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

发布 2022-05-11 12:09:28 阅读 6460

紫藤萝瀑布》

1、“只见一片辉煌的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写出了紫藤萝花的什么?

答:既写出了花的色彩,又写出了花的茂密。

2、“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一句,写得非常细致,颜色为什么会“上浅下深”?“花苞”指什么?

答:上面的盛开故色浅,下面的含苞欲放故色深。未开的花朵。

3、“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答:作者睹物释怀,他看到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从而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4、.“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什么。

答:指失去小弟的悲伤。

5、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

答:写这紫藤萝也曾遭遇不幸,为后面点题作铺垫

6、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答:“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7、品味下列句子写景的妙处。

1)“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答: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拟人化,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答:运用比喻,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也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繁茂。

3)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答: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趣盎然。

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答: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浪漫情趣。

5)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答: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花香带给作者的那种飘渺轻柔的感觉。

6)、“紫色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答: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愉快欢畅的心情。

8、“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句中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

答:它指紫藤萝在我心头缓缓流过;别的一切指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9、课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

答:我只是伫立凝望,……生死谜、手足情的。

10、“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表现了“我”的什么情感?

答:喜爱之情。

11、如何理解“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含义?

答:作者从花中得到的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顽强和美好。

春》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答:(1)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2)“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有何妙处?

答:一个“闹”字,既写出了蜜蜂旺盛的生命力,采花的繁忙,又渲染了采花劳动喧嚣沸腾的热烈气氛,还从侧面烘托出春花的繁茂,花儿的香甜。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用拟人的手法写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百花争春的情态。

4、说说下边加点的词好在**?

1)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2)……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答:“酝酿”这个词原是指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味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醇。这一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

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答:“斜织”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细密、轻盈的春雨在春风中的动态特征。

5、春草图部分虽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目的是什么?

答: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

6、作者写春花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答:(1)嗅觉、视觉;(2)品种多、花色艳、花味香。

7、作者写春花,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

答: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8、“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

9、“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突出了小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答:(1)绿,青亮。(2)将小草入目由被动化为主动,写出了雨中小草极其青绿的色彩,使雨中淡墨般的画面点染上十分鲜明的绿色。

10、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1)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2)含义:

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11、结尾三个比喻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最后一个比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

12、如果把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三个比喻独立成段,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若合成一段,它们各自表达出的春的特点就不鲜明,因此会削弱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1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1)比喻、排比。(2)写出花的色彩,突出花的艳丽

1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

答:.(1)引用诗句,绘出了一幅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丽画面,给读者加深印象。(2)从触觉上写出春风温柔的特点。

15、文章开头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

答: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突出强调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

济南的冬天》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句中的“睡着”“唤醒”有何妙处?

答:“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的中“卧”字有何妙处?

答:“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句中的“不忍得”有何妙处?“绿的精神”指什么?

答:(1)“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2)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

4、请简要分析“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以动写静,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

5、课文第一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写了什么内容?

答:(1)对比 (2)①北平天天刮大风和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作对比; ②伦敦多雾和济南响晴对比; ③热带的毒日以及天气的响亮和济南的温晴对比。

6、“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个句子开头有何好处?

答:起到过渡的作用。从以感受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过渡到写济南的冬天的全景和山水。

7、“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请体会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小摇篮”的比喻写出了小山慈母般的关怀、体贴。“安静”“不动”用拟人的手法摹写出了小山的神态和动作,“低声”则描写出了小山温柔的语调。

8、文章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主要是突出雪后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试先概括一下,再说说具体情况。

答:突出雪后明丽的色彩来写。雪后矮松越发“青黑”,树尖顶着“白花”,“蓝天”镶上“银边”,山坡道道“白”“黄”,斜阳使白雪添上“粉色”,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9、文章写“那水呢”,主要是突出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试先概括一下,再说说具体情况。(2分)

答:突出水的温暖澄清的特点来写。水“不结冰”,“冒着点热气”,清可照影,由水直至天空如一块蓝水晶,可见温暖、明丽。

10、文章写雪后小山中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动静结合,试举例说明。

答:静态的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动态的如“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11、文章写济南冬天的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征?

答:暖、清、绿、亮。

1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答:(1)比喻(2)本体是“自上而下的整个空间”,喻体是“空灵的蓝水晶”。

1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中的“这件花衣”具体是指什么?山的“肌肤”又是指什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训练

社戏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 在我是乐土 2.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戏其实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地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似地好戏你 4.小伙伴们热衷于看戏的真实原因是什么?5.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七年级 下 期末课内语段阅读训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 第二段。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中的 这里 是指倘若用手按住它的脊梁 中的 它 是指。2.用 在语段中标明层次,并写出层次大意。3.从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 a.从静景描写到动景描写。b...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课内文章阅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 春 朱自清。1.文本研读。第一部分 1 盼春 反复和拟人的修辞 第二部分 2 7 绘春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第三部分 8 10 赞春 三个比喻 2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