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6-20 09:06:28 阅读 4790

一、 活动背景。

学生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就会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主动的反应。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吸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会自主学习,他们只会被动的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 活动的目的、意义。

我们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慢慢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完全能够参与教育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有1/2到1/3的时间独立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时间上的要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师生间形成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 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本人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自主能力越早形成,学生的学习收益就越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步骤的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研讨目标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需着重加强学生如下习惯的培养:

1)圈画评注的习惯。只要读书就要用笔划出重难点内容,筛选出重要信息,记下自己的心得和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交流。

2)出声朗读的习惯。朝读、晚读和课堂读书时,一定要口齿清晰地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在诵读中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语感。

3)默读的习惯。默读时不影响别人,速读要快,在读中能够思考、比较、推敲、揣摩,从而促进理解的深入。

4)质疑的习惯。要善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大胆向同学和老师提出问题,无论其难易。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进步。

5)自主积累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精彩词句能自主选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积累,以达到“厚积而薄发的目的”。

二、研讨的具体内容与措施

一)圈画评注的习惯

1.标疑点。自学中不能一下子理解的疑难问题,在相应的内容下画一横,并打上问号,便于课上注意听讲或主动提问。有的也可在旁边写上要问的话。

听讲中没听清、没听懂之处也可这样标出,课后问同学或老师,直至弄懂。

2.注拼音。把汉语拼音记在生字、易读错的字、多音字的上边,这样在阅读时就不会读错,且一旦课文读熟,那些字也就熟记于心了。

3.释词义、句意。将生词、多义词及部分含义较深或较隐晦曲折的句子的解释,记在相应内容的旁边,以便阅读课文时注意。若注释文字较多,可记在较近的空白处。

注释文字与被注文字之间用线连接或用序号一一对应。

4.画重点。如用“*”标明是中心句,用“△”标明是重点词句,用“●”标明是含义深刻的句子,用“。”标出是精彩的描写,用“..标出要重读,用“——画实实在在的事物,用“~~画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有关写人的语段,用“——画神态描写,用“~~画动作描写,用“ ”画语言描写等(各人可有自己的一套符号)。

5.写提要。用简洁的文字提示课文段落或句子的重点,与前几项结合进行。

6.记补充。用知识延伸和拓展的方法,记录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

7.写感受。在自学中或听讲中写下对原作的看法、评价及感受。既可以是针对全文的,也可以是针对某个词、句、段的;既可以是侧重思想内容的,又可以是侧重写作方法的;既可以褒,又可以贬。

二)出声朗读的习惯

1.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读是理解的前提,也是理解的表现,指导朗读的过程即是引导理解的过程。不能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

教师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学生朗读时,教师应专心地听,朗读之后,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

2.要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有的学生没有朗读习惯,怕被嘲笑而不敢读;有的学生喜欢挑别人毛病,嘲笑别人有感情地读。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的目的、朗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个人都必须读,不忸怩,不哄笑,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

3.教师应注重自身朗读水平的提高,掌握朗读知识和要领,做好朗读示范和指导。朗读训练有阶段性

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

5.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默读的习惯

1.动眼不动口。默读时,主要的工作者是眼和脑。动口的默读不是真默读,而是“默朗读”。这样的“默朗读”很难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

2.边读边思考。我们要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要深入地默读。如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时,大家在默读的时候,就会想到“为什么称大自然为‘绿色的课本’”这种有价值的问题,以利于进一步学习文章。

3.边读边动手。“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一贯提倡的,主要是要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提倡默读时要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

4.做到“一目十行”。“一目十行”指的是默读时要讲究速度。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快速默读还有利于我们平时的课外阅读。

四)质疑的习惯

1.让学生认识到“质疑习惯”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借助课本资源或各种阅读短文给讲名人故事、讲解名言等形式来让学生明白边阅读边思考的重要性。例如初三上册《谈读书》中,作者就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读书方法,从他的方法中学生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质疑和思考的力量。

在做课外阅读题或课堂交流中,可以向孩子们推荐一些有感思考的名人名言,像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给他们讲解其中的含义,让他们理解、体会,并得以运用。

2.教师要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

3.指导学生学习思考质疑的方法

1)根据课题提问。

2)整体感知式提问。在读完课文之后,习惯性地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其中这些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介绍的?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等等。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在拿到课外书之后,也能将书读薄。

3)提纲挈领式提问。读完课文后,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不仅学习理解了课文内容,其它问题还能迎刃而解。在指导学生理解类似关键性的词语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和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习惯等。

4)联系生活实际式提问。我们的许多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的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理解会有一定困难。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质疑,更易于理解文本内涵。

五)自主积累的习惯

1.自主积累是基于阅读前提下的理解、分析,并不是简单摘抄,必须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哪些是好词佳句,哪些是有价值的东西,好在**。

2.让学生明确积累的内容,可简单归纳为“积累六方针”:

1)形象逼真惊人处;

2)情真意切感人处;

3)美不胜收迷人处;

4)言语巧妙动人处;

5)蕴德蕴智启人处;

6)深奥难懂惑人处。

3.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三步法”,加强课外阅读中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1)自主初读,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找出来,首先是联系前后文猜想,其次是查字(词)典或请教别人弄清音义,读不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对小学生而言,这一遍适宜出声朗读)

2)再次默读,看能读懂哪些内容,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3)品位细读,体会作品表达了什么内容和情感,摘抄精美词句,感悟收获。学生带着这个方法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在读中感悟

对提高语文素养很有好处。

三、对教师的要求

1.充分发掘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好学的基础,是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语文源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其本身就不乏乐趣。因而,充分发掘语文文本的素材,使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形体语言),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细心编好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引路。

学案是学生课堂上借以学习教材内容的蓝本,学案编写质量的好坏是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所以,我们要细心钻研教材、钻研学生,编写出适合学生年龄的接受能力的学案,特别是学法指导、方法导航、方法总结、温馨提示等内容,不仅要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通俗易懂,利于学生自学。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好的文章也不是白璧无瑕,处处经典,老师的理解也并非完全正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才是一种理智的学习行为。“学者须要会疑”。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提问,哪怕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或是极古怪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会有动力,有问题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创造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 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唯一目标就是应试 升学,导致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减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动手 动口 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方案。一 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现如今应试教育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唯一目标就是应试 升学,导致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减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动手 动口 动脑,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白山六中三年三班数学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案。金月梅。学习杜郎口中学 乐陵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活动,正轰轰烈烈在我们江源区各校进行,我校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三年三班也积极投入其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努力实践。我先从数学学科来培养本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