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周练 五

发布 2022-07-27 23:37:28 阅读 3345

一、回忆《两小儿辨日》、《短文两篇》完成1—4题。(15分)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②子将安之.之:③及.

其这穿井及:2.翻译句子(4分)①孰为汝多知乎?译: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徒。译:

3.《穿井得人》中造成“以讹传讹”的原因传言者在于对一字理解有误,试分析。(2分)答:

4.《两小儿辨日》中“两小儿”判断太阳距人远近的标准不同。试具体分析。(3分)答:

二、回忆《曹刿论战》,完成5—8题。(15分)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②公问其故.故:③可以..

一战可:以:6.翻译句子(4分)①何以战?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

7.下列信息,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齐鲁长勺之战,对齐国而言是侵略战争。b.文中有两组人物对比。

其间“乡人”、“公”都对“曹刿”起到了反衬作用。c.鲁庄公虽然无能,但识才,用才,这是战争取胜的关键。d.战斗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为了分析敌情。

8.曹刿的“远谋”体现在两个方面。请具体分析。

(3分)答:

三、回忆《子鱼论战》,完成9—12题。(15分)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①楚人既未济.

济:②国人皆咎.公咎:③犹.

有惧焉犹:10.翻译句子(4分)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译: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宋楚之战可取名为泓之战。

b.国人“咎公”的原因是“宋公”贻误战机。c.宋公的战略思想中虚伪成分很重。

d.子鱼和曹刿深知“取信于民”的重要。12.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子鱼的特点。(3分)答:

四、阅读《桑怿传》(节选),完成13—16题。(15分)

桑怿①传(节选)

欧阳修。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

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

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

力过数人而有谋略。【注释】①桑怿(yì):人名。

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

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

④廪:粮仓。⑤里人:

同乡人。⑥饲:供养。

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杀数人,缚.

其余缚:②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走:③怿善.剑及铁简善:14.翻译句子(4分)

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译:

15.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2分)答:

16.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3分)

答:五、写作(40分)

世间之事,有不得以而为之者,也有想为而不能为之者。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妨写出来。

请以“其实我也想”为题,写一篇立意向上,不少于的文章。

九年级上语文周练五

制卷 初三语文备课组审核黄小飞学生家长签字 1 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 分外 f n 逊色 x n 成吉思汗 h n b 田圃 p喑哑 n 朦朦胧胧 l n c 颤抖 ch n 知悉 x披蓑戴笠 su d 喧嚷 r ng 襁褓 qi ng 银波微漾 p 2 没有错别字的是 a 沉浸流滞润如油膏 b...

五年级上册语文周周练九

五年级语文第九周复习与回顾。姓名成绩 高楼平地起。一 把你最漂亮的字写给大家看。u zh u sh n y y u y zhu n sh y n z u j n b hu hu n m lbo m m n cu r u z b i l l y u xi n 二 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乐谱 yu l...

九年级语文周周练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周周练 yxh 一 古诗文名句填写 8分 1月是故乡明。杜甫 月夜忆舍弟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温庭筠的 商山早行 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4.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初中毕业在即,有王勃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