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发布 2022-02-25 21:57:28 阅读 5387

【832 管理学原理】

1、管理的含义、管理者的分类与角色、组织与环境、企业与企业管理、组织的道德与社会责任;2、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3、计划的含义与内容、使命、愿景与目标、**的基本思想;4、战略管理的过程、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5、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决策的类型、决策的方法;6、组织职能的含义及内容、管理宽度与组织层次、组织中的职位设计;7、部门划分、组织结构的类型、团队的类型与特点、委员会管理、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8、权力、职权与指挥链、授权、分权和集权、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9、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过程;10、组织变革基本内容;11、领导职能的含义和作用、领导原理和要求;12、沟通的含义和类型效、有沟通的原则;13、激励与人性假设、主要的激励理论;14、有关领导理论的研究、领导艺术与领导者的修养、高效团队的特征;15、控制的含义、过程和基本类型、有效控制的原理;16、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17财务控制、内部审计和平衡计分卡。

811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主要考查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及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组成部分。

一、 微观经济学部分。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念。

供给和需求理论。要求掌握供求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均衡**的决定和变动、蛛网模型、供求弹性的理论及其运用;要求具有计算均衡**和产量及各类弹性的能力。能够分析**干预市场供求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消费者行为理论。要求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理解需求曲线的推导。

生产者行为理论。要求理解生产函数的内涵,掌握短期、长期生产函数及其相关规律,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经济学中成本的意义,掌握短期、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领会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理论。要求掌握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厂商在各种市场结构条件下的短期和长期均衡、**歧视的概念、形式和条件;能够比较分析和评价不同的市场结构。理解寡头厂商的几个重要模型:

卡特尔、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生产要素理论。要求掌握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决定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及其要素的供给原理;理解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的微观经济政策。要求掌握市场失灵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在市场失灵时**应采取的干预措施。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要求掌握国民收入的概念、核算方法、与国民收入相关的概念及计算。了解与国民收入相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能够正确评价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要求掌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均衡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变动、乘数理论、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理解缺口理论与宏观经济是失衡、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要求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意义和不足。

金融、货币和利率的决定。要求掌握货币的职能、金融市场的作用、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及利率水平的决定。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要求能推导is、lm曲线;掌握is、lm曲线斜率和发生移动的因素,能运用is-lm模型进行相应的政策效果分析。

总供求模型。要求掌握总供求概念、曲线的推导;能用总供求模型分析现实经济。

失业和通货膨胀。要求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理解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要求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运行机理。了解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并能对之进行评价。

812 统计学概论】

第一章统计学基本问题。

1、 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特点、研究方法;

2、 统计的活动过程、统计的作用;

3、 统计学的性质、发展阶段;

4、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关系;

5、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含义、种类及关系。

第二章统计调查。

1、 统计调查的含义、要求、种类;

2、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5w1h)及有关概念;

3、 几种专门调查的含义、特点及种类。

第三章统计整理。

1、 统计整理的含义、过程、地位;

2、 统计分组的含义、作用、种类;

3、 次数分布的含义、要素(有关要素的含义)、类型。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1、 总量指标的含义、种类与作用;

2、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含义与区别;

3、 相对指标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

4、 各种相对指标的含义(公式)、特点及计算中的特殊要求(如提高率或者降低率的计划检查、强度相对指标的正逆之分);

5、 计算与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1、 平均指标的定义、作用、种类及其与强度相对指标之间的区别;

2、 各数值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及特点,位置平均的含义;

3、 变异指标的定义、作用;

4、 几种主要变异指标的公式、特点(优缺点);

5、 正确计算平均数(主要是数值平均)、正确计算变异指标(主要是全距、标准差、标准差系数及比较)。

第六章抽样估计。

1、 抽样调查的含义、特点、种类;

2、 抽样估计的种类与要素;

3、 抽样误差的含义及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4、 正确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参数的区间估计(均值或成数的区间估计),正确计算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容量。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 相关关系的含义、种类;

2、 相关分析的含义及其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3、 相关的种类、相关系数取值的含义;

4、 正确计算相关系数并理解其含义,正确拟合直线回归方程并理解其含义应用(**)。

第八章时间数列。

1、 时间数列的含义、种类、要素、编制原则,注意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

2、 增长量的含义与种类及其相互关系,平均增长量的含义与计算;

3、 发展速度指标和增长速度指标的含义与种类及相互关系;

4、 平均速度的含义及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5、 长期趋势测定的含义及方法;

6、 正确计算序时平均数(特别是时点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平均速度、拟合直线趋势方程及应用(如**、参数含义)。

第九章统计指数。

1、 统计指数的含义、种类、特点、作用;

2、 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编制特点及有关理论(包括同度量因素的含义与作用);

3、 指数体系的含义与作用;

4、 正确计算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正确进行指数因素分析。

第十章国民经济统计概述。

1、 国民经济两大核算体系比较;

2、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分类;

3、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的计算。这些指标主要有:产品生产指标、收入分配指标、收入使用指标、投资积累指标、对外经济指标、资产指标、负债指标、财富指标、人口和劳动力指标等。

8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适用专业: 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

内容要求:

一、概率古典计算

1.排列,重复排列;组合,重复组合。2.加法公式,乘法公式。

二、分布函数。

1. 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

2.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三、联合分布。

1.联合分布

2.边缘,条件分布与独立性。

3.随机变量和的分布,独立随机变量最大值、最小值的分布。

四、数字特征。

1.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2.协方差、相关系数;矩和协方差矩阵。

3.数学期望和方差应用问题。

五、概率极限定理。

1.大数定律。

2.中心极限定理。

六、随机过程。

1.随机过程分布及数字特征。

过程及概率分布。

3.平稳随机过程。

七、抽样分布。

1.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顺序统计量。

2.经验分布函数。

3.χ2分布、t分布和f分布。

八、参数估计。

1.矩法和最大似然法。

2.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合性。

3.区间估计。

九、假设检验。

1.两类错误。

2.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3.χ2拟合检验。

十、回归分析。

1.回归分析。

831 会计学综合】

一、《中级财务会计》(占60%):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确认和计量,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租赁、负债、借款费用、债务重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会计,财务报表,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关联方披露;

二、《财务管理学》(占20%):

财务管理导论、财务管理基基本观念、财务报表分析、资本筹集、资本结构、长期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收益及其分配、企业并购、财务失败、重整与清算、期权与公司财务管理;

三、《审计学》(占20%):审计概论,审计组织结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审计准则体系,审计目标与责任,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抽样,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特殊项目审计。

833 旅游学概论】

一、旅游发展史。

1、考核内容。

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的变化及其演进原因。

2、考核范围。

1)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

2)古代旅游发展史。

3)近代旅游发展史。

4)现代旅游发展史。

5)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1、考核内容。

掌握旅游活动的界定以及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统计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旅游的概念。

2)旅游活动的类型、性质和特点。

3)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

三、旅游者。

1、考核目的和要求。

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和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和主观因素及其认识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2、考核范围。

1)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2)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观因素。

3)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四、旅游资源。

1、考核内容。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认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复习

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知识的综合 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知识的综合 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

管理学原理

名词解释。管理突破 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人才生命周期 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 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主管人员培训应根...

管理学原理

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致认可的目标。2.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 1 1 2 的效果 指的是系统的整体性。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4.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高的企业环境状态属于复杂动态 5.在计划工作的程序中,估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