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 《雨说》练习题

发布 2022-07-26 15:26:28 阅读 6381

《雨说》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禁锢( )2)留滞( )3)襁褓( )

(4)暗哑( )5)丝缕( )6)喧( )嚷。

2.《雨说》的作者是___姓名)。副标题为。

3.下列关于《雨说》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以及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诚挚祝福。

b.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亲切感人,切合儿童心理,易于打动孩子们的童心。

c.这首诗语言亲切、清新自然,给人以温柔亲切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d.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诗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满足的心情。

能力提高。1.阅读下面两节诗,概括其中的涵义,并说说你对这里的“笑”的理解。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儿,我还要教你们勇敢的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答。2.春天来了,春雨已经对你说过了这么多的话。现在,你想对春雨说几句什么话呢?用几句话或几行诗把你要说的写出来。

开放**。阅读下面的短诗,回答问题。

既然。徐敬亚。

既然。前,不见岸。

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脚下踏着波澜。

又注定终身恋着波澜。

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

已沉入海底。

既然。与彼岸尚远。

隔一海苍天。

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1.诗中“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象征着岸”指的是波澜”指的是能托起安眠的礁石”指的是___

2.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3.体会诗歌末尾一句“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的含义。

4.读了这首诗,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简要说一说。

参***。【达标训练】

1.(1)gù (2)zhì (3)qiáng bǎo (4)yīn (5)lǜ

(6)xuān

2.郑愁予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3.d【能力提高】

1.两节诗,上一节作者借春雨之口,让孩子们保持一颗欢乐的童心;下一节写只要孩子们始终保持快乐的童心,新的世界就有希望。

“笑”在这里代表一种欢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2.只要是你想对春雨说的话均可。答案略。

【开放**】

1.人生人生的目标生活的坎坷和艰险能给人以休息的港湾。

2.这首诗表现的是人应该勇敢的承受人生的坎坷。

3.这一句表现出诗人的昂扬斗志、尽管人生坎坷艰险如大海,但心中对人生的航向不迷茫。这是诗人的人生体验,也是诗人给予读者的启示。

4.将你在读诗过程中获得的点滴感受写出来即可,答案略。

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田圃(f() 丝缕(l[)

b.喑哑(4n) 禁锢(g))

c.蓑笠(shu1i) 襁褓(qi2ng)

d.留滞(zh@) 喧嚷(xu1n)

二、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留滞:停滞,不流通。

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指一种凌冬不凋的草药名。

c.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d.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三、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b.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c.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d.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秋雨声声。

傅天琳。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

窗内的语声,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窗外的说些什么?

问那树,那花,那小溪;

窗内的说些什么?

问这笑,这吻,这眼睛。

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

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把窗外雨声和窗内语声加以对照,以此笼罩全篇,统率全诗。

b.第二节中,没明写说话的具体内容,实暗写说话内容。

c.第一节写雨声、语声的热闹,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写出夜半恬静的气氛。

d.本诗的目的是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感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题“秋雨声声”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以秋雨的细腻连绵写出窗内人的甜蜜的情感。

b.第二节中,作者虽没有正面回答说些什么,但从树、花受到雨水的滋润中,可见笑、吻给对方心灵的慰藉。

c.诗句“天边的……飘飘的云”把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写,用大自然的美衬托人的美。

d.雨声和语声融合的梦境即指第二节中表示亲密感情的笑、吻、眼睛。

(二)一片槐树叶。

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2023年。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泪的”?

答。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

b.“沾着些故国泥的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

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5.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答:时间心理:□□

【参***】

一、d(a项中“圃”应读“p(”;b项中“喑”应读“y9n”;c项中“蓑”应读“su#”,“襁”应读“qi3ng”。)

二、b(这里“忍冬”的意思是“忍受冬寒”。)

三、a(b、c、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没有。)

四、(一)1.c(诗中并未点明“夜半”的时间,也没有写出“恬静”的目的和要求。) 2.d(人们用笑、吻、眼睛来表达感情,“梦境”应指诗中没写出的对幸福的追求、憧憬等。)(二)1.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2.d 只有第四行是白描手法 3.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大陆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 4.c 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淡淡的槐花香”则是清香逸远的嗅觉意象,视嗅交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5.现在、过去、将来;伤感、回忆、企望。

九年级语文雨说练习题

能力测试。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田圃 留滞 喑哑 襁褓 禁锢 丝缕 知悉 耸立 思维点拨。查字典,给难认的字正音。2 解释下面词语。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忍冬洗礼 思维点拨。结合课文解释词语。3 填空。郑愁予这首诗选自作者郑愁予1933年生,诗人,诗集有 等。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2《雨说》习题1新人教版

1 下列字词音 形无误的一项是 a 田圃 f 禁锢 寒浅 qi n 留滞 zh b 暗哑 y n y 喧嚷 r n 蓑衣 su 斗笠 l c 油膏 o 绕 r o 着襁褓 qi n b o 翅 ch 膀。d 拥 y n 挤牧 m 场丝缕 l 知悉 x 2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等待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雨说》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雨说 学案。教师寄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学习目标。1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 意境美 人情美。2 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3 学习拟人 比喻 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