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案

发布 2022-08-05 05:26:28 阅读 4855

人教版《密度》教学设计(附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1.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发展,注重科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应该重视实验**,主要采用“边讨论、边**、边实验”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施教。通过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实验**,从参与中发现问题,在积极的**过程中形成实验**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

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渗透新课程教育理念。一方面在**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出发,经历实际问题导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体现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

(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讨论、边实验**、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资源】

学生实验器材:体积和颜色相同的正方形木块、铁块、铝块(6组),体积相同的正方形铁块、铝块(3组),体积不同的正方形铝块(3组),天平和砝码各6组。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人教版《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师生公用教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 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 了解原子的结构;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 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 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 学法点拨。

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

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三)课前准备。

1、 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 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 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四)自学指导与思考题。

教师引入: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吧。

引导学生看书p4—8

再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

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

2、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 。由于它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观察。

3、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和。

4、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被 。

并具有性。5、物质由组成。分子由组成。原子核外的电子绕运动。

学生分组回答预习作业后,思考不懂的问题,并举手说出:

教师分别解答。

五)教师导学补充讲解过程。

一、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1、宇宙有多大?

1) 综合观察课本图10.1-1和课本图10.12-1。

并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1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2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

3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

4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人类对宇宙的**过程。

交流资料:1)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 哥白尼与日心说;

3) 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 我国“神舟”号飞船的六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等人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3、宇宙的组成。

问题: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二、 物质由分子组成。

1、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

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分割物质实验: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研究发现:

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三、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液体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

2、问题: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小,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3、**: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结论:根据以上**,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四、 原子结构。

我们知道了物质同分子组成,人们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原子。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空气》教案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案例。一 教学设计思路。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采取 师生互动,合作 的模式,以启发 诱导 交流等教学方法,使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 氛围,为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善于协作 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和...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教案

词五首。一 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的中国文化就是一部诗歌史,词是诗的姐妹艺术,是中国诗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学过的词中,你能诵出几个名句吗 但愿人长 千里 苏轼 水调歌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浣溪沙 剪不断,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教案

词。一 导入 五首。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的中国文化就是一部诗歌史,词是诗的姐妹艺术,是中国诗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学过的词中,你能诵出几个名句吗 但愿人长,千里。苏轼 水调歌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浣溪沙 剪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