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鼎湖山听泉》语文教案

发布 2020-11-16 11:05:28 阅读 223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鼎湖山听泉》语文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指认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体会其表达作用;(2)体会散文语言的优美,学习以空间转换为顺序组合材料。

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

1)诵读。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掌握文章吟哦讽。

诵的要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味作者的感情。

2)欣赏。可让学生各抒已见,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段或句。

子,阐释欣赏的理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感情;体会本文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

用。2、难点:作者听泉而生的感悟,即文中深蕴的哲理。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祖国风光片剪辑。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美,名。

胜古迹,比比皆是,万千景象,美不胜收。今天,就让我们去一下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之称的鼎湖山,听一听泉水的声音,领会那清澈透明的境界吧!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泠泠(lnɡlnɡ)淙淙(cnɡcnɡ)拾(sh)级而上怅惘(wǎnɡ)菩(p)提汩汩(ɡǔ迥(jiǒnɡ)然相异楹(ynɡ)联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怅惘:

惆怅迷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山鸣谷应:高山上发声,深谷中有回声相应。

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籁:从孔窍中发出的。

声音。2.走进鼎湖山。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

名,后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山地林木葱笼,生长着众多的**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3.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划出表示作者行踪和时间。

变化的词语。

提示: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理清本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2)按作者的行踪,给课文划分段落。

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登岸,初闻泉声如见泉影。第二。

部分(4-7段),从补山亭仰望,在庆云寺漫步。第四部分(8-10段),寄宿僧寺,从泉声中得到人生感悟。(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共写了哪五幅画面?

三)合作交流,解读**1.浏览、思考。

学生活动:鼎湖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可写的景物相当多。但。

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而且用听觉来感受、领略、品鉴,这是为什么?

点拨:作者着重抓住泉来写,是因为他认为泉水就是鼎湖山。

的灵魂。作者到鼎湖山时已是黄昏,山间云雾飘忽看不真切。正因为如此,所以耳则愈灵,从想看泉发展到听泉,而听泉的过程,也正是作者心灵净化的过程。

2.诵读、讨论。

学生活动:自由读课文,讨论: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经历了。

怎样的感情嬗变的历程?

点拨:一开始,作者的心态有些怅然,因为七星岩之游走得。

匆匆,看得蒙蒙;登桥以后泉声扑面而来,闻声如见泉影。顿生雀跃之心,心情一变;转下去,见泉联想起爱女,因爱女而爱泉;入夜听泉,顿生感悟。

3.品味、**。

学生活动:第二部分写亭前仰观和殿前漫步,直接写泉的地。

方并不多,是不是偏离了中心?请说说你的看法。

点拨:这一部分写满山绿意,写树,写钟声,写庆云寺的古。

今变迁,似乎偏离了中心。其实,这样写一是以绿来衬托泉水,写出泉水孕育生机,滋润万物的作用;二是蓄势,为下文写听泉而生的人生感悟作准备;三是给作品赋予时代意义。作者的感情与宗教徒不同,作者的听泉也就与历史上善男信女的听泉有了鲜明的历史界限,具有独特的时代内容。

4.借鉴、运用。

学生活动: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各造三个描写景物的。

句子。小结:本文语言生动鲜活,运用了较多的精妙的拟人句、比。

喻句。学生完成这项练习,有助于学习借鉴本文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四)课内小结。

1.本课时重在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的主题,把握文章的。

脉络。通过学生反复浏览、诵读,理解作者如何抓住、为什么抓住听这个主心骨来组合材料。对文章以作者的游踪为顺序的写法,也有了清楚的认识。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教案鼎湖山听泉

16.鼎湖山听泉。教学要求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犹如 像 一样 造句。3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指导学...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 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 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2 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 泉 字,抓住 听 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的特点。学法指导。1 在多样化的朗读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2 有机融合听 说 读 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3 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 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 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2 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 泉 字,抓住 听 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的特点。学法指导。1 在多样化的朗读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2 有机融合听 说 读 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3 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