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

发布 2022-01-12 17:28:28 阅读 9901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

第一部分: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一、 孕妇的生理特点。

1、妊娠基础知识。

孕妇通过胎盘转运营养供给胎儿,经过大约280天,将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乳母必须分泌乳汁喂养婴儿,并保证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

2、妊娠分期的概念。

妊娠粉3期,每3个月为1期。

第一期:为1-3个月,胚胎发育初期,孕妇体重增加较慢,所需营养与非孕时近似,第3个月,胎儿第一次脑回**,母体需要补充健脑食物。

第二期:为4-6个月,孕妇体重增长迅速,存储脂肪和蛋白,此时胎儿、胎盘、羊水、子宫、乳房、血容量都迅速增加,孕妇增重4-5kg。

第三期:为7-9个月,孕妇体重大约增加5kg,第8个月,胎儿第二次脑回**,母体需要补充健脑食物。

3、孕妇生理特点。

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刺激胎盘、胎儿的生长发育,刺激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促进母体营养素向胎儿转运)

甲状腺素(t3、t4)增加,(使孕妇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

胰岛素分泌增多(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糖耐量实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回复延迟,导致糖耐量异常和妊娠糖尿发生率升高)

2)孕期消化功能的改变(初期消化功能下降,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食物可逆流入食管下部,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长,促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叶酸)的吸收)

3)孕期血液容积和成分的改变(血容积增加,28-32周时达高峰,最多增加量为50%,1.3-1.5l。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增加,但没有血容积增加快,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

4)孕期肾功能的改变(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没有相应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b2、叶酸、烟酸、吡哆醛的代谢产物增加,特别是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餐后15min出现糖尿)

5)孕期体重的改变(不限制进食的健康初孕妇体重增加平均12.5kg,经产妇可能低0.9kg。

胎儿、胎盘、羊水、血浆容量、乳腺、子宫的增加统称为必要性体重增加。发达国家孕妇必要性体重增加约为7.5kg,发展中国家约为6kg.

)二、 乳母的生理特点。

1 补偿妊娠,分娩所消耗的营养,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

2 分泌乳汁,哺育婴儿,每日分泌600-800ml的乳汁。

1、乳腺的发育:

1)非妊娠期,主要受雌激素调节,使乳腺管、乳头、乳晕发育,与黄体酮协同作用刺激乳腺泡发育。

2)妊娠和哺乳期,受雌激素(胎盘大量分泌)和催乳素(脑垂体分泌)的影响,乳腺明显增生,乳腺管延长,达到分泌乳汁的结构和能力。

2、乳汁的相关知识。

1)初乳:产后5-10天内的乳汁。

2)过渡乳:初乳后的5-10天的乳汁。

3)成熟乳:过渡乳以后的乳汁。

4)乳母前6个月,平均每日泌乳量为750ml。

3、影响泌乳量的因素。

1)催乳素的作用(婴儿的吮吸刺激催乳素的分泌)

2)环境、心里因素(紧张焦虑的心情抑制乳汁分泌,良好的环境、愉快的心情促进乳汁分泌)

3)乳母营养状况(对营养状况差的乳母,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会增加泌乳量)

4、主要通过乳汁获取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c、钙、锌、铜、碘。这些营养素在乳汁中的含量都与乳母膳食中的含量有关。

三、 婴儿的生理特点。

1、 婴儿期:出生—28天的新生儿期,和1-12个月的婴儿期。

2、 婴儿的体格发育特点。

1) 体重: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x0.5

2) 身长:

足月新生儿身长约50cm

1岁是达到75cm,约增长50%

3) 头围:

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cm(男略大于女),比胸围略大。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1cm.

4) 胸围:

沿乳头线垂直身体面上的一周长。反映胸廓和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出生时比头围小,但增长速度快,6个月-1岁是,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

3、 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1) 新生儿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涎腺欠成熟,唾液少,唾液淀粉酶含量少,3-4个月时涎腺发育完善,唾液淀粉酶增加,6个月起,唾液作用增强。

2) 胃及其酶。

新生儿胃容量小(20-50ml),贲门括约肌弱(易吐奶),幽门部急肌肉紧张。胃蛋白酶活力弱,凝乳酶、脂肪酶含量少,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时间为2-3h。

3) 肠及其酶。

新生儿小肠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但是肠粘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粘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与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能力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要到第4个月才达到**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也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也较少(导致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

四、 幼儿的生理特点(略)

1、 幼儿期:1-3岁。

2、 出牙情况。

1)1岁时: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

2)1.5岁:出尖牙。

3)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共18-20颗牙,全部20颗乳牙出齐不迟于2.5岁。

4)2.5岁:乳牙未出齐的,属于异常(如: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

五、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1、 学龄前儿童期:3周岁至 6-7岁入小学前。

2、 体格发育特点。

1) 发育的一般规律:发育速度比婴儿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增长。

2) “赶上生长”:患病期儿童体格发育受阻或缓慢,**后会出现加速生长,即“赶上生长”,要实现“赶上生长”需要在疾病恢复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为儿童做好营养准备,即供给: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 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儿童3岁是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4-6岁达**的86%-90%

4、 消化功能发育特点。

3岁儿童20颗乳牙出齐,6岁时第一颗恒牙萌出,咀嚼能力达**的40%,但消化能力仍有限,不宜过早进入家庭**膳食,以免导致消化吸收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5、 生理发育特点。

