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B作业

发布 2022-07-06 23:02:28 阅读 3205

第一次作业。

a型题: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2.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d.黄连汤。

3.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d.甘草泻心汤。

4.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c.六、七天左右。

5.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d.五味子。

6.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___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b. 恶风。

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8.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 伤寒。

9.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0.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b.口渴欲少少饮。

1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

13.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e.脉浮弱。

14.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

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a.大陷胸汤。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伤寒。

16.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7.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b.王叔和。

18.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如狂。

19.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0.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112方。

21.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22.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六经辨证。

2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张仲景。

24.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5.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d.麻黄汤。

2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d.附子泻心汤。

27.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d.葛根黄芩黄连汤。

28.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

29.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小便利否。

30. 栀子豉汤主治:e.心烦懊憹,胸中窒。

3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b.虚实夹杂证。

32.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b.小青龙汤。

33.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d.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34.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d.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

35.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b. 五苓散。

36.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鉴别的关键是:b.有汗还是无汗。

37. 桂枝人参汤的作用是:c.温中解表。

38.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 e. 脉浮滑者。

39. 张仲景的故里是:d.河南南阳。

40.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b.尺、寸。

41.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42.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43. 太阳病提纲证的病机是:a. 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太阳经脉气机不利、卫气不能温分肉。

44. 伤寒的涵义是: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5.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原因是:c.邪重药轻、正邪相争,邪郁不解。

46.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d.头部后项。

47.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48.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a. 大陷胸汤。

49.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b. 麻黄汤。

50. 五苓散中没有见到过:d. 心下悸。

51.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52. 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宜用:c. 桂枝加葛根汤。

53.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

54. 大青龙汤的主治证候为:d.表实兼内热烦躁。

55.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b.火逆发黄。

56. 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方剂,其方名为:d.桂枝二越婢一汤。

57.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b.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

58. 大结胸证的病机是:b.水热互结。

59. 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为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所共有?e.喘。

60.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可用:e.小建中汤。

61. 栀子厚朴汤的组成:c.栀子、厚朴、枳实。

62.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桂枝加附子汤。

63.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治以:d.桂枝甘草汤。

64. 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 ” d.恶寒。

65. 栀子豉汤禁忌d.旧微溏。

66.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c.先复阳,后复阴。

67. 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的依据:e.现有的脉证。

68. 旋复代赭汤所主治的证候是:a.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69. 太阳蓄血证,不应见:c.小便不利。

70.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a. 旋复代赭汤。

b型题:a.太阳病,发汗已,身灼热,脉浮,汗出 b.

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c.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 d.太阳病,发热,身疼痛,无汗而喘 e.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1. 太阳温病的提纲证是:c

2. 太阳中风的提纲证是:e

a. 心下痞硬,利下不止,表证未解者 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c.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d.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头痛,汗出,不恶寒者 e.心下痞硬满,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者。

3. 桂枝人参汤治:a

4. 甘草泻心汤治:e

5. 生姜泻心汤治:b

a. 脾虚胃寒 b.水饮属寒,水停心下 c.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d.温解后,寒饮将去,津液暂未上承 e. 因无汗,热不得外月,化燥伤津。

6. 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其中“不渴”的机理是:b

7. 、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小青龙汤主之” 其中“服汤已渴”的机理是:d

8.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其中“渴”的机理是:c

a.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b.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c.

病邪不经太阳及三阳阶段,直接入侵三阴而发病 d.凡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者 e.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

9. 直中的概念是:c

10. 并病的概念是:b

a.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 b.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再发 c.汗出而喘,无大热 d.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 e.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心烦口渴。

11.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可表现为:a

12.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可表现为:b

13.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可表现为:e

a.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 b.大枣桂枝茯苓甘草 c. 茯苓生姜桂枝甘草 d.桂枝大枣生姜甘草 e.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14. 胃虚水停证治用:c

15. 欲作奔豚证治用:b

a. 苓桂术甘汤 b. 茯苓甘草汤 c. 苓桂草枣汤 d.五苓散 e.真武汤。

16. 发汗病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宜用:e

17. 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宜用:c

a. 温阳化气 b. 解肌祛风 c.温通心阳 d. 通经活血 e.平冲降逆。

18. 桂枝甘草汤中用桂枝意在:c

19. 桂枝加桂汤中用桂枝意在:e

第二次作业。

a型题:1. 脾约证的脉象是:c.趺阳脉浮而涩。

2. “口苦,咽干,目眩”的病机e.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

3. 下列各方,不需去滓再煎的是:c.黄芩汤。

4. 阳明蓄血的大便是:e.大便色黑,虽硬,反易解。

5. 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a. 与他药同煮。

6. 据原文填空:“伤寒,脉浮,发热___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b.无汗。

7. 谵语,潮热,腹胀痛,不大便,舌苔黄厚,脉滑而疾,治宜:d.小承气汤。

8. 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背微恶寒的病机是:b.热盛气津两伤,汗出肌腠疏松。

9. 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c.呕多。

10. 根据原文“蒸蒸发热者”当用:b. 调胃承气汤。

11. 原文填空:“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___b.小承气汤主之。

12. 《伤寒论》中柴胡桂枝汤证是:d.少阳兼太阳证,太少证俱轻。

13. 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

14. 小柴胡汤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哪一项不正确a.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生姜、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15. 哪一病证宜用和解法:a.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

16. 茵陈蒿汤煮服法是:b.先煮茵陈,后下栀子,大黄。

17.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宜用:e.调胃承气汤。

18. 李某,患感冒发热,在**中身热逐渐上升,曾屡进西药退热剂,旋退旋起,8天后仍发热39℃,现口燥渴不解,多汗出,咽微痛,脉象洪大,舌红,苔薄黄,宜用:a.白虎加人参汤。

19.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e.烦躁不得眠。

20. 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e.白虎加人参汤。

21.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d.热在血分。

《伤寒论B》作业3 4答案

a型题 1.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 d.巅顶痛。2.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d.半夏泻心汤证。3.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 d.茯苓甘草汤证。4.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 c.痰阻胸阳。5.以下诸方,除 外均有黄芩 c.黄连汤。6.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 治以 d.牡蛎泽泻散...

伤寒论平时作业

太阳病篇平时练习题。杨丽 032012124 中西七121 1 判断病证是否传变的依据是什么?判断病证是否传变的依据是患者的脉证表现,而不在于患病之时日。若患者脉象仍与太阳病的其他见证相符,都未发生变化,说明病证仍在太阳,尚未发生传变 若患者出现恶心欲吐,烦躁不宁,又见脉象数急等,脉象均已不属于太阳...

伤寒论在职研究生作业

学习 伤寒论 心得体会。广东省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班。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认真研读古人的医术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促进作用,而今有机会在在研究生课程中再次学习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以下就我对这段时间学习 伤寒论 的心得体会做个总结。一 理解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