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方案

发布 2022-04-06 20:16:28 阅读 9532

校本课程《趣味小古文教学》实施方案。

一年级张籍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本课题背景。

如何使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文言文精华不被悠久的历史长河淹没?如何让生动有趣的小古文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呈现出来、鲜活起来?如何使这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字真正成为修身养性、提升人格、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

我们认识到:

1、白话文以文言文为语言根基:文言文不仅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宝库,更是语言的宝库。

2、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向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目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理解古诗文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文言文一无所知。教师虽深知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但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乃憾事,无能为力。可以说,文言文教学在小学是一片空白。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今天的学生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我们认为,这是由教育的育人本质决定的。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的使命。

学好文言文对形成小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1. 拯救国宝,培养小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意识;2.

夯实文言根基,培养汉语言文字素养;3. 增强文化意识,传承中华文明;4.启迪智慧,提升听说读写语文基础学力;5.开发精神宝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汲取精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7.陶冶性情,完善人性,净化灵魂,提升人格;8.**方法,巧手翻新,化为终身受益的语文财富。

二、课题相关概念和重点难点的界定。

1、趣味小古文:就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

2.实践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如何借助多元链接,构建拓展学生小古文学习空间,确保学生小古文学习时间,相应增加学生小古文学习数量,**提高学生小古文学习效益的小古文教学策略,并构建相应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再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验证与完善。

三、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2.构建立体化、多层面、高效益的学习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3.构建小古文积累运用的平台。

4有效展示小古文的魅力,彰显小古文学习的意义。

5.丰富教师的古诗文积淀,丰富教师的学科底蕴和人文涵养。

四、研究内容。

一)趣味小古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小古文教材要有趣味化。从内容到形式能够吸引小孩子,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小古文,形成趣味小古文教材。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轻轻松松,笑起来开开心心。

1.依托《小古文教材100篇》,精选趣味小古文:这是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趣味特点。

2.结合课文中的小古诗、儿歌,链接趣味小古文。

1)内容链接:人教版中的很多朗朗上口的小诗歌,儿歌,再增加一些小古文,既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兴趣。

2)主题链接:人教版课文编排是单元主题式,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依据主题拓展趣味小古文,实现主题链接。

3)除了内容链接、主题链接之外,还可以是形式链接等,只要符合趣味小古文的研究,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

4.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杂志、报纸等材料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开展趣味小古文教学。

二)趣味小古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古文教学要有趣味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遵循“读是关键”,保护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尽量做到“好玩”。教学目标降低,教学方法灵活,学习方式多样,尽量简单易行。

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轻轻松松,笑起来开开心心。

1.“读——咏结合式”教学,做到读、诵、唱三结合。

诵读是文言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

2.“读——演结合式”教学,在表演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读演结合,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3.“读——问**式”教学,在研究发现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每一篇文言文,如果从不同角度去鉴赏,都能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字词到句篇,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段……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课题资源。在学习文言文时,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问题就在你的身边”的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爱好,组成兴趣小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适合于研究的课题,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4.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进行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如“读写促进式”等。

三)趣味小古文学习积累运用的研究。

孩子们通过趣味小古文的学习,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营造趣味小古文学习的浓厚氛围,利于今后的学习发展。

1)、开展“1123趣味小古文运动”: 即要求学生每人每周有机地诵读积累1篇小古文、1首古小古诗、2首儿歌、3个成语。主题类可以分为读书、惜时、理想、爱国、友谊、思乡等栏目,材料类可分为人物、景物等栏目。

从下学期开始,根据一星期来积累的内容,可以连词造句、连句造篇,逐步提高要求。

2)出版“趣味小古文”集子。

3)排演“趣味小古文”课本剧。

4)编创“趣味小古文”。

5)制作“趣味小古文”专题手抄报。

五、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13.5—2013.6 .前期学习准备。

第二阶段:2013.9—2014.1.学习积累并推广运用。

六、预期成果。

1.形成“趣味小古文”成熟的教学范式,推广运用。

2.完成《“趣味小古文”拓展读本》一本,适合课堂教学使用。

校本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 石头画开发方案。指导思想。确立文本的理念 a走向特色 凸现学校特色教育。学校的特色教育要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学校特色多多少少是由校本课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形成特色的一种具体保障。b了解社会 融入社会生活。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c结合实际 农村...

校本课程方案

网页设计 研究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工具性的角度而言具有通用性,是信息技术在高中各个学科中应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 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能够做到学生选课方便 教师上课方便集发展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网络学习平台,保证学生在...

校本课程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深化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管理。校本课程的开设,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这种新的导向,使广大中小学校和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校本课程的开发。教育始终指向人的发展,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现实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