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

发布 2022-03-24 09:49:28 阅读 52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逐步实现了融合,数学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崭新的视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在课改全新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本文我仅针对课程评价方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

传统教育过分的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课堂评价似乎更多的是批评、指责和否定。新课程则强调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将视角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于是,“棒极了”、“真了不起”的叫好声成了新课程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许多老师都喜欢采用以下方式来激励学生。

一、过多廉价表扬。

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老师就是“很好”“你真棒”“真聪明”。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老师都给予了表扬;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即使有独到的表现,老师也是同等对待,以一句“不错”一带而过。

二、不敢批评学生。

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老师采用延迟评价或模糊评价的方法,于是出现了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老师不置可否,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错误,老师也不敢批评学生。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

三、大搞物质刺激。

上课坐得端正奖一朵红花,回答了一个问题奖一颗五角星,字写的工整奖一枝笔,题目做得快奖一颗巧克力……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总有物质的回报。许多老师片面地认为,笑一笑、点一点头的鼓励方式力度不大,似乎只有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才会越积极。

诚然,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真棒”、“很好”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习吗?深思一下,不难发现,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缺失品格。

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是要把握操作的分寸。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点化,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融合度。

激励性评价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手段。过多的廉价表扬会导致学生的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过分的模糊评价将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大搞物质刺激将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带着新的理念,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带着新的理念,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作者 黄锦波。新课程 教师 2011年第07期。摘要 时代在进步,时代精神在发展,教育理念也需要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课堂教学。反思传统的数学教学,反思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总结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将带给学生更优的教学质量。就新课标下如何改进初中数学教学和应注意的问题做出论述。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在小学的各科教学中,数学始终都是备受关注的学科,一直都处于重要位置。这次课程改革,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学数学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理论与实践上日益暴露出许多复杂的矛盾冲突,评价方式的改变对我们教师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 更多和更新的要求。首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