1) 有短暂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15min左右。

2) 个性发展较明显,“自我做主”意识增强。

3) 模仿能力极强,父母、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对小儿影响极大。

六、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1、 学龄儿童期:6-12岁。

青少年期:13-18岁。

2、 学龄期生长发育特点。

1) 体重每年增加2-2.5kg

2) 身高每年增加4-7.5cm

3、 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

1) 体重每年增加4-5kg

2) 身高每年增加5-7cm

4、 停止生长期。

1) 女孩在17-18岁。

2) 男孩在20-22岁。

5、 青春期的第二次生长突增。

1) 女孩生长突增在9-11岁,突增高峰后1年左右后,出现月经初潮,身高增长开始减慢,青春期持续时间到17岁左右,每年增长5-7cm,最多达9-10cm,整个青春期约增长25cm。

2) 男孩生长突增在11-13岁,比女孩晚2年,青春期持续时间到22岁左右,每年增长7-9cm,最多达10-12cm,整个青春期约增长28cm,增长幅度比女孩大,到成年,男性身高比女性平均高10cm。

6、 青春期内分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部分内分泌激素对生长发育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其中生长激素的关系最密切)

1) 生长激素。

1 生长激素是控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素,可促进组织生长、蛋白质合成增加,对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起直接的作用。

2 生长激素与睡眠有关,入睡后60min左右,血液中生长激素浓度达最高。

3 饥饿、运动时,血糖水平降低,刺激生长激素分泌。

4 血液中脂肪酸、氨基酸及代谢产物增多,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2) 性激素:男性儿童主要是睾酮,女性儿童主要是雌激素,与生长激素配合,促进生长发育,不一样的是雌激素在生长突增高峰后,更多参与骨的干骺愈合过程,致使女性较男性早几年停止生长。

3)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增加骨矿物质吸收。如果缺碘除了出现甲状腺肿外,也会引起体格、智力、性发育水平低下。

七、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代谢特点。

1、 代谢功能降低。

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基础代谢降低)

2、 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1) 牙齿脱落影响食物咀嚼。

2) 味蕾、舌乳头和神经末梢功能退化,嗅觉、味觉迟钝而影响食欲。

3) 肠道消化酶(胃酶,胃蛋白酶,胰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减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率降低,常有便秘现象发生。

3、 体成分改变。

细胞数量下降、水分减少、骨骼钙流失增加。

4、 器官功能改变。

1) 肝脏功能降低。

2) 胰腺分泌功能降低。

3) 免疫功能降低。

4) 心律减慢,血管硬化,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5、 心里问题增多。

6、 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改变。

1)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多数处于绝经后的8-12年,机体老化,卵巢衰竭。主要特征是:①雌激素水平低,不足以维持第二特性,②骨代谢异常,易骨折,易患骨质增生。

2)围绝经期:就是俗称的更年期,分为三个阶段,绝经前期-绝经-绝经后期,此时精神障碍叫明显。

3)绝经后期生理。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

骨代谢发生变化:

骨溶解增强,骨重建也增强,但溶解过程远超过重建过程,导致骨量流失,易骨折,易患骨质疏松,绝经后的妇女患骨质疏松的比例高于男性。绝经后的10年内骨丢失速度最快,骨密度可下降10-15%。

血脂、糖代谢异常:

冠心病发病率快速增加,冠心病是50岁以上妇女的首要死因,心猝死是男性的1/3,心肌梗死率高于男性。

第二部分:各类人群的能量及营养素的需求。

见: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

第三部分:各类人群的膳食原则及指南。

一、 孕妇。

1、 膳食原则。

1) 按照孕妇的喜好,选择促进食欲的食物。

2) 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呕吐。

3) 少食多餐,想吃就吃。

4) 孕妇完全不能进食时,应从静脉补充至少150g葡萄糖。

5) 在计划妊娠时,就开始补充叶酸400-600μg/d。

6) 补充充足的能量。

7) 注意铁的补充。

8) 保证充足的鱼、禽、蛋、瘦肉和奶的供给。

9) 末期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钙的补充,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

2、 孕妇营养对胎儿健康的影响。

孕期合理营养是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营养不良对妊娠结局和母体健康都可产生不利影响。对胎儿的影响主要包括: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停滞,宫内发育迟缓。

其结局包括: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增高,影响胎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二、 乳母。

1、 哺乳期膳食原则。

1) 产褥期膳食。

1 正常分娩后,产妇可进食适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第一部分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一 孕妇的生理特点。1 妊娠基础知识。孕妇通过胎盘转运营养供给胎儿,经过大约280天,将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乳母必须分泌乳汁喂养婴儿,并保证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2 妊娠分期的概念。妊娠粉3期,每3...

公共营养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五

61 给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合适时间 a 2 4月龄。b 4 6月龄。c 6 8月龄。d 8 12月龄 62 学龄前儿童膳食中 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 a 10 b 20 c 30 d 50 63 可降低血浆同型半光氨酸浓度,有助于预防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和维生素e b 维...

2023年公共营养师考试模拟试题基础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1 55题,每题1分,共55分。1.正确阐述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关系的选项 a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会获得成功。b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前提条件是要有职业道德。c事业成功的人往往不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d职业道德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2.下列选项中不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职业道德功能的表现 a激励作用...