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鼎湖山听泉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的]1、描写游览所见景物的主要特色。
2、记游写景中比喻方法的运用。
3、游览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受。
教学重点]1、比喻手法的运用。
2、以山泉之美来体现山林之美。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教时。一、导入。
1、作者简介:谢大光。
男2023年生,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人,中**员。2023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电力系。2023年应征入伍,历任总后勤部某部战士、文书、文工队创作员,天津人民出版社印刷厂职工,《散文》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副组长、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家》编辑部副主任、主编,《中外散文选萃》主编、副编审。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2023年开始发表作品。
2、介绍鼎湖山: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齐名。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本文为当代散文家谢大光写,却与众不同。
问:课题中哪两个字是本文的关键?(听。泉。二字)
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二、朗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作者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讨论分段并说出大意:
第一部分(1)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交代了地点。
第二部分(2—7)写白天我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第三部分(8—10)写夜晚我在庆云寺借宿,细细聆听、品味着泉声,抒发了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
问: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从“半个小时左右”、“过了寒翠桥”、“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入夜”、“朦胧中”这些词句,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地点转移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又:作者的行踪顺序:
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黄昏——晚饭后——夜间。
以空间转移为主,辅之以时间来组织材料。]问:你认为全文的重点在**?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重点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作者听泉声时的美妙感受。这一段的描写,最能让我们感觉到鼎湖山泉水、泉声的独特之美。
]问:从课文的有关语段中找出描写鼎湖山泉水的语句,并用几句话归纳描写的要点。
①第一段最后几句:运用衬托的手法,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衬托听觉的敏锐,泉声的清朗,“扑”字用得很有气势。“活脱脱迸跳”与“雀跃之心”相吻合。
第二段:山泉本无生命,而作者却把他比作一个调皮的孩子,令人顿生爱怜之意。
第三段前半:因为有了山泉,才灵动了鲜活了山林,让人屏息静气,心驰神往。
第四段前半:真是一路浓阴一路泉啊。满眼的浓碧都是泉水蕴育的结果。泉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这段最能表现泉水与山林的关系。]三、小结:
这篇游记散文主要写了鼎湖山听泉的见闻感受,揭示了人生哲理。
四、作业: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练习四。
3、预习练习。
一、二。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上课时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第8节。
欣赏第8节:
夜晚,鸟儿栖息了,一切都趋于平静。因为山静,更显得泉响,而在到处都流淌着泉水的鼎湖山,此刻却能让我们欣赏到其美妙的声音,你能想象出来吗?
泉水流过高低不平的地方,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是美妙的,美妙在哪儿呢?
美妙在“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像琵琶一样清脆的”、“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像钢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课文通过这些比喻,写出泉声的千变万化,把泉声写得很具体,有层次,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泉水尽情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绕过”、“拍打”、“穿越”、“流连”,这些词语更是把泉水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泉水的欢快,让我们感觉到泉水与人是那么的亲近,那么的充满活力。
只有真切地去感受,才能体会到泉水的美。美的感受孕育出美的语言,美的语言写尽了泉声的美。
二、比较阅读并分析。
课文为什么会让我们有如此美的感受?比较两个句子,哪句好,好在**?
1、第8段“那柔曼如提琴者……飞瀑落下深潭”与下面这段进行比较,看谁写得好。
轻柔的泉声,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清脆的泉声,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厚重回响的泉声,是无数道溪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雄浑磅礴的泉水,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课文第8段写得好,写得美。美就美在能让人仿佛听到了泉水流动中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到了泉声的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是因为课文中把泉水比作“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钢管”的乐声,这就是比喻的好处。
]2、再与下面一段做比较:
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小提琴一样轻柔;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那像钢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上段读起来,感觉有点生硬,而课文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感觉到很美。这是因为课文用了排比句,具有节奏感,美就美在有节奏感。]三、小结。
课文末尾写道:“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你能体会作者的深意吗?
这是由于作者听懂了鼎湖山小溪、清泉、激流、飞瀑那优美的歌声,山泉蕴育着生机,滋润着万物,净化人们的心灵,山泉也为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因此作者发出由衷的祝愿“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四、讨论课文后的练习。
1、作者听到了泠泠淙淙的清朗之声,泉水“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等;
因为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用心灵和大自然进行对话。
2、作者听出了泉水跳动的层次,从流淌声中听出了轻重缓急,作者想象到泉水的流淌如岁月流逝,感受到像生命在运动。
3、①清澈透明的自然环境,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令人身心俱净。②“泉影越不可寻”是因为林深树茂而难见泉,“而泉声越发悦。
耳”是因为泉并不远,水势也没有减弱,因山势变化却使泉声更加悦耳。
在于人的精神的纯净。
大自然中的一切和谐组合的自然规律。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有关语段(练习四)
2、词语解释,完成练习册作业。
3、课后练习题。
板书。未进山。
一听:泉之清吟。
泉水泠泠淙淙。
雀跃。泉影不现。
如见姿影。身不由己。
进山。泉声动听。
泉脉处处。心旷神怡。
二听:泉之浑鸣。
泉影隐闪(拟人、联想)
泉是灵魂。泉声处处(比喻、拟人)
蕴育生机。夜宿。
滋润万物。层次清晰。
陶醉。净化心灵。
三听:泉之交响。
音色多样。节奏多变(比喻、联想、排比)
九年级语文 上 《鼎湖山听泉》教案
1 鼎湖山听泉。知识储备。一 字词积累。雀跃 qu yu 高兴得像雀儿一样地跳跃。楹联 y ng li n 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楹 堂屋前部的柱子 怅惘 ch ng w ng 惆怅迷惘 心里有事,没精打采。肃穆 s m 严肃安静。迥然 ji ng r n 形容差别很大。礼遇 l y 尊敬有...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 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 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2 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 泉 字,抓住 听 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的特点。学法指导。1 在多样化的朗读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2 有机融合听 说 读 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3 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 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 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2 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 泉 字,抓住 听 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的特点。学法指导。1 在多样化的朗读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2 有机融合听 说 读 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3 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