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语文新版九年级下册古文专题训练

发布 2022-07-31 21:33:28 阅读 3563

九年级下册古文训练五单元练习。

15 诗词五首。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雎鸠( 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 裘( qiú )

荇( xìng ) 寤寐( wù mèi )蒹葭( jiān jiā)

芼( mào ) 溯洄( sù huí )好逑( hǎo qiú )

2.填空:1)《黄鹤楼》作者_崔颢___唐_(朝)诗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是___黄鹤楼 、岳阳楼 、鹳鹊楼 、滕王阁___

2)《钱塘湖春行》作者是__白居易___号_香山__居士。

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_苏轼___号__东坡___居士,为__唐宋八大家__之一。

4)__剪不断 ,理还乱 , 是离愁__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___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__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___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___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

的诗句是:__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__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_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__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___

3.《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歌咏纯贞爱情的名篇,诗中哪些诗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

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同是借景抒情,《黄鹤楼》和《钱塘湖春行》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黄》表达思乡之愁,《钱》表达对西湖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解释下列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寐: 睡醒睡着,这里是日夜的意思)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逆流而上。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茂盛的样子 )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才:刚刚。

5)老夫聊发少年狂(聊:姑且。

二、课文巩固阅读。

一)《关雎》

1.本诗以___雎鸠__、荇菜__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窈窕淑女___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二)《蒹葭》

1.本诗选自___诗经秦风》_,是一首典型的__爱情___内容)诗。

2.本诗以___蒹葭_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___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三)《黄鹤楼》

1.本文用典的句子:__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___

2.写景的两句诗是:__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___

3.唐代诗人___李白__见到这首诗后,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四)《钱塘湖春行》

1.本文写了几种早春的景象?

___水面初平云脚低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乱花迷眼浅草没马蹄。

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五)《相见欢》

1.本文用比喻手法写离愁的句子:__剪不断理还乱_。

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___对故国的怀念与被囚的孤独寂寞之情。

六)《江城子密州出猎》

1.这首词巧用典故的句子:

__亲射虎,看孙郎__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本词的作者是___苏轼___我们曾学过他的中秋吟月的词是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_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报国志向的句子:__会挽雕弓如满月__,西北望__,射天狼___

16.叔向贺贫

1、本文选自《国语》。《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为国别体体史书,《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记载了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 ,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 ,约 500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 ,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兴衰治乱之根源。

2、翻译下列句子

1)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这样他使晋国行事合乎正道。

2)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依法而行,没有弊病,因此避免了祸患。

3)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忽略法制,任意行事,囤积财物,从而取利,应当遭到祸难。

4)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最后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掉了。

5)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可是一旦被消灭,没有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啊。

6)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不仅我本人独自承受(你的教诲),自先祖桓叔以后的子孙,都会感激你的恩德。

3、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4、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君子应该“忧德之不建”,而不应“患货之不足。

5、简答题

贫穷本不是好事,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图是什么,他是怎样用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图是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贫富,而在于有没有德行。人应该俭以养德,德以持身,不要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 叔向结合晋国的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兴衰史,从正反两个方面用事例阐述了应该“忧德之不建”,而不应该“患货之不足”的观点,认为贪欲无尽、骄泰奢侈将导致大祸临头,而勤于修德、安于贫穷则可保身长久平安。

17 与朱元思书

一、基础部分 1.下列黑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

a.水皆缥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 b.互相轩邈(xüān) 泠泠作响(línɡ)

c.嘤嘤成韵(yīnɡ) 鸢飞戾天(lì) d.经纶世务(lún) 好鸟相鸣(hǎo)

2.下列黑体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3.根据课文填空。

1)风烟俱净,_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 _,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__千丈见底。游鱼细石___直视无碍。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___千百成峰。

4)这篇文章选自___南朝梁___朝梁文学家___吴均___之手,他的字是___叔庠___吴兴故鄣人。

二、课内巩固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翻译下列句子。

2 风烟俱净:__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_

望峰息心:__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_

2. 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___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__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在此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奋发。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18 送东阳马生序。

一、基础知识。

1.下面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嗜(shì)学砚(yàn)冰逾(yú)约。

b.既加冠(guān) 硕(shuò)师叱咄(chì duō)

c.俟(sì)其欣悦负箧(qiè)曳屣(xǐ) 皲(jūn)裂。

d.媵(yǐng)人以衾(qīn)拥覆容臭(chòu)

2.下面黑体词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 )。

a.既加冠(帽子) 执经叩问(磕头)

b.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负箧曳屣(书箱;鞋子)

c.持汤沃灌(热水)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

d.录毕,走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3.“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复。

2019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第一课时教案

6 古对今。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 酉 2 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7个字 认识偏旁 酉 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正确识读12个生字。教学准备 课件 课本 卡片。教学过程 一 揭题示标。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6古对今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2023年春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24课《古今贤文》示范教案

第24课古今贤文。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 补 拙 廉 恒 益 泰 拒 壤 等8个生字。总目标要求。教学难点教学重点。2.能力目标 了解 勤俭篇 和 戒骄篇 中,贤文的出。教学目标处,初步掌握它们的意思。3.情感目标 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语言的优美,学习古人修身养性,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修养,会自省...

2023年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目标答案

1诗两首。记忆再现 1 s f xi y ngm m i 2.1 艾青蒋海澄大堰河 我的保姆散文自由。2 余光中台湾家国之思。3 象征。牛刀小试 1 本题前语境讲 法国人视花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陈述对象是 法国人 c d两项把陈述对象换成了 法兰西民族 可排除,剩下a b。b项语序不当,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