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电气时代说课稿

发布 2022-08-04 17:35:28 阅读 4582

九上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说课稿。

赵瑞林。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电,比如我们头顶的电灯,电子白板,热水器,电视、电脑电灯等等生活电器。我国建有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水利水电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与电有关——《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下面我将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当堂评价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课标解读。

本课所涉及的课程内容标准为:(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我的解读:课标为教学的“保底”要求,根据学情,可以适当超越。在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具体表述为以下三性:

1)层次性:“列举”、“了解”、“知道”等描述内容为“识记”层次;“讲述”、“认识”等描述内容为“理解”层次。尽管上述课标没有“运用”层次的要求,但根据学情,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预设了“比较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为“运用”层次的要求。

2)过程性:要通过导学案、材料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辩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上述三种层次的学习内容。

3)启迪性:通过学习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有以下收获:通过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归纳新交通工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认识到科技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上第七单元第20课。本单元资本主义已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演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是演变的最基本动力,它在继承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因此,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同时也为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知识面相对更广,学习能力更强。

我校是一所团场学校,学生生活环境比较闭塞,不容易接触到外界的新生事物,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我校的特色就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国际意识”和“爱国意识”等。

五、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课标要求及我校的教学条件和学情,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谜语法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思索状态,进入新课学习。

专题栏目**:我校学生爱思考,爱质疑。因此我准备设置“问题生成”“历史擂台”“感恩历史”等栏目,启发学生主动学***。

**比较分析:列表比较能帮助学生直观分析问题。

此外,我还将运用“问题教学法”、“谈话法”“讲故事法”与学生交流。

学法:我给学生预设的学法有:

自主学习:无论何种学习形式都是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的。以出示问题为引导,可以满足学生独立思考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学习。

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我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成六组,遇到疑难问题时,小组内合作学与组间竞争学相结合。这样有利于生生互助,共同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为完成教学目标,化解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谜语竞猜,导入新课(1分钟)

过程:上新课前,我先和学生互动猜谜语游戏:“猜猜看:

①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谜底是电灯);②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谜底是**)”

学生猜出谜底后,我趁势提问:“这两则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主题——“电”,由此导入新课。

本环节意图:电灯、**十分贴近学生生活,我选择这两条简单易猜的谜语,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学习。

环节二:导学引路,自主预习(7分钟)

过程:导入新课后,老师引导学生明确三维目标,独立完成导学案“学前预习”的内容。然后,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分别展示预习成果,展示时其他小组注意修正答案,展示后,留足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识记巩固。

本环节意图:1、了解三维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2、 “学前预习”就是学生初步掌握主干知识的过程。

3、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慢”的艺术、一种浸润艺术,预习给学生留足时间空间,静静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自学质疑,问题生成(2分钟)

过程:学生独立思考难以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小组间合作来解决,小组合作仍然解决不了的,各小组组长就会把问题汇总到我课前准备的“问题生成”栏目(幻灯片)上,进行全班讨论。本节课学生可能汇总到“问题生成”栏目的有:

①电力为什么能被广泛运用?它有什么优点?②爱迪生和莱特兄弟为什么能发明电灯和飞机?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本环节意图:设置“问题生成”栏目,是想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个平台,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解决学习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环节四:教师引领,突破重点(15分钟)

重点一:电力的广泛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过程:实践出真知!“电力的广泛运用”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的疑点。

为化解重点,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电力的优点,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体会电能的优点,随后设问:“请同学们想象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有哪些巨大变化?

”从而顺利解决“电力的广泛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这一重点。

接着以“七嘴八舌”话电器的方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电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

意图:电力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过于抽象,所以我安排这个实验,既能直观显示电力的部分优点,帮助学生从实践中自己得出结论,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重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过程:我的故事会。本课介绍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有:

电灯、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我先让各小组利用无线网络收集资料,在组内讲述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的故事,再请一位同学在全班讲述“爱迪生发明碳丝灯泡”的故事。随后,引导学生齐读书本125页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并趁势追问:“这些科学家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是科学家们具备刻苦钻研,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意图:学生在收集故事材料时就可详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通过讲故事又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讲、听故事达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

历史擂台赛。在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基础上思考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根据这个内容的特点,我以汽车的发明为例,为学生设计了正反两个问题“汽车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汽车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利”;让学生在擂台赛中激烈辩论新科技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与弊,从而深入思考,全面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并最终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如何趋利避害,需要我们人类去理性驾驭。

意图:汽车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对它的利与弊已有一定的认识;辩论又可推动学生主动深入思考,辩证分析问题;小组内的合作,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们的思维火花在不断碰撞中闪耀。

环节五:比较总结,突破难点(10分钟)

过程:本课的最后一个**任务,也就是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我用列表的方法先让学生填写两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时间、动力、标志、重要发明及发明家、共同影响等内容: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可以看到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都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改变了社会面貌。

接着我用多**展示“感恩历史”的内容 “一位学者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当今社会仍然享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通过**的分析和联系现实的“感恩”,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本环节意图:“历史教学是一种静与慢的艺术”。前面的学习过程比较紧凑、热烈,在最后我想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再次静下来,设计此**既能起到小结的作用,又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归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比较相同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学习方法。

环节六:当堂演练,检测效果(5分钟)

导学案的最后我设计了7个小题的演练,用于学生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效果。

七、当堂评价。

本节课我依据课标要求,从我校九年级的学生实情出发设计了一个评价**,在上课前画在黑板上,上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评价表的得分,让各组学生直观了解本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互助学习和在竞争中学习,并按最后的总分评选出本节课的“学习之星”小组给予鼓励。

总而言之,本说课稿试图凸显“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体验、静慢浸润;检测评价,激励导引;循序渐进、启迪心灵”的教学理念,展示我和学生在本课学习的基本策略与过程,希望它为我和学生带来美妙的教学回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九上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

赵瑞林。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

”等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教育学生向爱迪生等发明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方法。

谜语导入、**比较、分组**。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反思

课前,我主要按照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建议进行备课。但考虑到世界史的内容要放在初二年级上,在上课前我把有关工业革命的内容印发出来,先让学生接触了一下。并且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没有陌生感,我刻意地突出本课内容与中国历史及今天生活的联系。现在回过头看这节课,有些以后上课值得发扬的优点,也有以后...

九年级地理教案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的说课设计

九年级地理教案各位评委 老师 大家好!我是姜亚平,任教于xx英杰学校,来自美丽的水电城市宜昌,宜昌被称为世界电都。这里建有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水利水电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与电有关 人类迈入 电气时代 下面我将从课标解读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当堂评...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一课 电气时代 的到来。金村中学路英雷。教学目标。1 知识识记。1 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概况。2 了解电力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3 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的 发明 故事。2 能力培养。1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2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3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