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技术与设计复习

发布 2022-01-12 18:41:28 阅读 6549

《技术与设计》复习资料2017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生理上的保护、心理上的发展、劳动力的解放)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目的性往往体现在功能、作用的实现上。

两面性:**昂贵操作复杂不会造成直接伤害,不体现两面性。

综合性:综合物理、数学、语文等多个学科知识。

这里的综合性要和系统分析原则的综合性原则区分。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2) 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 人机关系要实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健康和安全要学会区分)

2. 如何实现目标:综合考虑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等方面。(信息交互必考)

这里的动态尺寸要和系统的动态性相区分。

常见的技术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模拟人、汽车破坏性试验)、虚拟试验法(计算机技术)、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

技术试验报告包括: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等。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 发现与明确问题 2. 制定设计方案3. 制作模型或原型 4. 测试评估及优化 5.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制定设计方案涉及到①收集信息 ②设计分析 ③方案构思④方案呈现 ⑤方案筛选。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七原则。

飞机的圆形窗户——技术规范原则。有强制性的标准也有推荐性的标准(如iso-9000、tco-99等)。

三、最终产品的评价可以用坐标图(雷达图)来表述评价结果(学会读图)

根据设计原则对某个最终产品的评价(坐标法也可根据事先确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标准件”是指国家给予统一标准代号的零部件。实现通用通换。(螺丝、螺帽、灯泡)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发现问题的途径有: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等。

、问题的明确包括对问题内容的明确和对问题价值的明确。

、问题解决所受的限制: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限制因素具体有工具、设备、制作工艺、材料、制作场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等。

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制定设计方案)

一、设计分析:任何产品的的设计分析都应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学会区分)

第六章技术图样的绘制。

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正等轴测图的特点:三个坐标轴间夹角都是120

三视图注意点:1、不可见的轮廓线 (通常有槽或者孔)用虚线。

2、对称图形——点划线。

3、俯视图如何看? 应站在看主视图的方向从上往下看!

图样中的尺寸默认单位:毫米(mm)

标注直径用符号φ(大于半圆的圆弧或者是整圆),标注半径用r(小于等于半圆的圆弧、箭头要指向圆弧)

4、要是有三个视图,尺寸标注要结合看,如果是圆,则无论在哪个视图中数字都要加φ

见下图例子

基本不考)剖视图:(1)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时用剖视图。

2)剖切平面是一种假想的平面。

3)剖面线用细实线来画。

4)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为与水平成45角的一组平行细实线。

第七章模型和原型的制作。

工艺: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常用工具设备及常见材料的简易加工方法:p143

金属的加工工艺: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等。

)划线。常用工具: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样冲。

)锯割:对金属材料进行割断。

常用工具:手锯。

操作要领:用台虎钳夹紧被锯割的工件。

1)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2)锯程要长

3)推拉要有节奏。

4)工件夹在台虎钳的左边工件伸出钳口不宜过长。

5)锯割线应垂直于地面(为铅垂线)

起锯注意点:

6)工件远离自己的一端起锯(一般采用远起锯),锯条和工件的倾斜角约为10°—15°

7)为了更好地起锯,一般采用拇指挡住锯条,使它正确地锯在所需位置上。

8)起锯时压力要小,行程要短,速度要慢。

9)当锯条陷入工件2-3mm时,才能正常锯割。

)锉削:为使工件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粗糙度。

常用工具:锉刀。

1)直锉法:锉出去用力,回锉不用力。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2)推锉法:保持水平。

3)无论推锉还是直锉法,回锉都不用力。

4)锉削面应平行于地面。

5)锉屑不能用嘴吹应用钢丝刷清除。

平锉(板锉)用来锉平面、外圆面和凸弧面;

方锉用来锉方孔、长方孔和窄平面;

三角锉用来锉内角、三角孔和平面;

圆锉用来锉圆孔、半径较小的凹弧面和椭圆面。

半圆锉用来锉凹弧面和平面;(半圆锉有也可以当平锉使用)

重点:凸弧面用平锉凹弧面用圆锉或半圆锉。

)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常用设备:台钻,钻头是麻花钻,头部是尖锐的,不是平的。

步骤:1.划线定位。(划针、钢直尺)2.冲眼。(样冲,榔头)3.装夹工件。(用平口钳或手钳夹紧工件 )4.装夹钻头5.钻孔。(台钻)

其中划线是划十字中心线以确定圆心,其中整个圆可以不画,所以这一步可以不用到划规。

钻孔的安全措施:要带防护镜;不准带手套;工件要夹紧,不准用手扶。

平口钳用于大工件的夹持,手钳用于小工件夹持。

钻好的光孔不需要锉削。

钻孔必须在平直的面上进行,要钻整圆。

)连接: 表面处理: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

1、表面刷光工序:准备(清除毛刺和铁屑)、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细处理(用精细级金刚砂纸打磨)。

2、先喷防锈漆再喷涂油漆。

3、镀层:为使金属制品表面美观且能防止锈蚀。

淬火(热处理):提高工件硬度(淬火一般放最后,硬度增加了再去加工材料就比较困难,如:锯割锉削钻孔等不利操作)

1.在工件上制作内螺纹称为攻内螺纹(螺帽),简称攻丝。它使用的工具是丝锥和丝锥扳手。

两手握住绞杠两端,均匀施加压力,并将丝锥顺时针方向旋进。并经常倒转1/4-1/2圈,避免铁屑阻塞而卡住丝锥。

2.在工件上制作外螺纹称为套外螺纹(螺丝),简称套丝。它使用的工具是圆板牙和圆板牙扳手。

两手握住扳手两端,均匀施加压力,并将板牙顺时针方向旋进一段后,再按逆时针旋出1/4-1/2圈,避免铁屑阻塞而卡住板牙。

等边角钢:正确的划线。

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与折线处有空隙,主要是考虑到弯折时角钢有厚度。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

1. 结构的稳定性因素:重心位置的高低、支撑面的大小和形状。支撑面不一定等于接触面。

2. 结构的强度因素:结构的形状(外部形状和内部截面)、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稳定性是抵抗结构整体翻转的能力。

强度是抵抗结构内部被破坏的能力。

3. 构件的基本受力(按作用效果分):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弯曲力。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

流程: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有规律的环节构成流程。

时序: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时序有些情况下可以颠倒,有些情况下不可颠倒)

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规律或机理。

环节:把完成某个具体目标、组成某项生产或某个活动过程的若干阶段或小的过程称为环节。

环节是个相对的概念。依据问题性质的不同和不同人的理解,环节的划分可能或有所不同,环节中有包含若干个可以分解的、目标更具体的事项。环节的划分有大有效。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由不同的划分方法。

技术参考与设计专题复习

专题一技术及其性质。知识框架。复习要点。1 知道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而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保护。2 了解技术在保护人 解放人和发展人方面的价值。3 了解技术对生活 生产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4 理解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5 了解目的性 创新性 综合性和专利性等技术的基本性质...

2019检测与转换技术复习

检测与转换技术复习提纲。一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1 传感器的定义 地位与作用。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对应关系的 便于应用的某些物理量的测量装置。传感器的作用 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中,相当于人的五官。传感器的地位 传感器位于自控...

化学与技术2023年高考复习

化学与技术 b模块。请在仔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 一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1 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天然水中所含的杂质及其处理方法。含有的杂质主要有悬浮物质 胶体物质和可溶物质等。饮用水 自来水 的处理工序 原水 过滤 吸附 杀菌。常见的混凝剂 铝盐和铁盐等,其净水原理 铝离子或铁离子水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