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上 11 2滑轮

发布 2022-08-04 05:36:28 阅读 1410

第二节滑轮(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构造;

2.了解滑轮的作用;

3.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4.通过探索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滑轮。

猜想并讨论:升旗的时候,旗手向下拉绳子,国旗却向上升,这归功于旗杆顶端一个叫做滑轮的东西,滑轮是什么样子呢?将你的想像结果或经验跟组内同学分享。

升旗时,旗杆顶端的滑轮的轴是固定不动的,有没有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是运动的情况呢?举一个例子参与小组讨论。

在大脑里构思一个用定滑轮提物体和一个用动滑轮提物体的动画,记住它。

活动二:**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小组合作,以最快的速度按图组装定滑轮;

2)竖直向下匀速拉弹簧测力计,读出其示数大小;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观察示数的变化情况;

4)改变钩码的个数,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分析实验得出的数据,你能发现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思考:如果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动的距离为h,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研究动滑轮的特点。

1)小组合作,以最快的速度按图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匀速拉弹簧测力计,读出其示数大小;

3)改变钩码的个数,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分析实验得出的数据,你能发现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用实验验证:以第一个钩码的上边缘为观测点,如果将钩码向上拉动5cm,则弹簧测力计需向上移动多长距离。

回顾上面两个实验过程与结论,并争取代表本组向全班同学展示。

活动三:读一读。

阅读课本p11,了解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实质。除了要读懂之外,还要争取能向同学讲解。

巩固反馈】1. 观察图中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甲的目的是乙的目的是。

2.如下左图所示,物体所受重力为120n。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当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f为 n;若动滑轮重30n,且不计摩擦,拉力f'为 n。

3.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物体重200n物体匀速上升1m,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为80n

b.绳的自由端拉出4m

c.拉力为40n

d. 绳的自由端拉出1m

5.如图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a.500n b.250n

c.300n d.800n

6.如图所示,有一动滑轮提升重物,要求在图中标明支点o,画出f1、f2的力臂l1、l2。

第二节滑轮(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滑轮组的构造和作用;

2.知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3.能根据需要组装滑轮组。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滑轮组。

研究并讨论:我们已经学过了定滑轮与动滑轮,生活中的吊车(下左图)其实就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示意图如下右图。

据图,在脑中构思这样的画面:用手拉绳子自由端,物体上升。

活动二:**滑轮组的特点。

问题:在上右图中,人所用的拉力与物重是什么关系?

自己独立猜想,然后与组内同学讨论。

提示:一个60n的物体,如果一个人提,则需要60n的力;如果两个人提,每人需用30n的力;如果三个人提,每人需用20n的力。那上面两个滑轮组中,分别相当于几段绳子同时提物体呢?

跟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小组的猜想结果。

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思考:(1)验证结果与猜想结果相同吗?如果不同,原因是什么?(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是什么关系?

结论:思考:如果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几种组合方式?

拉力与重力分别是什么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是什么关系?试在右图中画出相应的绳子绕法,并将结果与组内同学讨论。

巩固反馈】1. 对于使用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可以省力,且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同时又可以省距离。

可以省力,同时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同时省距离。

.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1 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为250n,每只动滑轮重为20n,绳重及摩擦不计。

1)给你一根能承受100n拉力的绳子,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2)若将物体提升0.5m,则绳子自由端需移动多长距离?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 2《滑轮》教案

11.2 滑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 知道定滑轮 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3 能根据滑轮组的构成方式判断省力情况。4 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方法与过程目标。1 通过实验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

2019九年级物理上册11 2《滑轮》练习题2 新版 苏科版

滑轮。1 如图所示,起重机吊臂前端简单机械是。a 定滑轮b 动滑轮 c 滑轮组d 轮轴。2 以下给出的机械中,不属于简单机械的是。a 定滑轮b 斜面c 手推车 d 动滑轮。3 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4 如图所示,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

滑轮。课题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 动滑轮的作用,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通过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 分析 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