和

污水处理的程度和

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1. 混凝法是通过加入使难以沉降的小颗粒悬浮物聚集成较大。

的悬浮颗粒而沉淀进而与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方法。

常用的混凝剂有和和等。

例2:将明矾放入污水中就会生成带正电荷的al(oh)3胶体。

方程式。明矾净水的主要原理是。

2. 中和法处理酸,碱性污水。

常用的碱是常用的酸是和。

方程书写方程式。

注意事项。1)对于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应先考虑**利用,如采用浓缩的方法**酸碱,节省资源,又保护环境。

2)用熟石灰处理污水,钙离子的浓度有所增加,水的硬度增大。

3. 沉淀法——除去重金属离子。

在废水中加入使其与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沉淀析出,从废水中分离出去。

例3:在含汞离子的水中加入硫化钠就可以使汞离子转化为硫化汞沉淀除去:

方程式。4.其他——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变为无毒物质、难溶物质或易除去的物质,是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4:氯氧化法处理含氯(cn-)废水是废水处理的一个典型实例,在碱性条件下,氯气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无毒的n2和co2,使水质得到净化:

方程式。例5: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

方程式。然后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使cr3+转变为cr(oh)3沉淀而除去 。

课堂练习: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士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它物品。

d.**其中的石墨电极。

2.2023年日本水俣湾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中毒事件,造成大量的人畜死亡。科学家分析发现,水俣湾鱼体内汞的含量比人体内高3000倍。

1)那么此处汞是指( )

a.固体单质汞 b.液态单质汞。

c.无机汞化合物 d.有机汞化合物。

2)甲基汞进入鱼体内的主要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渗透作用 c.鳃部交换气体随血液循环 d.水中食物链。

3.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b.往河流里抛垃圾。

c.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

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

4.农业化肥和城市粪便的排放会使地下水中含氮量增高,其中对水生植物提供养分的主要形态是( )

d.有机氮

5.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杭州湾 b.莱州湾 c.死水湖 d.珠江口

6.治理太湖污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无磷洗衣粉,这是继无氟冰箱、无铅汽油推广以来又一重要“绿色化工产品”,下列关于磷污染说法正确的是( )

a.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

b.磷是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动植物。

c.磷导致藻类疯长,鱼类因缺氧而无法生存

d.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7.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大脖子病 ⑨水华

abcd.②⑤

8.在一条鱼、虾绝迹的小河边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它们从上而下的顺序是甲、丙、丁、乙,m点在乙的下游),它们排出的废液里,每个工厂只含有 na2co3、fecl3、ca(oh)2、hcl中的一种。

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时发现:①甲处河水呈乳白色,②乙处河水呈红褐色,③丙处河水由浑变清,④丁处产生气泡,河水仍清。请推断:

1)四座工厂排出的废液里含有的污染物:甲 ,乙 ,丙 ,丁 。

2)在m处取出的河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

课后作业:1、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制作一份宣传小报《爱护水资源》;

2、调查当地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标分析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在本课中的具体体现 内容标准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 原子 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参要求 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以及元素。分子和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反思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教学反思。回顾这堂课的教学,多 得到有效利用,收效明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不足。1 教学导入 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已知的分子性质导入新课,进一步询问分子到底是不是最小粒子?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幻灯片展示分子的结构,并展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奥秘》练习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 练习及答案分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综合训练。培优训练题 1 齐齐哈尔竞赛题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瑞典科学家维特里希夫巧妙地选用生物大分子中的某些原子 x 作为测量对象,测出相邻x原子间的距离和方位。再通过计算机破译了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已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