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

发布 2022-05-18 10:28:28 阅读 2690

理解教材整合精髓,走出教材使用误区。

方云宏书院中学。

内容摘要:根据目前初中科学教学**现的重形式、轻内涵,重课外、轻教材的倾向,本文从如何认识和理解教材的整合,如何认识科学史的意义和作用,及如何开展课本中的学生活动等几个方面,针对实际教学**现的一些认识误区,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加深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提高课本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教材内涵。

正文: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矛头直指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反对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几年来,教师的观念已俏然发生了改变。

比如对教材的认识就已从教教材,传授课本知识悄然向应用教材,达成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多数教师都已认识到教材只是实现新课标的重要资源之一,教学中能主动对教材进行整合,使之更适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同时非常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重课外资源的开发,轻教材钻研的倾向。不少教师至今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整体知识框架、教学目标、及教材编排的科学内涵,因而在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上产生了一些误区,值得我们去认真反思。

现行使用的浙教版科学(7-9年级)教材,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材依据《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对教学资源进行了大量的重组和整合,力求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性教学;力求体现科学整体的思想,还原科学的本来面貌;力求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贴近时代和生活;力求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更好地为达成三维目标服务。经整合后的教材,改变了重知识、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虽然科学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概念逻辑的严密性等方面要求有所降低,但内在的逻辑结构依然清晰,科学内涵更加丰富,教材的呈现方式更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更注意用贴近学生生活、生动形象的事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应该说,现行教材是实现新课标的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手中为数不多的有效教学资源之一。因而如何利用新课标理念,钻研新教材,领悟教材整合的思想内涵和精髓,让教材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仍应作为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如何用好新教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本人只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常见认识误区谈一点自已的理解。

一、走出学科间知识整合的认识误区。

科学教材为了力求体现科学整体的思想,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和连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在部分领域,打破以往以单一的科学概念、知识为中心的编排方式,对原来分属于不同科学领域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比如八年级上第二章《生活中的水》的编排,以常见的物质——水为主线、将水的组成、密度、压强、浮力、水循环、水与生命、物质的溶解性、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原先分属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自然地理等领域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打破了学科间的分割,有利于加强各领域间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有些教师,特别是从《自然科学》教材走过来的老教师,由于对课标理解不够,往往按原有的惯性思维处理新教材,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科学概念、知识的教学上,过分追求科学概念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恨不得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用应试教育的思路,编制了大量的习题,考查学生能否熟练应用概念和公式完成各种题型的计算,人为地设置题目陷井,纠缠于一些繁杂的计算之中无法自拔,教师教的累,学生学得苦。进而还会导致对新教材心存抱怨,他们认为这一章内容,将以往自然科学中各学科的教学难点集中于一处,违背了难点分散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有这样一道浮力题:一块木块,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把它浸入到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90克,把它浸入到盛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克。

要解出这道题,需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浮沉条件、密度等知识,属于典型的繁难题目,切不可当作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好题。

如果老师们能领会教材整合的思想内涵,冲破头脑中原有的思想束缚,不过分追求科学概念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不人为拔高教学要求,精选符合课标的习题给学生练习,走出题海战术的误区,那么原来那些所谓的难点,如溶解度计算,液体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根据新课标要求,都不再是什么难点,所谓难点集中,完全是对教材处理不当造成的。

二、走出教材整合的理解误区。

以能量、物质、信息为主线的整合,其目的是抓住一些科学的核心元素,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生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如九年级《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章。是以贯穿科学始终的能量为主线,将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内容进行了巧妙的整合,将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原本相对独立的知识纳入能量转化和利用这一系统中。

突出了能量这一概念在科学中的核心地位。

然而有些教师不理解这种整合的意义,仍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比如在“机械效率”一节的教学中,仍将机械效率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传授,教学中沿用了原自然科学教材中概念的呈现方法,如“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为有用功”等等提法,将滑轮组、斜面、杠杆与其他常见机械割裂开单独研究,人为增加了本章知识点的密度。

而在新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是:在能的转化和利用过程中,消耗掉的能量,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被人们利用,机械效率问题仅仅是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利用率的组成部分之一,课本利用能量的转化将生活中常见机械串联起来,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如能领悟这一整合思想,抓住能量转化这条主线,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科学原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境界。

三、走出科学史教育的处理误区。

科学新教材非常重视科学史与科学知识的整合。教材通过提供一些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应用等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同时用科学家不屈不饶、勇于探索的事迹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和正确的科学观,促进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课本增加科学史与科学知识的整合,并不增加知识点的数量,也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考查学生。

如果不能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处理起来又会南辕北辙。

如八年级《原子结构模型》一节中,教材安排了道尔顿、汤普生、波尔等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有位教师在教学中,为体现**式教学,让学生在纸上反复画各种模型,用橡皮泥做各种各样的模型,一味让学生大胆的猜,大胆的做。结果由于学生对原子内部的结构一无所知,教师要求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众多学生无所适从。这种不该**的**显然是为了刻意表现某种目的,而**的目的又似乎要让学生把各种模型的相关知识都掌握起来,这完全偏离了教材编写的本意。

另一位教师则不然,他按照科学的发展史,首先肯定了道尔顿的贡献。随后根据发现电子这一事实引导学生对道尔顿模型进行修正,得出汤普生模型。然后介绍波尔的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后又对汤普生的模型进行了修正。

从实验发现到新模型的出现,这位教师非常尊重历史的原貌,用历史的观点评价每一个发现的价值,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的领悟到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原子的微观结构模型,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精神,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也大有帮助。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3 制定制度,选课代表 说明平时学习以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推选各大组科学组长和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讲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 从作业 器材准备 上课 合作等方面加星 4 做小实验,激发兴趣 师 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6课时。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 太阳 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 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本单元通过一系列...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2017至 2018年度第二学期。学校鲤鱼浩小学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 姓名郭晗 2018年3月。一 基本情况。五年级共一个班,38名学生,学生相对正式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仅有一个学期,对于以基础的科学知识比较薄弱,且几乎没有动手做过实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薄弱。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