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4诗词五首

发布 2022-07-27 23:39:28 阅读 5176

24 诗词五首。

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唐代杰出画家、诗人,字摩诘。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牧(802—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代后期人,有《李义山诗集》。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元献。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随物赋行,写景抒情,十分自然。有《东坡全集》。

2.主题解说。

《使至塞上》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难历程,通过描绘塞外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之情。

《泊秦淮》中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无题》这首诗大约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浣溪沙》这首小令,通过惜春表达了词人感伤年华飞逝、好景不长的惆怅思绪。

《水调歌头》全诗借中秋之夜的月下欢饮和对弟**由的怀念,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

3.重点突破。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处。

提示: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一色、荒凉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字方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一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只有黄河贯其间。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长”字便自然涌上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与“直”都用得逼真传神。

4.难点攻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何会成为千古名句?

提示:这两句诗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无可奈何花落去”写出无力挽回失去的春天,表现了对春光消逝的惆怅情怀。

“似曾相识燕归来”表明春燕又归来,似曾相识,但这一“归来”表明又过了一年,照应上片的“去年”,以燕子又归来表达对时光已逝的伤感。

5.结构**。

使出使边塞塞外风光。

至使塞上。塞内心抑郁事出不巧。

上。泊秦淮写景(笼)——忧愁感伤。

抒情(恨)——讽刺揭露。

把酒问月。欲去不忍追求美好生活。

水顾月自舞。

调。歌探求人生哲理。

头。夜深无眠。

思亲想家送上美好祝愿。

释却离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晏殊( )探看( )绮户( )婵娟( )宫阙( )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文学常识填空。

1)《使至塞上》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从内容上看是一首作者,其风格被苏轼誉为。

2)《泊秦淮》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从内容上看是一首 。作者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3)李商隐的“无题”诗大都含有隐晦的政治情感,这首诗歌中的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是诗中的名句向来为人称道。

4)《浣溪沙》作者是宋代词派的开山之祖。

5)《水调歌头》的作者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位列他开创了宋代派词风。

4.根据要求补充诗句。

1)《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传递信息的诗句是。

2)《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3)《无题》中用双关语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后人又用来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是。

4)《泊秦淮》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的忧愤之情的句是。

5)晏殊的《浣溪沙》中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不少诗词的意境相似,请将下面四组诗词组对。

a.流水落花春去也。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断肠声尽,独立凭兰桡。

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小园香径独徘徊。

6. (宁波改编中考)综合性学习。

1)【活动一:探源释义】汉字很有趣。老师提供了《辞海》中“集”字“隹”部的注释:“隹:短尾鸟”。请你解释《诗经》“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意思”。

2)【活动二:妙联拾珠】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a.相 b.自 c.急 d.少。

3)【活动三:交流发言】写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副对联(上题中的除外,写律诗中的颔联或颈联也可),并作赏析。

对联: 赏析:

一)欣赏杜牧的《泊秦淮》,完成下面各题。

7.“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8. 对选诗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第二句承上启下,网络全篇。“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

c.尾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老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

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

二)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9. 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10.(乌鲁木齐中考)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三)欣赏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完成下面各题。

11.“东风无力百花残”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1白杨礼赞同步练习语文版

1 白杨礼赞。一 字音字形1 识记生难字。无边无y n 坦荡如d 倦怠 恹恹欲睡 桠枝 虬枝 婆娑 楠木 秀颀 2 读准多音字 1 外壳 其他读音 组词 2 晕圈 其他读音 组词 3 参天 其他读音 组词 其他读音 组词 二 重要词语。1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2 主宰3 无边无垠垠4平坦得...

九年级语文上册11大小猫洞同步练习语文版

11.大小猫洞。一 字音字形1 识记生难字。ju 士仆人 晏婴 泮宫 无独有 u j 礼。2 读准多音字 1 流传 其他读音 组词 2 效率 其他读音 组词 二 重要词语。1 认死理2 势必3 玲珑4 无独有偶5 下马威6 前呼后拥。三 作家作品。金克木,是当代著名学者 文学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诗集...

九年级语文上册6一厘米同步练习语文版

6.一厘米。一 字音字形1 识记生难字惩罚 j n 裂吝惜 挑t j n 持脱臼 w 自狡xi 2 读准多音字 1 哄笑 其他读音 组词 其他读音 组词 2 骄横 其他读音 组词 二 重要词语。1 恬淡2 秉公3 矜持4 狡黠5 释然6 哀兵必胜7 冥思苦想8 温文尔雅9 借花献佛。三 作家介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