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讨论二答案

发布 2022-07-02 10:22:28 阅读 3380

1.什么是"仁”,怎样做才算具备"仁”的品质?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

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 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想实现“仁”就必须具备“弘毅”的品质。君子应该心胸宽广意志坚定,是个可以肩负重任的人。要为“仁”的理想而奋斗,就必须具备“弘毅”的精神、“仁以为己任”的精神、“死而后已”的精神。

2.为什么说"孝悌”是"仁”的根本?

孔子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君子务本,那个本在“仁”字。君子求学,必须要学“仁”《.

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是有次序的。道是人人本有的本性,就是《中庸》讲的天性,天性要起作用,就要起现象,那就是明德,明德就发出光来,那就有现象了。

这得学儒学到相当的程度了,“学而时习之”,去练习,然后才明了。开始学,学“仁”,仁就是从明德里面发生出来的,“仁”学好了,就知道了“德”,因为仁是从德中发生出来的。“德”知道了,就明白本性“道”,所以,本立而道生。

仁”从哪儿学?孝悌,孝悌学好了,“仁”就学好了,“孝悌”就是仁的根本。把握了这个根本去学仁,仁就能学得到。

孝悌是修身,在家里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到家里就很少犯上(修身、齐家);不好犯上,在外面就不会作乱的(治国);国治好了,天下人自自然然都来向你学习,归向于你,这就能做到世界和平(平天下).

内学外学最重要的在仁,仁之根本在孝悌。“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传》,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教我们,我们做一个人最根本的要知恩报恩,知恩报恩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兄长是我们的同胞兄弟,必须要尊敬。

这是仁的根本。

3."礼”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孔子所谓的“礼”,不仅仅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生等应该秉承的礼仪,而是君子应该通过“仁”来辨别是非之后,而对一切事物所采用的一种不折不扣、不受外界影响亦不受内心迷惑的一种心智和处理事物的态度。从历史来分析“ 礼”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

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荀子(见荀况)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

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见韩非)云:

“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云:

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

”这些话都证明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

礼”是周代典制的重要内容,“礼起源于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也就是人类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代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在进入王政时代后,被领导阶级加以整理改造,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于是,夏有夏礼,商有商礼,周有周礼,“礼”成了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而“礼”经过了夏商两代的改进,到了周代,经过周公的系统化,成为更加完善的一种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见于先秦典籍《仪礼》之中。周礼的基本精神是“在各种典礼、仪式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贤愚等社会范畴,界定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具体位置,协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到了孔子时代,周公所作的“礼”已经彻底崩溃了,社会进入了“天下无道”的时期,孔子在这样的社会里能够站出来,用一种“虽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力图改变社会现状,这种精神是我们后世子孙们所应该敬仰和学习的。

模块二讨论二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cipp模式由哪些评价构成?并说明各种评价包括的内容?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它认为评价就是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背景评价 context evaluation 输入评价 inputevaluation 过程评价 ...

化学必修一模块二讨论答案

1 说明如何设置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p80教学导航内容,评价一下教学目标的内容,评价一下教学目标的表述。设置过程与方法目标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课标的要求,教科书本身提供的载体,和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 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

模块二主题讨论答案

从 两个和尚挑水 这个故事中,您得到什么启示?请您谈谈如何看待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 现的一些误区和问题?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更应该注重小课题研究?回帖字数不少于 答 两个和尚挑水的故事,觉得它给我的启示非常深刻。无论生活 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看似每个人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做着相似的事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