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7-23 07:45:28 阅读 7352

《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2、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3、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2、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二)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自己注音、释义。(2)收集有关春的诗文。(3)准备录音机、录音带、4.

教法的分析:本课以合作、**为主,结合自主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春天,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春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我们曾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也为春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你通过搜集,发现了哪些关于“春”的古诗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着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朗诵佳句。

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自然地进入对课文的学习。意在引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

二)讲授新课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应和(hè)薄(bó)烟蓑(suō)衣巢(cháo)眨(zhǎ)眼2.诵读欣赏。

1)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细心体会,理解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基础;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2)听录音朗读课文。

(3)分小组朗读看哪组读的最好。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结合课后练习一,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提问个别学生。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4.品味**(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春》的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2)问题设计:

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喜欢的理由。

课文最后作者了三个比喻句是对春的特点的高度概括,也是作者献给春天的一首赞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③文中你还有哪些疑问?

5.拓展延伸①有气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②你觉得春天还象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③学生抒发内心的感受。

三)课堂总结“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去感受生机勃勃的春天,也让我们以更矫健的姿态迈进人生的春天吧!

四)课后作业这篇散文写得很美,请欣赏地读,读出韵昧、读出情感、读出思考,然后,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修辞、立意等等,写一篇左右的读后感。五)板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春 的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 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3 揣摩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二 过程与方法1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2 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3 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 春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积累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烘托 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3.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 生动的语言及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4 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5 教学重 难点及...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朱自清《春》

教学设计整体感悟 导入新课。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 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 我们感情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