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发布 2022-02-26 09:56:28 阅读 2534

《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权变理论。

认为不存在无条件适用于一切组织的最好的管理方法,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探索与采用不同的、最适宜的管理方案、模式和办法。

3、组织文化。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组织在生产与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4、计划职能。

广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况的全过程;狭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

5、决策。决策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设计与选择优化方案,用以实施的管理行为。

6、头脑风暴法。

又称畅谈会法。它是一种邀请专家、内行,针对组织内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议题,让大家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地发表个人意见,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创造性,经过互相启发,产生连锁反应,集思广益,而后进行决策的方法。

7、目标。目标是体现某种目的要求的具有数量或质量特征的具体化形式。目标是组织及其成员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在组织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8、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9、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亦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幅度的大小,实际上反映着上级管理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10、人力资源管理。

在狭义上,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人力资源的取得、配置、利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行为。在广义上,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11、人员考核。

人员考核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衡量与评定人员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能力与效果的管理方法。

12、激励。

激励的原意是指人在外部条件刺激下出现的心理紧张状态。管理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3、沟通。

沟通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沟通具有目的性、信息传递性和双向交流性等特点。

14、预算。

预算是各类管理者最基本的一种控制工具。预算是根据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具体筹划与确定资源的分配、使用以及相应行动预期结果的数字化形式。其突出特点是数字化。

15、绩效。

绩效是指社会组织及其部门与人员的工作成绩、成果与效率、效益。它反映了组织与个人的工作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与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有效程度。是评价组织、个人与管理最核心的指标。

二、填空。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

2、管理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按管理层次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4、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与文化素质)、(基本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5、管理的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和(社会与心理环境)

6、按作用的原理不同,管理方法可分为(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社会心理学方法)

7、按方法的定量化程度不同,管理方法可分为(定性管理方法)和(定量管理方法)

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科学管理),标志着人类系统的管理理论的诞生。

9、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是(泰罗)。

10、现代行为科学是在早期(人际关系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马斯洛)、(赫兹伯格)、(麦戈雷戈)

11、组织文化主要由(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物质(行为)文化层)三层所构成。

12、计划职能在各项管理职能中的地位集中体现在(首位性)上。

13、(目标)是计划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行动的方向。

14、在进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时,通过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要找出企业经营的(机会),发现企业经营的(威胁)

15、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主要有(发散型思维)、(收束型思维)、(灵感思维)

16、按决策问题具备的条件和决策结果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17、组织结构设计包括(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

18、管理幅度的设计必须坚持既要(有效控制),又要(提高效率)的原则进行。

19、最早的和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是(直线制)

20、制度规范的基本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制约功能)和(协调功能)

21、管理者选聘有两大途径,即(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

22、对员工进行考核,主要涉及(德)、(能)、(勤)、(绩)和(个性)五个方面。

23、领导作为一种影响力,其施加作用的方式或手段主要有(指挥)、(激励)和(沟通)

24、研究领导方式的传统理论主要包括(特性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

25、按领导的决策方式不同,领导方式可以划分为(**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和(放任型)领导方式。

26、管理者的指挥形式,按所采用的载体不同,可划分为(口头指挥)、(书面指挥)和(会议指挥)三种。

27、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8、双因素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将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归结为(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两大类,故简称“双因素论”。

29、按信息传递的途径划分,沟通可以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30、工作协调主要包括(横向协调)与(纵向协调)两种基本类型。

31、在管理控制中,通常根据控制活动的重点把控制分成(预先控制)、(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种类型。

32、控制是需要借助相应的方法与技术来实现的,主要包括(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

三、选择题。

1、下列资源或要素中,那一项是管理的核心要素?(d)

a.资金 b.物资和设备 c.时间 d.人。

2、下列那一选项是属于管理环境中的内部环境?(a)

a.组织文化 b.经济环境 c.政治与环境 d.技术环境。

3、霍桑试验是由以下那一位管理学家主持的(c)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韦伯。

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d.《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

5.控制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a )主要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a.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 b.高层管理人员。

c.重点部门管理人员 d.科研部门管理人员。

6.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 b )为重要标准.

a、情感的逻辑 b、正规的程序。

c、效率的逻辑 d.高度的责任心。

7.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这种计划就是( c ).

a、专题计划 b专项计划。

c、预算 d 数量计划。

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价为50元.若企业日标利润为60万元.问企业应完成多少产销量.( d ).

a、12500件 b、25000件。

c、20000件 d.60000件。

7.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 b )。

a.决策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d.计划职能。

8.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d.提高基业利润。

9、企业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是( c )的观点。

a、社会系统学派b、经验主义学派。

c、权变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

10、某公司经理被批评“管理得太多,而领导得太少"。该经理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d)

a、未对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关心。

b、未对任务的完成给予应有的重视。

c、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亲自处理各种事情上,没有做好对下级的授权工作。

d、很可能同时存在a与c两方面的问题。

11、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a)

a .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

12、美国一公司总裁说:"如果我一年内做出12个决策,那必定是重大的一年。我所做的决定是设定方向和挑选直接向我报告的人。

但是,我的工作不是耗在做许多决定,而是花在认定组织将来必须处理的重要课题,帮助其他管理者区别哪类问题应由他来做决策,以及进行组织设计这类高层管理工作上。"这种认识反映了哪种管理原理?( b )

a. 管理幅度原则 b. 例外管理原则。

c. 等级链指挥原则 d. 权变管理原则。

13.管理活动中,经济方法主要是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的方法,这些手段中不包括( c )

a.工资 b.福利 c.表扬 d.奖金。

14、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 b )。

a、弹性 b、刚性 c、不确定性 d、柔性。

15、一般来说,企业设有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部门,这种部门划分的方法是( b )。

a,按人数划分 b,按职能划分 c,按产品划分 d,按地区划分。

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管理学基础 期末复习参考 专科 说明 本次考试时间改为90分钟,题型和分数分布为 单选20 判断改错20,问答40 案例分析20 复习除参考以 电大考试中心和 电大财经部印发的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外。还可补充参考以下内容。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参考题。一 判断题。1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

《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总体要求 试题要涵盖管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并注重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内容包括 管理学概述和管理职能两大部分。试题分简答 论述和案例分析三种题型,简答题注重管理学基本概念的考核,论述题侧重考察管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案例分析题侧重考察对管理学相关知识的应用。考试难度在本科中等以上难度水平以上。第一篇...

管理学管理学复习提纲1 20章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组织的慨念。2.管理的定义。3.区分效果和效率。4.识别管理者扮演的角色。5.描述管理者所需的技能。6.系统观点 权变观点。7.说明管理者的工作是否具有普遍性。8.说明研究管理的意义。组织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具有系统性结构的集合体。组织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