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杠杆》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7-25 07:17:28 阅读 5243

《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杠杆》选自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第十三章第四节,前面几节课已经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等知识。本章从新的角度,从不同层面上研究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问题,其内容是前面力学知识的拓展,是“其他简单机械”的理论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方法,学会收集、筛选数据,学习怎样提出科学猜想、学会归纳、学会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

二、设计理念: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三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观察、实验、抽象和思维能力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创造愿望,让他们实际操作,使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设计思路:

杠杆平衡条件是本节的核心内容,是后一节所述物理规律理论的依据。当作用力不与杠杆垂直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画出力臂,因此如何确定力臂是本节教学难点。我是如此设计的,首先,为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先介绍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精彩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

同时引出阿基米德的一句豪言: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能撑起整个地球。同时结合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模拟**及杭州**报道的周老师用称量只有20公斤的弹簧秤称大象的故事,初步讲述杠杆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

第1页共5页。

阻力臂,易于学生在头脑中对杠杆的一些相关名词有初步的印象。接下来再以一道练习引导学生画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从而自己学习、概括出杠杆及其五要素的内涵,这样在讲概念时就不会枯燥无味,也能突破难点。讲上述概念时适宜采用观察法和讲练法。

在**杠杆平衡条件时,我对杠杆做了调整。课本介绍的是用一根带有刻度的直棒做为实验研究的杠杆,这种杠杆虽然能很直观地读出力臂,但必须在水平位置上才能平衡。这容易使学生误解,认为杠杆只能在水平位置静止才算平衡,其实只要杠杆能静止或匀速转动就是处于平衡状态。

我设计的杠杆与水平线有一个大概10度左右的夹角,这样做可以使杠杆在不同的位置平衡,并不一定要在水平位置或者对称位置时才能平衡。我采用了利用网络通讯的方式来收集学生的数据,与学生共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共同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实验结论,这体现出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物理教学的整合。讲杠杆平衡条件时我采用引导发现法,这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卓有成效的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四、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2、知道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技能。

1、通过举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会正确画出力臂。2、让学生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

第2页共5页。

五、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程序:

1.形象引题。

以阿基米德的精彩故事及周老师用只有20公斤称量的弹簧秤称出一只笨重大象重量的事例,穿插讲述杠杆的五要素,引出本节要讲的课题内容。

2.创设直观环境,建立物理概念。

用生活中的杠杆例子让学生找出各杠杆的共同特点,熟悉杠杆的五要素,初步建立杠杆概念、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概念,引入力臂概念。我让学生总结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对照课本读一遍,强化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这也能突破教学难点。基于前面的观察,针对杠杆形状、支点位置,进行总结,防止学生形成消极心理定势。

上述内容遵循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原则,在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创设物理图景而形成表象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概念,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点拨、设疑、引导、探索、概括、应用。

通过**演示杠杆在水平或其他位置静态平衡,引出杠杆平衡概念,通过点拨,找出因素,然后质疑,进行实验,记录发送数据,分析数据,从而揭示规律,这样引导能激起学生探索兴趣,增强探索目的性。

学生分组实验,对数据整理,教师调用数据库与学生分析总结出实验数据的规律,归纳结论,写出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但能学会知识和探索方法,还能认识到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因此,**完实验后,要安排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去做,学生通过演练,能学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公式解决简单问题,增强解题能力。

第3页共5页。

杠杆教学体会。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杠杆,理解杠杆的五要素以及掌握杠杆平衡的条件。

在引入这部分,我采用了讲述阿基米德的精彩故事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杠杆的热情和兴趣,再引出他说过的一句豪言:给我一个只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然后模拟阿基米德撬地球,提出要撬地球需要一根很长的硬棒和移动很远的距离,现实是不可能把地球撬起的。

但是杭州的周老师就做了类似的事情。引出一则报道:“小小弹簧秤,称出大象重”。

通过这两个例子,把杠杆的五要素等概念讲述完,学生在趣味中学习了概念,效果很好。再通过课本里的概念进行巩固,然后通过一个刹车例子让学生练习找出生活实例中杠杆的五要素,再以自己设计的杠杆器材让学生找出杠杆相关的几个物理量,这是复习前面的知识也是为接下来**杠杆平衡条件做充分的准备。这样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快的掌握知识。

在**杠杆平衡条件时,利用自制的杠杠,让学生知道测量杠杠的力臂时,不一定能直接从杠杠上得到,与实际生活更加贴近,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但是学生在实验时测量力臂容易出错,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有意识在实验前安排一道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消除学生的错误。实验时还是有几个学生出现力臂测量的错误。

由于给出的是钩码而杠杠平衡条件用要的是力的大小,很多学生没有注意要把质量换算成重力而使实验数据出现错误,在这方面,做实验前教师可以先适当给予提醒或者引导。

总的来说,这节课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形象、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在做练习和实验数据处理方面,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使师生能及时得到交流、同学之间能相互比较讨论,这有利于能及时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是我教学后的体会与反思。

第4页共5页。

第5页共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杠杆》教学设计

在解决问题中实现 生活的教育化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杠杆 教学设计内容简析。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的内容是力和机械。第四节 杠杆 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一理念。二是 性,杠杆平衡条件...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 教学设计。城关中心学校赵正益。教材分析 第四节 杠杆 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一理念。二是 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 得出f1 l1 f2 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

杠杆的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教案

杠杆的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教案 模板。杠杆的教学设计主备人 伟反馈目标 1 能够准确的画出杠杆的力臂。2 能从常见的物品中科学抽象出杠杆。3 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有关计算。4 能够运用力与力臂的关系画出最小的力。反馈步骤 小组互查上节课学习内容,学生有问题可通过独立思考 交流 互查来完成。约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