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质量 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7-08 17:51:28 阅读 9081

《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所研究的内容是“质量与质量的测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物质组成的世界当中,我们对事物的研究也就必将以物质和物体为起点;质量作为物质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在物理学科当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和掌握,学生才可以具备学习和研究更深层次物理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过程,掌握天平的称量原理,同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考量,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操作及原理的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2、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对于质量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质量的物理意义,掌握质量的表示字母、单位、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同时掌握常见物体的质量。

对于固体、液体质量的测量方面,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掌握天平的结构与原理、天平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会测量物体的质量。

3、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质的温度、物质三态等知识有了相关的学习和掌握,有了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单位、换算的初步知识和能力;同时,学生所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也为本节课的理解、掌握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其他方面,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对物理原理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及处理。

学生所具备的上述能力是其学习和掌握本节课内容的前提。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也缺一不可,因此,时间上的安排和分配是较为重要的。

对教材内容分析可知,本节内容虽整体较多,但有一部分内容并不很难,因此提前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自学并掌握基本的知识概念,将课堂主要时间留在对物理原理、实验操作的处理和讲解上。

基于此,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中将对课本知识顺序进行简单调整和优化,具体教学思路如下:

1、从物体与物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问题引入,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3分钟)

2、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2分钟)

3、出示第一部分自学问题,对学生自学的“质量”、“小资料”、“科学世界”几个小版块的内容进行检测和巩固,同时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质量与质量单位进行补充拓展,并进行相应的课堂练习。(8分钟)

4、师生互动,回顾生活中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解决“质量的测量”这一板块内容,并共同认识天平的构造。(3分钟)

5、出示第二部分自学问题,解决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与天平的操作步骤这几个小问题,生生、师生互动讨论总结,明确天平的使用操作步骤,并进行读数练习;重点解决天平的测量原理这一问题。(15分钟)

6、学生动手,进行分组实验测量,分别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完成教材剩余部分内容。(12分钟)

7、课堂小节及作业布置。(2分钟)

三、教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质量

质量。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能熟练的换算各质量单位。3.理解质量的含义,知道质量跟什么有关。教学重点 质量的属性。教学难点 质量的属性。教学过程 一 课内 1 质量的引入 教师举例,讲台,课桌,凳子。学生讨论 共同点 材料 木材。不同点 含木材量不同。学生举例 质量 物体所含物...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质量

质量 教学设计。海南省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李沛。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2 通过观察 思考,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 状态 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3 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工具,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 通过实...

初二物理上册 透镜

1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 太阳灶 手电筒 汽车头灯,牙科医生用镜,天文望远镜的反光镜。2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 汽车后视镜,马路拐弯处的观察镜。3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如 水中筷子变弯,池底变浅,钢笔错位,海市蜃楼,提前看日出,凸透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