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试卷讲评

发布 2022-07-28 04:32:28 阅读 5425

周红芳。

学习目标:1)寻找知识盲点,查找知识薄弱环节,澄清的知识点。

)夯实基础知识,锻炼自己的基本技能。

)提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应考能力,培养审题能力。

学习过程:一、 试卷分析:

二、 自我完善: 自己独立回顾自己的错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找到丢分的原因, 总结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力争自己解决好。

三、 交流提升: 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对记忆性问题在此时完善记忆,可以采取互考的形式。

四、 共性展示:

五、 平行性测试。

必做题(20分)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b.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 、③b 、①cd 、①

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5、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读图后请回答。

在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现把相同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到达t1℃时,a、b、c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6.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 万超同学说:“选择a与e或组合成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 __和___填字母)

2) 文渊同学说:“d装置还可以收集和储备氧气,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应将水从(填a或b) 端通入。”

3) 东升同学说:“我看到课外资料上介绍‘实验室可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知识: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7、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下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确认这瓶溶液导电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了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硫酸镁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硫酸溶液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1)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2)(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1)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同学认为猜想 (填序号)不成立,原因是。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

小雅同学认为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正确,她的理由是。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选做题:某同学为**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g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_(结果保留至0.1%)。

2023年焦作市九年级化学一质检试卷讲评教案

孟州大定办移民中学韩文亮。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2018化学考纲中所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 将一质检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易错题,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增强中考的自信心,体验学有所...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讲评练习

一 选择题。1.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一组气体是 a.氮气 稀有气体 b.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 水蒸气 d.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 b.硫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d.硫粉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3.下列关于氧气的...

九年级物理试卷讲评课

双有效六环节学案导学。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强调 认知发展是经过不平衡 平衡 不平衡的不断循环往复,才从低到高不断得以发展和丰富。因此,讲评课一方面要提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提供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原有知识 经验,又打破学生原有知识平衡状态,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