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考核指标与库存的关系

发布 2022-03-31 23:27:28 阅读 7307

在制造业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库存水平越。

高,物料发生短缺的频率就越高!也就是生产部门经常抱怨采购**部门时所说的: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都来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正常情况下,大家都知道,要想满足生产**,特别是考虑到客户订单需求的波动以及**商原材料**的不稳定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大安全与缓冲库存,以解决短缺问题,但为什么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呢?

总结各种经验教训,我们发现,该现象主要与以下两方面有关系:-对采购人员的考核指标(kpi)的合理性;-公司财务的付款心理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知道,对于采购的一个主要考核指标就是物料短缺的次数,特别是那些对于库存周转率考核不是很要求的企业,对采购的考核往往是看由于采购物料短缺而导致生产线停工的次数或由此而带来的损失。在这种考核指标的驱动下,采购员几乎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到了进货上,原因是只要不缺料,他们就没有问题!于是乎,**商的及时交货就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重点。

只要是下了单(po)的,到时间的不到时间的,该交的,不该交的,都可以交货。库存自然就会越来越大,采购员自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实际商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财务的付款(ap)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等到财务现金流发生困难的时候,该付的货款付不出去,**商的交货积极性受到打击,时间长了,也就不那么听话了。于是,你想要的东西,他即使有也不想给你了;至于那些没有办法,非得靠你生存不可的**商,由于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也只能是疲于应付交货了!这样就会行程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是仓库里积压了大量的库存,另一方面是需要的原材料无法得到或者不能及时得到!

这种现象在mrp(物料需求计划)的计划上表现的特别明显:客户的订单发生修改,如客户要求把原先的成品交货计划推后交货,甚至是取消交货,按照mrp的逻辑,经过重新运行mrp,系统自然会建议内部生产时间以及**商的原材料交货时间推后或者取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合适的监控工。

具,采购员一般是不会执行mrp的推后或取消交货的建议的,目的就是为了自保!如果你发现了这个问题,当你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来搪塞你,最明显的接口有如下几种:-重新计划的时间已经超出合同规定的时间;-**商不执行;-担心计划再变;

担心运输过程、清关等发生问题。

仔细考究,你就会发现,采购员们的说法大多是不成立的,几乎全是借口!背后的原因就是所谓的“安全心理”在做怪!而实际上这是由于你考核指标的不合理性造成的!

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可以理解这种心理的-谁不想自己保护自己呢?库存高了,短时间内没人知道,而生产线一旦停工,全公司的人都会知道!可以想象采购员们的压力!

但是,从库存控制的角度来讲,这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我们知道,库存的控制应该以预防为主,一旦形成高库存的事实,就什么都晚了!原因有二:

一旦高库存形成,再回过头去找原因,可能性几乎是零,没人会承认库存高是他/她的原因;

高库存一旦形成,要想在短时间内降低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原因就是库存是有“惯性”的!

另外一种造成“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都来了”的原因是与公司财务乃至整个公司的文化有关系。笔者曾经在内地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做采购工作,公司的财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商的货款到期了,明明财务有钱,他们就是不付款!估计也是与财务人员的安全心理有关系吧,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但问题是,由于财务本身的安全心理就人为地破坏了与**商之间的游戏规则,结果是搞的采购员无所适从,最终在**商处失信,形成同样的恶性循环的结果!

采购考核指标与库存的关系

在制造业的实际工作中我们 的,到时间的不到时间的,该交的,不该交的,都可以交货。库存自然就会越来越大,采购员自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实际上他。存高了,短时间内没人知道,而生产线一旦停工,全公司的人都会知。道。经常发现一种 奇怪 的现象 库存水平越高,物料发生短缺的频率。就越高,也就是生产部门经常抱...

采购考核指标与库存的关系

采购考核指标与库存的关系在采购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一种希奇的现象 库存水平越高,物料发生短缺的频率就越高!也就是生产部分常常抱怨采购供给部分时所说的 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都来了!为何会发生这类希奇的现象呢?正常情况下,要想满足生产供给,特别是斟酌到客户定单需求的波动和供给商原材料供给的不稳定性,最简...

采购考核的指标

1 商选择。票期长的 商 低的 商 服务好的 商 处理滞销退货商品快的 商 备货充足的 商。选择次序 生产厂家 总 总经销 经销商。2 销售额指标 另附 3 商品结构指标。商品结构指标是为了体现业态特征和满足目标顾客需求度的考核指标 知名品牌 季节商品 地方特产 进口商品等,大类商品 中分类商品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