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发布 2022-03-24 04:04:28 阅读 289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感谢学校能够给我创造这次与大家交流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机会。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用数学课标指导着我们的数学教学。

记得2023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听过200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辅导,当时我们影响比较深的是基本理念的确定,数学教学的四大领域,以及当时一些新词的提出:什么数感、生活中的数学,还有一些新的数学思想,都让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琢磨、体验,依次不断完善我们的数学教学。如今,时隔10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又和我们见面了,2001版的数学课标大家非常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下面我结合9月15日和16日两天在长春听的吴正宪老师的课标解读《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讲座,以新旧课标对比,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标准整体框架和课标中突出的变化;二是基本理念的变化,三是总目标的变化,因为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总目标就是指导我们日常教学的纲领、重点,所以说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我今天和大家重点交流的,其他的像年段涉及的具体内容等,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点一点对号落实,今天在这里就不和大家交流了。

因为是刚刚接触新课标,另外一个,虽然上学期咱们继续教育网上培训时也讲了新课标,但是说实话,当时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没有真学啊,一切都还是觉得很陌生。所以今天我也只能是现学现卖,以后在实践过程中大家一起**,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恳请大家指出,以指导我们以后的教学。

那么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新课标总体框架结构和课标中突出变化。

一、课标的修订稿与原课标相比有哪些主要的变化?突出在哪?

新《课标》在基本保持原来框架的基础上,对数学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等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使教师更容易理解,使其更具可行性。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标总体框架结构的组成及变化。(见幻灯片第3—8张)

第四张:总体框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但是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了。

下面我们来对照一下这四个部分的变化。

第五张:第一部分前言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两部分改为现在的增加了课程性质这部分的内容。

第六张: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他包括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他们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

以前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的,现在的课标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表述。

第七张: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四个领域的名称有了变化。

第八张:实施建议不再分学段阐述,咱们以前的课标是分三个学段来分别阐述的,而现在的课标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这几部分来写的,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而且将有关行为动词分类的阐述集中到了附录中,将教学建议中的实例都编成了顺序,也集**现在附录中。

2、好,刚才咱们对课标的基本框架结构的变化做了一下梳理,那么下面咱们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说一下这次课标修改中突出的变化:

1).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第9张)

可以这样说,旧课标中对基本理念的阐述我们是耳熟能详,n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n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n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在修订后的课标中我们把上面的三句话变成了两句。

n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n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实通过这个对比我们发现,新课标对理念的理解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

另外在具体诠释课标的理念时,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6条”改为现在的“5条”:10

不用说,让老师们看幻灯片)

n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n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课标中对数学的阐述没有了,其实不是没有了,是将这部分知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了,也就是前言中新增的课程性质里面,在这里又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在这里集中阐述三个学段在四个领域的要求。此外,将“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其他的没有变化。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11

n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n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n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n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n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n 注重启发式。

n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n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n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增加的这九个方面的提法,在课标里有明确的解释,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12

原课标: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课标修改稿:重新描述了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4)、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13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在新课标的附录里面向我们详细介绍并解释了这些同义词。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前面我们已经说了。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请看:

5).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14

n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n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6).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这是这次课标修订中最大的变化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变化。)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

1)“双基”变成了“四基15

—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

2)由“两能”变为“四能”16

——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四能)

3)增加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7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我们都知道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总目标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导向,是我们教学中要遵循的、把握的一个纲领,因此下面我将结合实例具体的和大家交流这两方面的内容。

二、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

1、分析一下新课标与旧课标中对基本理念的阐述有所不同的地方,新课标是从三个方面对基本理念加以阐述的。

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8

这是整个理念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我们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要使所有的学生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良好的数学教育。我们要达到我们国家所规定的基本的要求和基本的水平,才能保证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得到这样的帮助。那么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我们要承认这个现实,所以第二个这个总纲最核心理念的第二层意思就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有些孩子,可能对数学兴趣大一点,更喜欢数学,那他或许就可以更多地学一些数学。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喜欢语文、也有一些孩子喜欢英语,甚至有些孩子喜欢体育,我觉得这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鼓励的,希望他们在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发展。当然在数学上,对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喜好,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更好地接触更重要的数学,所以这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在做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老师的视野开阔一点,不仅仅停留在多做一些题目上,而是希望孩子对数学的发展、数学的文化,数学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好处。

能够多一点的了解,那么他们在数学上的发展,还会更好地能够发挥他们潜在的才智。基于此,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思考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我们曾经出现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把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三个基本关系:

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19

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所要学到的数学,大多或者是绝大多数都有着鲜明的实际背景,都和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我们要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处理好这几个关系的时候,是有倾向性的,是有导向的,在处理过程和结果关系的时候我们要重视过程,因为真正给学生留下来的,我想最多的、最主要的是过程的积累。第二点就是要重视直观,孩子的认知规律,他需要直观、需要背景,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因此我们希望学生通过操作、通过画图、通过观察、通过对比、通过讨论,把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作为学习抽象东西的基础和背景。

那么第三个就是更重视直接经验,因为孩子是学习数学,不是做数学,研究数学,他们需要运用他们的生活经验来支持我们对数学的理解,而我们这些重要的数学恰恰也都是从孩子的直接经验中产生出来的,比如说数,我们通常所说的方程、函数等等,都是在我们实践中根据实践的需求产生出来的,那么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些东西。

3、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20

这个重点是学习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从只重视教到重视学,这是一个变化,真的要为学生留下来的东西,是靠他自己学习得到的东西,而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习的多样性,我们的学习就应该更富有个性。

三、课程总目标的变化。

1、双基为什么要发展为四基。

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

一、第二基)

课标”继承保留了“双基”,并且把“双基”列为“四基”的前两条,从而也强调了“双基‘。

双基”为什么要发展为“四基”呢?

因为“双基”仅仅涉及“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目标——“知识与技能”。新增加的两条则还涉及三维目标中的另外两个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为某些教师片面地理解“双基”,往往在实施中见物不见人:而教学必需以人为本,新增加的“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就直接与人有关,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因为,虽然“双基”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个基础,但创新性人才不能仅靠熟练掌握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培养,思维训练和积累经验等也十分重要。这就是新增加的两基。

2、那么下面我们就想重点来说说,新增加的这个两基,一个是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

获得的数学基本思想(第三基)

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数学知识,但是绝不仅仅以教会数学知识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思想呢?21

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和研究数学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

数学思想可以有很多,并且是具有层次的。而我们讲的数学的基本思想,则是其中带有基本重要性的一些思想,这处于较高的层次,而其他的数学思想,可以由这些数学的基本思想演变出来、派生出来、发展出来,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像分类的思想,转化、极限、一一对应的思想等等。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对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对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我有以下的体会。一 教学以学生为核心。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往往就是 教 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这些内容。这样...

2019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对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对2012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我有以下的体会。一 教学以学生为核心。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往往就是 教 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这些内容。这样...

7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对话权威深度解读更新理念重构课堂。第15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新课标专题研讨会2012年11月17日至18日南京。各教育局教研室 教师进修学校 有关学校 为更好地理解和落实国家教育部制定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精神,全面了解 准确把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实质和主要变化,本次会议将邀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