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道08年高考化学试题引发的几点思考。
王云生。2024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能力测试试卷与海南等地区试卷的化学试题,在考查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考试内容仍以考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强调学科内综合,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体现了高考测试的主旨。
与往年相比,非选择题难度有所提高,命题内容走向、试题情景设置、题设条件与考查问题的呈现和表述方式、方法上有一些变化,引起了一些疑惑和非议。比如,对下列试题出现的分析和评议。
例1( 全国1卷理综题26):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
试回答:
1)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2)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
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2c2o4反应。计算该kmno4的纯度。
试题要求考生书写、配平3个不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海南卷试题6也出现了3个判断书写正误的教材没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其中包括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要求运用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技能进行实验数据处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算在近年高考试题**现不多、要求不高,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造成有些考生在平时学习或复习阶段,太注重考试命题走向的猜测,对这些内容重视不够,在考场上心理和知识准备不足,只能遇“难”而退。
如果此题设计成配平填空的形式,将各小题的难度梯度拉开,可能对考生的心理冲击可能会小一些。
例2 (全国1卷理综题27):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中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 、w 、x 、y 、z ;(填化学式)
2)由上述5中化合物中的某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3)v的电子式是。
题设v固体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与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和无色气体。部分考生习惯于从已学过的元素化合物中搜寻与题设信息相匹配的化合物,由于化学教材只介绍cac2与水的作用,以往高考考题对该反应生成物ca(oh)2状态的描述是“泥浆状”。这些考生,鉴于这些经验,难以从它与氧气的反应、能和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与无色气体的信息与cac2 联系起来。
此题将元素推断与化合物推断结合起来,综合程度较高,题设情景陌生,加上cac2这一物质有点偏,无形中题目难度加大。另外第(3)小题写出cac2的电子式要求也较高。由此,一些教师认为试题提供的信息脱离中学化学实际,如此设计试题,将造成教学的困难。
例3 (全国1卷理综题28):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
按图连接仪器(此处图略——笔者)。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z是。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题目借黄色粉末状化合物mz的热还原反应实验考查操作安全事项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题(1)要求回答z是什么元素(没有要求回答m是什么元素)。部分考生习惯于从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推测mz是什么,以为只有推出mz的化学式才能书写化学方程式。
但是,已有的相关知识和题目给出的信息不足以判断m,解题陷入困境。由此有人质疑,不要求判断mz是什么,为什么不明确指出,为什么要描述它的色态?是误导考生。
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可以不确切写出反应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4 (全国2卷理综题27):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原子序数小于z。.
1)q的最**氧化物,其固态属于晶体,俗名叫。
2)r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
3)x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它的另一氢化物x2h4是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 ;
4)q分别与y、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和 ;q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题设情景和解题需要的信息分别在题干和小题中先后给出。然而,解读题目、解题却需要统摄全部题设信息。多数考生习惯于只从题干获取信息,在解答小题时再从该小题获取补充信息。
因此,在答题时,难以把握题意,觉得题目信息不足。海南卷13题、北京理综卷题也有相似情况。综合性试题的设计和解答,该如何处理题干和小题的信息,才“人性化”,才合理而科学?
例5 (北京理综题26第5小题):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w1g,mmrn质量为w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
n= (用含w1、w2和a的代数式表示)。
题目考查物质元素组成的计算技能,要求不算高。但解答要利用第1小题的判断,明确z、r是氧气、氧元素,再找出反应生成物cr2和mmrn之间的计量数比。解题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有一定的难度。
联想全国1卷题26,全国2 卷题11,今年化学计算技能考查的要求是否提高了?今后的教学深度如何把握?
全国理综2题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h原子组成的hmx分子,在ag 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a-n+m)mol b. (a-n)mol c. (a-n)mol d. (a-n+m)mol)]
以上的分析、质疑,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和讨论的教学问题。
1 高考命题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强调让考生在新情景中分析、解决问题,学科内各板块知识综合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否会增加化学教学的难度?
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这一宗旨出发,命题就不可能拘泥于教材,要选择、引用自然、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关化学的问题作为试题背景。
一个人能否成功地应对新问题,固然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但只有经验、知识,缺乏勇气和能力,万万不行。一些考生面对复习训练中见过的类似考题,再难,也有思路;而面对情景陌生、题型新颖的考题,即使不难,心理也发怵。原因在于他们遇到问题时总习惯于寻找与之类似的经验过的问题或学过的内容,套用相同的思路、方法作答。
一旦没有找到可匹配的问题“原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就不知所措。化学教学不能过分强调套题型解题、通过强化训练积累经验,必须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从实际问题或试题的情景中获取有用信息,与已有知识重组,通过想象、推理或论证来分析、解决问题。
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分量减少,拓宽了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内容,加强了**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提升学生应对高考要求的能力无疑是有利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分量减少客观上削弱了考生关于物质性质变化感性知识的贮备。
经验性知识的减少,对概念原理的学习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在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中应该多联系自然和生产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理解把知识,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2 怎样看待高考化学考试范围、要求、题型、难度的稳定性?
几年来,理综化学考试范围、要求、题型、题量和分值基本保持稳定。由于考内容范围大而多,考试时间、试题数量有限,每年试题的内容选择和侧重点不可能一成不变。从考试命题本身看,需要有稳定的命题要求,也需要有一定的变化,才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公平性、客观性。
一些教师十分注意从稳定与变化中寻找、窥测高考命题走向。从统计试题的内容分布、题型,分数分布入手,寻找命题“变化规律”,猜测将要应对的高考试题测试的内容最可能范围,依此确定教学、复习的重点,编制收集供强化练习的模拟试题。
08年高考题
27答案 1 二氧化碳氧气 2 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 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 太阳光能发酵产热 5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28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aaxby,1 3或aaxby,2 3 4 1 60000和1 200...
08年高考题
b d点电场强度为零。c 若将点电荷 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d 若将点电荷 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2 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 n为对称线。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b 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c 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d 将电子从...
08年高考江苏卷物理
11.10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1 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 用h h表示 2 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