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做好我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切实把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落到实处,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中小学教学管理秩序,特制定涵江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建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突出机制建设,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强化教学监测、评价、指导手段,通过督查、测评全面掌握教师教学工作情况,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主体发展,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导向、激励、促进的功能作用,使教师能够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教师队伍稳定和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三、内容要求。
一)制定计划。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等。
3、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有后进生辅导、转化措施和后进生名单。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
4、学校要对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审阅。每一年级每一学科都要有教学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安排,确定详写和简写。
二)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制定应对措施,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
5、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等。
—关于备课管理的意见:
1)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要力求改变照抄照搬教案、与上课相脱节的现象。为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提高备课的质量,可根据学校、教师、学科等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分层要求。
基础层的教师(新教师及新任学科)要做到备课规范化,教案要写得详细些,达到备课、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成熟层的教师(任教本学科本教材三年以上)可以在规范化上放宽要求,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和侧重点放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上,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上,放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上。在教案编写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某些重点环节,精备每个序列或单元中具有典型性的内容,形成并展示个人的教学特色。
对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和教师主攻方向,有侧重点地选择某些学科和年级备详案,其它可备简案,但备简案的年级或学科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详案。
2)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
教案的形式应取决于学科特点,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个性,不必整齐划一。教师还可以把教案与教材结合使用,提倡教师在教材上圈点批注。教案模式多样化应有利于教案的实际应用与创新。
三)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2、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师不得挪用其他学科课时,不得擅自缺课,不得自己调课。课程表调度权属于教导处。
3、教师要提前2分钟到教室,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同时督促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
4、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规范。要站立讲课,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不在上课中随便出入教室、会客、与室外人交谈;严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拖堂,不早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板书规范、条理清晰;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6、课堂教学要努力处理好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与自主评价提供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关注个别差异,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听课评课。
1、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校领导要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全面听课,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项目填写齐全。记录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对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
4、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充分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五)教学研究。
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要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真正确立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整合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员等各方面的作用;要形成对话机制,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展示成果、提高自我提供平台。
1、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教育法规政策;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开发当地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式。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教研组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精心制定本组教研活动计划。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可以是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技能竞赛等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师情、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相关活动。
教研活动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坚持统一管理。每学期教研组活动不少于5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具体要求由学校统一安排。
4、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各校要成立集体备课活动领导小组,同时要分学科成立集体备课活动小组,构建 “集体备课网络”。同时学校要制订科学、高效、具体的集体备课方案,明确备课组长的责任,设置活动安排表,将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中心发言人、活动专题等细化,责任到人,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开题、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研究人员要注重实验过程,做好材料、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及时做好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6、做好活动记录。活动记录要规范,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与会对象、主持人等。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等。
7、及时总结、交流。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总结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组织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布置作业的原则。
1)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性。
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作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要重视布置课外阅读、调查、实验等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
2)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作业布置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业数量和难度要适度,有弹性,可分必做题与选做题,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
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能有8-10小时的睡眠时间。
学校要对各科作业的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
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
一 备课。1 教师必须在开学前一周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制订出全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该学科全学期的整体目标 任务 要求 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各单元的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处理方法 课时分配等内容。教师必须提前一周精心设计好教案,不得使用旧教案,不得照抄他人教案。不得...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试行 樊村乡中小学。2012年9月。樊村乡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试行 为贯彻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精神,为樊村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樊村乡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经校务会共同协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此规定分为 1 制定计划 2 上课 3 备课 4 集体备课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