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如《伤寒论》第56条: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学习《伤寒论》,药物的煎煮法也很重要。就拿麻黄而言,《伤寒论》中用到麻黄的方剂共有7首。7方用麻黄虽皆是先煎,但先煎之中还有略有差别:
一是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等,都是“先煮麻。
1黄,减二升,去上沫”;二是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升麻汤等,都是“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三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
由上可见,麻黄在不同的方剂中的煎煮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病症,仲景采取了不同煎煮法以使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茯苓要先煎的很少见,但是在《伤寒论》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后却明确指出:“上四味,以甘烂水,先煮茯苓,减二升”。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古老的中药煎煮法似乎已经过时了。现在通常都是用机器煎煮,虽然省事省时,但是药物都是一股脑地投下去了,先煎、久煎和后下的不同效果就很难体现了。也有患者在自己家中煎煮,这样虽然能够区分先煎、久煎和后下,但是即便是先煎,如上所述,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恐怕很少有患者能够掌握。
今人为了省事,煎煮中药时大都一概等同视之,虽然煎煮省事了,但是中药的效果却大大降低了,以前吃三剂就能好的病,现在也许要吃上七剂,中医的疗效也就无从保证了。仲景当年写书时尚无纸张,故《伤寒论》中语言比较简练,但是为何在煎煮法上,仲景花如此之多笔墨?由此可见煎煮法之重要性。
作者:夏京。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学习 伤寒杂病论 的心得体会。医圣张仲景所著 伤寒杂病论 分为 伤寒论 金医要略 两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 理 法 方 药 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 病理以及 原则和 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初次阅读 ...
《伤寒论》读后感
伤寒论 读后感。这两天看了 伤寒论 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晦涩难懂,虽然有注释,但根据注释我也是看了很久才明白其中的大致意思。在看这本书的同时,为了便于理解,我也翻开开了教材关于六经辨证的部分。结合两本书的内容,我有了以下两点感想。一是看完了 伤寒论 我才发现教材中有关六经辩证的内容是对 伤寒论 的浓...
牛棚杂忆读后感
篇一 各位朋友,建议大家读读季羡林的 牛棚杂忆 里面记载了 文革 时期的种种现象,能让我们跟好的了解这一段历史,并且对日后的人生定位有一定的正面的影响。以免辜负季老先生给后人留下的一番美意。在读 牛棚杂忆 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倘若自己处于如当时这么一个环境当中,我会是被 的那一类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